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解梦日记>第241梦 神秘的梦中梦

"梦是每天的必须品,这倒不是说不做梦不行,而是没有不做梦的人。梦可谓是千奇百怪,梦里的场景也无奇不有。任何人都能说得出自己的几个梦,这种梦讲起来还算简单,不管怎样千变万化,这种梦始终都是一个梦。但是,有一种梦很复杂,它不是单一的梦,也不是多个梦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梦里再做梦的梦,听上去很拗口,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梦中梦。

先来看看什么是梦中梦吧。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梦例,看看这个是不是梦中梦。

梦例是这样的:因为从小就是个容易做梦的人,所以做梦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这次做了七层梦中梦真的让我精神恍惚。

第一层梦梦到自己跟一个美女学霸在广州旅游,逃票还遇到了我爸。

然后第二层梦梦到自己和一个异性好友在学校南门,还碰到了高中闹掰的好友。

之后的梦的开头都是自己躺在寝室床上睁开眼,然后发生的不同的事,最后发现与现实不合常理的地方,然后再次从寝室床上睁眼。梦里的自己都有现实的记忆,就是意识不到自己在做梦。还好最后被闹钟闹醒了,现在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醒了。

虽然梦者说他做了七层梦,但他描述的梦不能算是严格的梦中梦,真正的梦中梦都有一个自己梦里做梦的环节,他的梦说每一个梦的开头都是自己躺在寝室的床上做的梦,但是,这不能算梦中梦,这就相当于是短跑一共了七次,而每一次都是回到原来的起跑线上重新起跑,真正的梦中梦是长跑,从起跑线开始一直不停地往下跑,而不会回到起点重新再跑。所以,他的梦应该算是一晚做了七个梦,而不是梦里做梦做了七层梦。

那么什么才是梦中梦呢?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梦例。

梦例是这样的:我先做了一个恐怖的梦,后来我觉得自己醒了。我想把这个梦记录下来,于是我拿来纸笔记录。记录到一半我发现没有开灯,“没有开灯我怎么能看清字,何况我也并没有把纸笔放在床上”。这么一想我发现,记录梦这件事也是做梦,于是我觉得这才是真的醒了,有很明显地一下子醒过来的感觉。于是我拉灯绳,但是灯总也不亮。于是我知道,发现自己醒了并且拉灯这件事也是梦。这时我才觉得真的,真的醒了。我拉开灯,灯光昏暗,我起床去找纸笔,但是纸笔不在桌上。“怎么会不在,昨天我明明放在这儿的。”突然我意识到我这是在做梦,是在梦中的桌上找纸笔,因为这张桌子不是我的书桌,而是中学的课桌,于是我又醒了。

这个算是比较典型的梦中梦了,梦里他一层套一层的梦,并且梦里他知道自己在做梦,还在继续往下做梦,所以,简单说来就是梦者在梦里能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但是梦并没有因为梦者意识到而中断,并且梦还继续往下发展,这样的梦就典型的梦中梦了。

那么为什么会做梦中梦呢?关于这个问题,其实还挺复杂的,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最完美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对梦中梦做一些讨论。

我们先来看人做梦时的状态。人不管怎么聪明智慧,总归是要睡觉休息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人也是人嘛,又不是机器,不吃不喝还24小时都醒着,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睡觉的时候,大部分器官都处于休眠状态,人体大部分系统都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做是为了让疲惫的身体尽快回复精力旺盛的状态。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人体系统不关闭这些系统,那么肯定要消耗能量,消耗能量就要求肠胃里的食物不断地消化吸收才能供给,按照这样计算,估计人的睡眠会变得很短,最多不超过4个小时就要饿醒,水果最多1个小时就消化完了,蔬菜最多2个小时,馒头稀粥最多3个小时,鸡蛋猪肉最多4个小时。如果不让一些系统关闭,那么我保证你不能好好睡觉,不是被饿醒,就是被累醒,睡觉跟跑马拉松似的,那还不如不睡。所以,睡眠状态下关闭一些系统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全关闭了,人类是从原始时代走过来的人类,经历了百万年的苦难历史,还跟比自己大几倍的猛兽搏斗过,这些生存的经验不断积累下来,让人类保留了睡眠时候的一点警觉性,否则猛兽来了,自己睡得跟死猪一样,那人类肯定活不到今天。所以,睡眠状态下,人体的听觉和触觉系统并未完全关闭,这两个系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声音和震动需要在睡眠状态下也能传入大脑,以便对危险做出反应。视觉、味觉是关闭的,睁着眼睛睡觉不合适,睡觉的时候伸着舌头也不合适。至于嗅觉为什么也被关闭了,这个值得推敲,因为动物身上一般都是有味道的,如果猛兽来了,闻到气味显然也是能帮助人类避险的。但是我们睡觉的时候,似乎闻不到什么气味。我推测原始人类身上的气味估计很难闻,估计会臭得让人睡不着觉,甚至会把人给熏死。再加上后来人类的饮食习惯改变了,吃的食物越来越美味了,所以就更加拒绝难闻的气味,鼻子还是留给美味吧,所以睡眠状态下,我们的嗅觉就干脆关闭了。睡眠状态下,五感关闭了三个,不过没关系,在梦境里,潜意识却可以调动五感,它能够极为真实地模拟出真实的现实生活。

一般潜意识状态下的梦境里,意识是无法进入的,这里是潜意识的世界,这里它说了算。所以,我们大多数梦里,做梦的时候我们并不知


状态提示:第241梦 神秘的梦中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