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庆帝轻叹了一口气。
“明镜寺的消息说,你疯了三年然后失忆了,本来朕还以为这是你用来自保的手段,现在看来,居然是真的?”
赵显点头:“不错,成康十五年之前的记忆,我一概记不得了。”
“那朕就把当年的事情跟你说说清楚。”
姜堰抖了抖把自己宽大的紫色衣袖,轻声说道:“你兄长叫赵耀,你叫赵显,这耀显二字,来自于你母亲的封号,她闺名一个“瑶”字,早年你外公给她的封号,是瑶仙帝姬。”
赵显心中一动。
他在肃州府老家的时候,跟项樱商量过这个名字的问题,当时项樱还问过为什么他这个显字在后,耀字在前,现在听姜堰一说,才明白这其中的意味。
这两个字原来是瑶仙二字的化音。
看着赵显皱眉的模样,姜堰微微一笑:“你是不是觉得你们兄弟俩的名字,跟瑶仙二字差的太多?”
赵显默然不答。
姜堰也不生气,只是突然用燕都话念了一遍“瑶仙”二字,而这两个字在赵显听来,恰好是“耀显”二字。
这就是两地的发音不同了,赵显的母亲瑶仙帝姬,是正儿八经在燕都长大的燕都人,后来被掳到了临安城里,又学了一点南启话,于是自娱自乐,把赵显兄弟的名字,取成了燕都口音的“瑶仙”。
见赵显默不作声,元庆帝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自小喜欢舞文弄墨,而你兄长赵耀则不同,他自小喜欢舞刀弄剑,据明镜寺的消息来看,一身功夫已经得窥门径,很是了不得。”
“五年前,你父亲赵长恭病死床榻,朕放在肃州府的探子回报,说赵长恭那厮的正妻没了赵长恭管束,百般欺辱你们母子,朕这才下定决心,把你们母子接回燕都来。”
“明镜寺动手的时候,朕决心要给那个姓王的婆娘一个教训,因此暗示明镜寺那十三个江湖好手下手狠一些,只是没想到他们下手太狠,把那姓王的婆娘连同她的五个儿子,统统毒死在了肃州府。”
说到这里,姜堰微微叹了口气:“你兄长赵耀,并未中毒,但是他却发现了那十三个明镜寺人,提长枪追出了肃王府,那些明镜寺的人哪里知道他是什么人,被赵耀持枪伤了一人之后,凶性大发,联手把你兄长也给杀了。”
说到这里,元庆帝看了一眼赵显,淡然道:“至于你,朕没记错的话你当时是在隔壁州府游春,回家之后发现父兄尽数毙命,你当即就吓得昏了过去,此后三年一直浑浑噩噩”
“这件事之后,赵宗睿对肃州府的防卫就谨慎了许多,导致明镜寺也没有办法把你再接出来,至于后面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
元庆帝的话说到这里,五年前肃王府惨案的大致真相已经浮现在了赵显面前,尽管这个真相跟赵显想象中的大不一样,但是却是合情合理,让赵显找不到任何反驳的余地。
其实他本该想到的,老肃王赵长恭都已经丢了兵权被封藩在肃州了,即便北齐再如何忌惮他,又怎么会冒着两国开战的风险,去派人暗杀肃王府全家?
如果北齐想要这么做,十二年前赵长恭被赶出临安的时候,北齐就早该动手了,何至于一直拖到成康十二年才对肃王府动手!
元庆帝毕竟年纪大了,说了这么多话以后,也有些疲累,他闭着眼睛喝了口茶水之后,继续说道:“五年前的肃王府旧事,朕并不后悔,唯一有些可惜的是,你兄长赵耀意外死在明镜寺其中三个掌镜使手里,不过那三个动手的人回了燕都之后,朕也已经把他们送进了地下,给你兄长偿命了。”
赵显一直默默的听着元庆帝说话,此时他的内心复杂无比,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舅父”,也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个“舅父”当做仇人。
按照道理来说,他六个兄长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死在元庆帝手里,他跟这位北齐皇帝自然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但是听这个紫衣老人把当年的旧事娓娓道来之后,赵显心里居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应不应该恨他了。
所以,他只能沉默不语。
元庆帝喝了口茶之后,继续说道:“你当时被那场惊着之后,赵宗睿的宗卫府就查了过来,明镜寺没有办法带着一个不配合的人离开南启,因此就只能把你留在了肃州府,把你娘带回了燕都。”
“当年的事情,大抵就是这样,其中是非曲直,旁人没有办法告诉你,你怨朕也好,恨朕也罢,都由得你。”
说完这些话,元庆帝也失去了说话的兴致,只是缓缓的给自己倒着茶,不再说话。
赵显愣在原地思量了许久,尽管他还没有确认元庆帝说话内容的真实程度,但是理智告诉他,这位北齐天子说的话,全部都是真的。
赵显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一番激荡的心情,随即睁开眼睛看向了这位皱纹满脸的紫衣老人。
“我母亲在燕都可还好?”
“她呀,不太好。”
元庆帝微微摇头,叹气道:“以前她就日日担心你在南边过的怎么样,会不会给人害了,后来你现在在南边过得很好,她又发了疯一样想见她那个小女儿,去年她在那间佛堂里,整整三四天工夫水米未进,说是什么为了跟佛祖,求佛祖保佑她有生之年能见到自己的那个小女儿,朕心里清楚,她哪里是在跟佛祖请愿,她分明是在跟朕请愿。”
姜堰跟赵显的母亲姜瑶是同父同母的胞兄胞妹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