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万历恶霸地主>第99章 第九十九 初鸣如一声春雷

强势进入台南建造城堡与商贸城,一统台湾并在外贸上的大动作因没什么势力敢异动,如一石投入平静池塘溅起的水花不大,但引起的波纹却是马上被各方侦知。

这就是台北人口有大量增加并非外人真一点不知,这是不可能的。说沈磊在台北的动作瞒过所有人不正确,只是知道的都是小人物,获悉的东西也不多,向上汇报时在中层已经忽视了,根本没有向上面报告或轻描淡写提一句是肯定的。

对一群逃离大6在台北种地的人,不管他们如何来到台湾实在不值得大势力关注的。况且此时距离最近的大明对台湾有些视而不见,日本的手也没有那么长。西方人在南洋忙得不可开交,就是荷兰人也刚将这里当作一个次要目标,所以有不少人在台湾种种地还真没有人过来调查过详情的。

就连此前被打败的荷兰人也是如此,他们已经在台南建立了一些贸易关系,使之在对日贸易时进行补给及顺带贸易。这中间双方的船只也有远远相会过不算,荷兰人的船还在淡水河口补过淡水避过风,因只看外表他们对台北的分析是此处乃是一个武力不强的小势力。

这并不是说荷兰人了解到沈磊这里有如此实力就不会过来了,因为威海与三号甲型火炮的战力肯定会被低估许多,他们将之算成与盖伦二比一算是蛮客观了。

所以他们完全知道台北的情形在行动前来联络一下的可能性最大,而且来了也是警告不许与大明合作的可能居多,唯独想不到沈磊会独自对付他们的。

至于荷兰人会因为沈磊的因素多派一二条船的可能性也只是不可百分之百排除而已。这是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科恩三年前(1619)才打败土著将总部搬到巴达维亚,整个公司虽正在兴旺达的快展期,但他们的敌人有土著、绿教、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四处出击到处树敌此时忙不过来。

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他们在台南立脚后,颜思齐、郑芝龙在笨港从福建招人垦荒也没有干涉。不过各方对沈磊势力视而不见造成此战获胜后各方震动,而且之前根本不清楚沈磊这里的实力,对荷兰人干净利落歼灭他们都在猜测是谁动手的。

七条盖伦与近千士兵不可小觑,大明是集一省水6二师才算在彭湖一战占了上风,可付出代价不计出动总兵力达到近万。这还是福建水师,换其他省更加不行。

正因为如此连西班牙人、葡萄牙人闻知此事也惊讶什么力量隐藏如此之深又力量如此之强。因为要对付这七条盖伦也是需要他们全力以赴,葡萄牙人干脆全力以赴也没有把握。

对此猜测不定时当然也有人提到过台北的势力,但这个猜测没有人赞同。七艘盖伦没有福建水师规模加全力备战一段时间是无力与之对战的,更别提干脆利落将之一口吞下连渣子都不剩下。

当然渣子也不剩下也不大准确,弃船的荷兰人还是有被过往船只救起的。正因为有这些人叙述台南才在随后派出了渔船探查澎湖,可那时只剩下炮弹洗地痕迹及白沙岛上荷兰人密集坟墓。因有荷兰人获救后叙述,有台南人探查及将之传播才让这个消息快扩散。

只是此时荷兰幸存者描述的威海根本无人认识,更别提将之猜测到沈磊这里。不过他们也没有伤脑筋太久,随着整个接收台南的舰队驶入打狗港见到之人只能用一句话形容,都成为了木头人。

因为威海他们虽不曾见过,平海、探海还是知道一些的。再加上四艘盖伦是谁出手打了荷兰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因为没什么人大方到将四艘盖伦随便送人的地步。

再加上不久就有二艘去日本的荷兰商船回程停靠台南,闻知此事向前来主持此地商贸城建设,及主管对外贸易这一块的晓英求证时还被告知正好顺道将沈磊的一封信带给他们的科恩总督。

这信倒不是唯一的那封,这时代带信能否送到不一定,而且又非密信,所以虽然有二封信送到澳门分别托人捎带,晓英这里还有几封候便可以让荷兰人自己的船带走。

因非密信所以信封是不封口的,荷兰商船上几个人接到信肯定会拆开一看。这是不管荷兰人战败还是沈磊他们占领台南对他们这些商人都有切身利益关系在,而信中战斗经过虽一笔带过所有战俘都在沈磊手上就能说明一切。

看到信中确认此战结果几个商人面面相觑,知道这事对他们今后行商肯定会有不利影响。他们如此判定很好理解,主要是此战胜利太干脆利落了,让人误会有几倍兵力优势才造成的结果。

对他们行商不利肯定的,先他们的势力刚伸过来就失败了。而冲突的原因沈磊信上给的理由是台湾是华民护卫队的基地,荷兰人没有经过护卫队的允许就在澎湖筑城堡完全是无法接受的。

而且因此事乃荷兰人莽撞挑事在前,护卫队虽然会保证俘虏的人身安全与保留他们私有财产的拥有权,及允许赎回外,荷兰东印度公司必须作出赔偿与道歉和保证。

另外信上也表示华民护卫队虽然对台湾拥有所有权,但属于热爱和平的自卫组织。对贸易也是十分支持的,所以为规范贸易秩序保护商人利益将进行清剿海盗,巡逻护航,及建立统一的贸易市场等措施。欢迎荷兰东印度公司,及所有东西方商人来台南交易。

这个说词让几个荷兰商人吐槽不已,要说是之前他们完全不知道台北有人在垦荒不是事实,


状态提示:第99章 第九十九 初鸣如一声春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