同治七年正月,从初一到初三,载淳主持了一系列的祭祀仪式,他作为大清游学的皇帝,虽然人不在北京城但是该有的规矩不能省。
幸亏有翁同龢在,整个祭祀仪式做的虽然简洁但是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但是在整场仪式这师徒两人的面色都不好。
初三晚上,翁同龢跟载淳终于找了一个机会,师徒二人一起聊聊天,谈谈心。
“量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陛下怎么看这句话?”翁同龢的问题是一根刺,深深的扎在了小皇帝的心上。
载淳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多年的帝王心术教育让他远远早熟于同龄人,这样的问题他已经能听出话外音了。
“师傅……我现在脑子很乱,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您多年教育我,说我是整个大清国万民的共主,既然是共主,我就应该是满人、汉人、蒙人、藏人、回人……所有天下人的皇帝,按理说我应该不偏不向,持行事……可是!”
母亲的话彻底割裂了满清两百年小心翼翼所塑造的满汉一家的假象,全天下汉人精英们从这句话里嗅到了危险,他们知道其实在满清高层的心里,汉人就是汉人,满人就是满人,从来都没有融合过。
当以前太平盛世的时候,民族矛盾不是很尖锐的时候,满汉一家,甚至满蒙藏回汉都是一家人,可是真等到有严重利益冲突的时候,所谓的一家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慈禧的名言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要到庚子事变之后才会出现,当年她囚禁光绪皇帝,砍了戊戌六君子的脑袋,彻底摧毁了变法,也给大清朝的棺材上订了最后一枚钉子。
当时的慈禧是准备要废掉光绪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举动却遭到了西方列强的集体抵制,而且他们的道理也很充分,皇帝已经亲政,你作为太后根本就没有权利废掉一国的君王,这是完全违背当时的国际公法的。
慈禧勃然大怒,在她的心谁敢动她的权力奶酪,谁就是她的生死仇敌,哪怕是洋人也不行,所以老太太要发飙,要向万国宣战。
更可笑的是,她向万国宣战,手里依靠的武装力量居然是义和团这个完全靠迷信思想所凝聚起来的民间组织。
后面就是东南自保,八国联军入北京,慈禧落荒而逃直奔山西,一直跑到了西安才算停下了脚步。
但是后来慈禧惊奇的发现,八国联军其实一直都保留着谈判的大门,这些洋人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推翻自己,好像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
原来,只要自己听话,给够了洋人利益,自己在大清的权势就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依然可以牢牢的掌控着这个国家。
这下慈禧终于放心了,也说出了那句名言‘量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老太太从始至终所要的就是自己在国内部的权势,至于这个国家在地球上已经没落到什么样子,她老人家不想看,也看不懂。
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
其实清政府的民心丧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甲午战败、变法破产、庚子事变、辛丑条约……一连串丧权辱国的事件,让人们越来越心寒,而慈禧的这句名言更是一刀捅在了所有国的心上。
所有对满清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这句话的出现就完全破灭了,大规模军事反清的序幕拉开了。
今天,慈禧把这句名言足足提前了将近四十年,提前给了全天下汉人的心口一刀,甚至连载淳都被误伤了。
额娘所表现出的一切,跟师傅所教的一切其实都是背道而驰的,载淳没法说谁对谁错,一个代表了国家的利益,一个代表了爱新觉罗家的利益,到底应该顾大家还是顾小家?
大家和小家的利益发生了冲突究竟应该如何取舍,这不是一个孩子能够想明白的。
翁同龢看出了皇帝眼的纠结,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推他一把了“陛下,不论您是顾小家还是顾大家,臣都是您手下的忠臣,也会一辈子支持陛下的决定,不过在陛下做出选择之前,我希望您能仔细的考虑一
章节不完整?请百度搜索飞p:///閱讀完整章節,請訪問 feiz
手机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