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风就使舵,无风也起浪乃是网络世界的基本特征,久而久之,就沦为彻底的“圈子文化”,互相虚伪地吹捧,彼此假装替对方舔舐伤口,偶尔给他人使绊子,气急败坏处,恨不能文字变成刀刃,一旦抱团成功,立即“萌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气概,一副看谁不爽就能随时封杀谁的姿态。
网友们平日里积累的负面情绪无处发泄,一经挑拨,立即洪水猛兽般地爆发宣泄,有时忘记仔细审读消息的正误和本质,与众人一起愤怒,与众人一起点赞,与众人一起吐槽,与众人一起批判。
连喜怒哀乐都要复制和模仿他人,这真是特别令人遗憾的事情。
所以,信息爆炸的时代,做个独立的网友是多么可贵!
这些道理,没人比老网虫常有道更有发言权,一般的网络id营销、组团黑人在他眼里根本无处遁形,然而有时候越是一目了然,越是抑制不住强大的愤怒。
郑余团队写三国番外,如果只是宣传他们的电视剧,或者制造更多的热点话题,这些都没问题,可是接下来一系列的事情直接暴露了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有针对性的攻击行动,这就让他由不住跳脚。
一句谎话说一万遍,一万个人中至少有一百人开始相信,一百个人开始动摇,一百个人开始罗列更多质疑条件,然后更多的人加入到相信的队伍,并一起找到了更多支持这个谎话的线索。
即便是人气和影响力已经达到同行业最巅峰、粉丝遍及全世界的柳敬亭,都无法逃脱这个恶性循环。
所有人都是一副“就事论事,大家来讲道理嘛”的端正态度,连拒绝都不好说出口。
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武侠迷出于一种“黑垮三国演义,古庸生就能老老实实地去写武侠”的心态,所以即便没什么恶意,也不介意调侃刷帖。
“如果大家真的不明白真相,那解释什么的还有意义,可是我看了一下主流的帖子和一些留言,发现大部分的网友压根就是明白一切,故意在搅混水,这种状况无论怎么解释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原理和叫一个装睡的人一样。”
常有道关了一个帖子之后,分析道。
“好无聊,这点上,我越来越同意柳敬亭的说法,当做八卦看看吧,千万不要投入情绪。”徐晴抽空回了一句。
“不应声的话,又怕他们会变本加厉,到时形成规模,对电视剧会有影响吧?坊间在传,三部剧现在正在抢华视的档期。”
“星月的公关不会坐以待毙的。”
“我已经吩咐星月公关不要回应了。”柳敬亭忽然接了一句。
“为什么?”
“先观察一下再出手,网络争论这种事,以静制动最适宜。而且,我由衷地认为郑余他们没有做什么可恶的事情啊,不会真有人认为他们断了我的路了吧?
如果我们正儿八经地回应,他们肯定会说,我们没有针对你啊,干嘛对号入座啊,心虚了吗,胆怯了吗,哈哈哈。就这样,这种事见识得还少?”
大家看到柳敬亭的话,都对着屏幕愣了几秒,然后暗暗点头认可,大家关注八卦多少有打发无聊时间的心理,特别是全民娱乐的概念扩展开后,这种事情就更寻常,认真就输这种话自然有不科学的地方,但是侧面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
有时候,两个人吵架,只是想表演给观众看,企图为自己博得更多的掌声,实际上观众并不是真的在意,只是路过看了一眼,转身就可以忘得一干二净。这个时候的认真,就特别滑稽。
而且,现在柳敬亭的确很忙,如果你真的特别在忙一件事,也会自动过滤到平日里关注的那些八卦。而且还会非常清晰地分辨出那是一种空虚的表现。
柳敬亭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随便他们去。
两方吵架,一方能忍住完全不吱声,真不会有什么意思,说到底这是相辅相成的一件事。
……
郑余团队里蓄势待发的编剧们现在有些寂寞,有种一拳打在棉花堆上的感觉,按理说,处于惯性,柳敬亭或者星月方面都应该有所回应,现在这种安静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么是宫缘和,要么是柳敬亭,不过看《匠录》杂志方面也这么安静,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能将两方面都压得这么沉默,只有柳敬亭一个人能做到。”
这是来自《魏武挥鞭》网络推手总负责人、id为“恒河沙”的分析,他跟郑余团队的接洽只在网上完成,用的是另外一款叫“对面”的聊天工具,而郑余方面的负责人有且只有一位,就是袁飒。
“这还只是开始。”袁飒对这些网络推手也是心存警惕,所以每次聊天都像机器人一样,言简意赅,尽量不带任何个人感情。
“嗯,不过对方按兵不动,不按套路出牌,我们后面的计划就施展不开,所以,我们建议稍微迂回一下,把柳敬亭在《大江湖》上的连载来做一下。”
“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柳敬亭这个人对自己的新闻八卦向来不大理会,但是一旦涉及到朋友同事,就会立即不淡定,所以我们觉得这上面有文章可以做,比如他最新一个故事的连载《多情环》写人与人之间的仇恨,我们认为,可以把他这种暗喻引到你们老板身上,然后开始炒新话题。”
袁飒暗暗腹诽了一句卑鄙,然后回道:“这次只做电视剧和文本上的话题,不要涉及到人身攻击,弄巧成拙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