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惭愧,但是我不得不告诉各位,从理论上来说,任何处于舰炮射程之内的地区都不适合和对方陆军进行大规模的交战。$第谷颇为歉意的说道。“意大利海军打赢了这场战斗,但是却并没有能力阻止对方在亚得里亚海的行动,随着同盟国扫雷工作的结束,对方已经在亚得里亚海清理出了数条航道。所以他们的战舰可以为登陆部队提供掩护。”意大利海军显然不可能在对方岸基飞机的重点关照下进入亚得里亚海送人头。所以说这些城市的防守任务只能交给陆军了。
“看来今天真是一个倒霉的日子,就在今天早晨,李梅这个家伙就告诉我说空军无法保证制空权。我没想让他们帮助我们清理地面的目标,就是让他们挡住对方的飞机都做不到!”巴顿脸色铁青的说道。
“意大利并不是一个适合进行大规模陆战的战场,更不是一个适合防御的战场,尤其是对方踏海而来,从西部沿海登陆。防御方纵深太小。而正面太过宽广。”一旁的戴高乐也对陆战的前景比较悲观。如果论陆军的话,协约国三巨头在战术和战略上都要比德国人差一些。不过意大利的地形同样限制了德国装甲部队的使用。这也许算一个好消息吧。
“既然守不住,那么我们就把它们全部摧毁掉吧。港口、机场、道路还有囤积的物资。总不能留给对手吧。”在离开第谷的办公室后,巴顿对身旁的戴高乐说道。英国人将负责北部的防御。意大利中部的防御任务主要交给美国和法国。而南部则是有意大利海军来防守。两个人经过仔细推演,他们认为对方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就是美法两国的防区。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从同盟国的角度来看。他们需要尽快解决意大利的战争。那么自然是对着意大利的政治经济中枢下手最好,而这个地方就是罗马,正好在法美两国的防御区之中,德国人不打这里打哪?
第二,从便利性上来说,从北面出击的话需要跨越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之间的山地,这对于长于大兵团作战。而且装备了大量坦克和车辆的德国来说显然并不合适,而且从情报上来看,奥匈帝国有意占领这个区域。德国人自然不会白白的为奥匈帝国的利益流血。而进攻意大利南部也不是一个好主意,这里距离巴尔干半岛比较远,意大利海军虽然无法进入亚得里亚海,但是在南部的塔兰托湾活动还是没问题的。德国人不会傻到在意大利海军的炮火和飞机的攻击下自讨没趣吧。所以能选择的地方就只有意大利中部。
巴顿和戴高乐清楚了这一点那么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规划未来的战略。对于登陆的敌军。能够将其消灭在登陆的过程中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可惜的是意大利东部海岸线太过绵长。而且并没有进行过要塞化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挡住同盟国的海军和飞机的狂轰滥炸自然是不行的。没有永久工事,没有海军的大口径舰炮支援,没有飞机保证制空权和压制海面上的目标,再加上绵长的海岸线,巴顿和戴高乐没有充足的兵力来防御所有要点,所以想要固守海岸线的想法自然行不通,尤其是李梅和第谷都表示无力支持东海岸的作战后,两人最终彻底放弃了这个想法。现在只能围绕内陆做文章了。
想要恢复一战时期那种战壕对峙是不可能的,意大利东西狭窄南北绵长的地形在面对从东面发动进攻的敌人时十分被动。建立一条从北到南的防线需要太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时间,而且这条防线还因为地形的原因显得过于单薄,一点击溃就很难补救,而且己方兵力相对较少,很容易被对方打成漏勺。随后被对方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所以这套战术也是不可行的。
“诚如空军的那个家伙和第谷所说,(本文历史位面上,美国空军已经作为独立军中存在了。)我们想要在登陆地带重创对手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加农炮性能再好也不可能和舰炮分个高低。”巴顿想到这里不由的唏嘘道。当他得知自己的部队将获得一批新式远程火炮后曾经十分的兴奋,这种被昵称为长脚汤姆的远程火炮性能确实不错,行进重量不过13880kg,射击时重量才12600kg,俯仰角在-2度到65度之间。而水平射界也有60度!别看这东西很轻,但是却可以把42kg的炮弹打出23km远!这东西在陆战中绝对称得上大杀器,但是和战舰上的主炮一比,还是洗洗睡吧。
“所以我们的防御方式只能是机动防御,就像当年我们在1一战后期做的那样,利用高机动性车辆搭载步兵和火炮穿插到敌后,攻击对方的的运输线、中转站等要害部门,同时正面战线上也通过机动灵活的弹性防御来消耗对方的攻击力。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之一。”戴高乐说道。美法联军算是主场作战,算是占据地里和人和。(毕竟德国空军的战略轰炸让大部分普通意大利人彻底占到了海军和协约国一边。)但是更重要的优势是,美法两国给自己的派遣军准备了大量的卡车,这一点带来的机动性可不是德国陆军可以比的。
在历史上2战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军队就是美英两**队,在德国陆军中都需要大量的马匹来运输物资和装备。至于苏联,其机械化水平还不如俄国,如果没有美国和英国提供的大量的卡车,恐怕苏联人的十次战役也不会打的那么顺利。而在这个位面上,美国人依然继承了财大气粗的土豪作风,为部队配备了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