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恒从荆州城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想着怎么将邵方给揪出来。
吃经筵那天,本想借于慎行进讲《论语-微子》的机会,将李文全私下里会见邵方一事,在小皇上面前提一提。
结果,朱翊钧明显袒护他那个不成器的舅舅。
水墨恒也就作罢,将话压在心底。但从李史的小报告中得悉,邵方或许还逗留在京城。
可偌大的京城,凭借一己之力,去要找一个人,还真不容易。
为此,水墨恒决定与张居正沟通一次,看能否调动团营三营或五军都督府的兵力,直接将京城戒严,实行严查搜捕。
不下点血本,想逮捕邵方这种大咖,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而且,还不能将与他有厉害关系的人随便往外揪,比如李文全这种角儿。一旦揪出来,会将皇上和李太后等置于两难的境地。
水墨恒都这么顾忌,其他官员可想而知。
这也是难抓邵方的原因之一。
对邵方,暗中追捕、暗地处决——看来恐怕是最妥当的办法。但前提是,要将他捉住。
……
这一日,张敬修气鼓鼓地拉水墨恒要去水莫居喝酒,像是受了什么大的刺激。
一问之下,原来是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江西大才子汤显祖拒绝了与张敬修结交的盛意。
张敬修给气得七窍生烟……
原来,张居正六个儿子,长子张敬修和次子张嗣修,都已乡试中举,眼下马上要参加京城举行的秋闱大典的会试资格。
秋闱会试,一般考期在八月份。
但因张居正在这一年实行全面的经济、财政改革,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那上面,加上内阁只有他与吕调阳两个人忙上忙下,所以今年秋闱会试推后了两个月。
天下父母莫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张居正也一样。自己当了首辅,对几个儿子自然期望甚高,殷切希望他们才拔群伦、金榜题名。
前些时,通过礼部官员的咨询与了解,得知江西青年举子汤显祖学问文章称雄东南,今年也要来京参加会试,便留了一个心眼儿,意欲将汤显祖揽到自己门下。
礼部官员摸清了张居正的意思,大包大揽,请他放心,想以礼部的名义办理此事。
可张居正顾忌士林的影响,不同意这么做。便吩咐大儿子张敬修给汤显祖写了一封信,表达慕名订交声气相求的愿望。
张敬修于是认真地给汤显祖写了,并友好地邀请他抵京后住在自己家里,然后与自己一道参加会试。
信写出去后,张居正和张敬修本以为汤显祖肯定会有兴趣。
想想,堂堂的首辅大公子给你写信,请你来家里做客,这是多少人梦寐已久的事啊!别说人家主动,就是你挤破了脑袋儿,上下打点花银子,张居正和张敬修都不一定待见呢。
汤显祖可好,直接推辞掉了他们的好意。
而且,来到北京他先租了一个小屋子住下,过了一阵子之后,才给张敬修回复说谢谢!
要知道,每逢秋闱大典,全国各地数千名举子,都得提前几个月赶到京城。尽管京城屋价齁贵齁贵的,可汤显祖宁可自己多花钱,也不肯攀附权贵。
你说首辅的大公子生不生气?一见水墨恒,便大发牢骚:“这小子简直不识抬举,擦,他能有多牛?”
“那可不是一般的牛。”水墨恒听着,很感兴趣地笑了笑。
“你见过他?”张敬修很不服气地问。
“没有。”
“那你读过他的文章?”
“必须的啊!”水墨恒想着“杜丽娘”这个人物角色的成功,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塑造出来的。
“我就不信。”
“嘿嘿,信不信不是你敬修兄说了算,自有后人评价。汤显祖不仅精通古文诗词,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可谓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哦对了,他如今住在哪儿?”
“就在吕公祠附近,明儿我父亲还让我登门拜访他去呢,哼,我才懒得去。”张敬修“嗞儿”了一口酒,满脸都是夷然不屑的神情。
“这好啊,明儿我跟你一块儿去。”水墨恒很想见识见识这位写就了《牡丹亭》的超级戏曲家。
张敬修没想到水墨恒完全与自己不在一个频道上。本想着水墨恒一向站在父亲这一边,应该也会帮着自己说话,不料*裸地表达对汤显祖的崇拜之情。
“其实,不仅你应该登门拜访,我觉得你父亲都应该去。”水墨恒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
“你说什么?”张敬修瞪大双眼。
“我说你父亲应该跟你一起去。”
“切,我都不想去,我父亲会去?他可是日理万机的首辅,哪有那闲工夫?实话跟你说吧,我父亲对汤显祖这种自以为是的名士做派很不高兴。在父亲大人眼里,他那就是清流习气,恃才傲物。”
“有学问的人,没有几个不倨傲。”
“哼,我就不信,这次会试他会超过我和二弟。”
“嘿嘿,今年会试,你们俩兄弟是很牛逼,汤显祖肯定考不过你们。”水墨恒风轻云淡地说,“不过,考试能说明多少问题呢?我都没参加过科举考试呢。”
“我父亲说,你是个妖孽,我也很佩服你,年纪轻轻就干了那么多的大事儿。可汤显祖有何能耐?除了能写几篇文章,还能干啥?会打仗吗?会做官儿吗?”
“人家只是一个文人,而且是个彻彻底底的文人。当官的人永远不懂文人,就像文人永远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