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奶爸戏精>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思考者与行动者

山路弯弯曲曲,关荫也在思考。

影视是一种表现美感的艺术,但影视不能脱离现实追求美感。

他一直在想自己的工作能和什么结合,能从哪里取得更多的甚至源源不断的灵感。

生活是一方面,历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源泉。

“就像写一本书,一个主角,身上应该带着最普通的人的共通性,喜怒哀乐也好,生活经验也好,都应该是从真的基础上加工的,如果脱离了现实,了。”他在想,“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燕双鹰也好,王师英雄也好,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如果靠凭空产生就能塑造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应该是不被观众接受的,应该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

他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但这不妨碍他从现有的事实依据琢磨自己想要改编的剧本,书,经典影视剧,乃至产生自己的作品系列。

车到影视基地门外,下车前张亚麟问了一个问题:“我看汇文有不少书,现在提一种说法,叫穿越,有专家解读是为弥补一些历史中的遗憾,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关荫道:“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哪里来那么多的看法。”

张亚麟就说:“这是会产生一些问题的。”

关荫没理会,那是你们的事情。

他现在就想自己想要想的问题。

这个问题没琢磨透,他估计自己还是要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他这是当局者迷。

大下午,张谋正在拿着剧本完善,剧本不粗糙,但他是导演,他想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这很难,他知道自己的短板,剧本如果夹杂太多他的东西,那就成了他的风格的武打片了。

张谋没在家里,他在外头。

几个老朋友,包括大唐的几个演员,这几天在跟着张谋完善剧本,这里头问题很大,有人想用自己的想法修改剧本,还有人想只借用一个框架,往里头装自己的内容。

张谋不置可否,人有私心能理解,但要是没有自知之明地想改变某些东西,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叶绍重就有自己的想法。

他是张谋在大唐的时候比较亲近的一个编辑,算是老牌编辑。

资格老,这人的想法就多。

他不熟悉武侠,也不熟悉武打,他擅长的是张谋想要的着重朦胧写法的编辑,换句话说就是对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比较深刻,对人物比较淡化,他想要的是在环境中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的人物,而不是驾驭环境主动营造气氛的人。

这就进错行了。

叶绍重不觉着自己有什么错,他觉着以前给张谋的剧本都很好,张谋有现在的地位,他的功劳不容抹杀。

只是张谋现在通过两部电影看清了叶绍重的能力。

这个人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摄影助理,但不能让他掌握剧本。

《李三娘子》没让叶绍重参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是他自己的电影。

据说,《天诛》在开始写的时候,大唐也组织了一批人参与过剧本创作,叶绍重是第一人,但他们全部被关荫送回了辅都。

叶绍重背后说,《天诛》要能成功他愿意离开大唐。

现在好了,《天诛》横扫国内影坛,叶绍重还是大唐的叶绍重。

通过这么两部影片,张谋明白了一件事。

叶绍重有能力,但他的能力不能进剧本创作。

“一个很具有文青气质的散文作者。”张谋给叶绍重定了地位。

叶绍重不自知。

靠着椅子,看了很一会儿剧本,叶绍重清了下嗓子说:“这剧本不行。”

这是他的开场白。

张谋迅速从剧本里抬起眼皮看了叶绍重一下。

叶绍重把剧本扔在桌上,重重地道:“剧本是要有美感的,这个剧本太干,毫无美感可言。”

他发言了,别人就好说话了。

演员里头,大唐能拿出来的还是不少的,这一次,关荫没有自己掌控三个剧组,给了张谋最大的选角权,大唐就把有些能力的都送了过来。

陈忱算是这些演员里比较有话语权的一个,他对剧本的意见就很大。

这是武打剧本,陈忱作为一个老成持重的青年演员,他没有在里头找到和自己完美匹配的主角。

这是矛盾。

陈忱认为,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修改剧本。

道理很简单,张谋现在是客人,他得服从大唐的利益诉求。

叶绍重一开口,陈忱就点头,说:“主角太扯淡,这是武打片,不是言情片,我认为,主角应该作为一个幕僚而不是一个打手……”

这话引起张谋的极度不满。

让你们来看剧本,是让你们找找有没有遗漏,是不是能找个角色,你跟我提修改剧本甚至修改掉主角的事情,谁给你的勇气?

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剧本。

“我记着你今年才三十岁吧?”张谋问陈忱,“没信心在有替身的前提下……”

“好演员谁用替身。”陈忱耻笑,“我不是拿不下这个角色,而是这个角色我认为很有问题。”

张谋不耐烦跟自视甚高的人辩论,索性把陈忱先给否定了:“这样吧,你回去再找找,看谁的剧组有符合你的要求的角色,这个角色是你要努力融合而而不是角色要为你特设的懂吗?”

陈忱竖起手指摇两下:“这是大唐投资的……”

“你可以让大唐撤资。”张谋又低头看剧本去了。

被叶绍重这么一打岔,他倒是看


状态提示: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思考者与行动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