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昭明和谢竣站在宾馆门前的石阶下,看着登车远去的拓跋慎,直到旌旗,兵器互相遮蔽,再也看不见拓跋慎之后,才转身走上石阶。
谢竣叹了口气,说道:“裴公,今日之事,虽说是北人相逼,不得不从。但是只怕回朝之后,或有责难。”
“不如此,不能竟功。陛下所付之事至重。陛下不罪我等,他人有何惧?”
“若不出意外,明日我等就可以去吊拜。北主必要设小宴相酬,此次不可再有差池。”裴昭明说完,顿了一下,停下脚步,看着谢竣问道:“谢君观北朝皇子如何?”
谢竣没料到裴昭明突然说起刚刚离开的北朝皇子,想了想道:“以下官之见,北朝皇子之慧心,古今少有。所学深博,下官在建康虽然听说北朝日涉华典,渐通典籍,只是没想到一童子便有如此见识,今日观其所言举止,应当不是受他人指点。此童智慧,便是健康城中,也未曾听闻能同列者。”
“此小节也!古今幼年大智者不乏其人。项橐,诸葛恪皆是。然项橐之事,载于诸子,不足征论,诸葛恪世家子,一旦得专吴政,攻伐由己,生杀在心。虽然最后也因此自取灭亡,但是其才具亦可足见。”
“今观此子,对待下官以礼,不因为自己位尊而骄人,兼且明智善辩,不是诸葛恪之辈能比。如果日后事有万一,得以登临人主之位,只怕于国家无福啊!。”
“裴公是否多虑了。北主自有长子,又是由先太后抚养,得到冯太师臂助,俨然便是日后太子,其次子虽然颇有才具,最后也只能封王外任,即便机缘巧合,最多也只是入朝秉政,何至于便得至尊之位?且人主之位,自非智力可求。北主今年二十有四,寿数长久,裴公多虑了。”
“世间之事谁又能知道最终结果?昔日汉文帝以远庶子封于荒僻之代郡,当日他哪里敢有为君之心,而机缘至巧,一日以藩屏入继人君之位。汉宣帝以罪孙之身,隐于民间,怎么会有入主未央之念,而霍子孟骤行伊尹故事,迎汉宣于民间。事发之前,谁能猜度?天道幽远难测,正在于此。北朝皇子次居第二,谁敢说他便没机会窥视尊位?”
“待此地事了还国,当奏明至尊,时刻侦刺北国动静。”
。。。。。。。
再说郦道元本来是拉着裴约来一起劝裴昭明的,哪里知道最后是二皇子亲自说服了裴昭明,裴约等于白跑一趟,也不能算白跑,至少认了个同宗,也算有些收获
在南齐馆门前与拓跋慎辞别以后,郦道元急着回主客曹汇报南使之事。裴约不是主客曹的人,自然不能跟着去,只身往北海王邸赶去。刚刚他跟着二皇子不告而辞,看看现在还有些时日,王邸中的坐谈应该还没散。
北海王邸的坐谈会这时候正在如火如荼之中。此时郑道昭应北海王之请,正在讲述他这些年远行各地的见闻,谈一些当世书法名家的特点。
“数年前家尊还在担任兖州刺史时,昭于时远行到琅琊,参见秦相李斯所做峄山碑文。唉!可惜为曹孟德推击,失其一角。昭手自拓取。昭虽然不治秦篆,也见之心喜。”
众人正听得专心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宦侍,郑道昭见了也停止讲述。
“殿下,王友裴约在外请见。”
堂下众人讶异,裴约不过是中途出去了一下,回来了自己进来就座就是,何至于通传。还有,他跟那郦道元一起出去的,难道郦道元没来?
“请裴君进来说话。”
裴约得了话,走进正堂,礼毕说道:“下官失礼,方才随二皇子殿下去了南齐国宾馆。此刻才得回见殿下。”
众人听了裴约的话,才想起二皇子出去到现在都没回来,难道就是去的国宾馆?
“皇子殿下几时走的?”
“我等竟然不知......”
北海王看见下面众多人交互说话,场面一时混乱,连忙用手边铁如意敲击一下铜磬,清脆悦耳之声传遍正堂,堂下众人才安静下来,齐齐看着北海王,看他有何话要说。
“诸君,稍安。小侄确是走了,孤本义恭送车驾,只是小侄见诸君高谈阔论,乐在其间,不忍打扰,这才与孤辞别。嘱孤在此,以免惊动诸君。”
堂中一时间寂静无声,过了一会儿,郑道昭站起身走到正堂正中道:“二殿下敬贤爱士,仁厚如此,只因为下官等觅于闲谈之乐,便屈尊降礼而去,下官等人幸何如之。还请殿下代二皇子受下官等一拜,以示感怀之情。”
“还请殿下代二皇子受下官等一拜。”
众人齐齐起身,走到正堂中,与郑道昭一起拜行稽首礼。
北海王看见郑道昭等人拜行稽首,连忙起身走下来,扶起郑道昭等人,动情说道:“好,好,祥今日代皇侄受礼,诸君快起来。”
待众人起身后,看着下面众人满怀激动之情,北海王心中也有些牵动起来。
唉!二皇侄至情至性,方能得在场众多士官感怀。我不如啊!
“裴卿,皇侄如何去了国宾馆?”平复一下心情,北海王看着裴约问道
“殿下仁慈,只因看见郦君急着去寻南使,就私下遣人叫了下官与郦君,共乘殿下车驾同去。”
“卿既然已经回来了,皇侄相必回宫了。”边说边示意在场众人各自归位坐下。
裴约归为安坐后,说道“下官还有下情禀于殿下。”
“裴卿但说无妨。”北海王回到位置上说道:“南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