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重返大隋>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

杨雄却并不知道这些,还以为太孙殿下也好赏些景致。他虽然是东路军副帅,又亲自统领着一万皇帝调派的精兵,包括一千重骑。不过昨天晚上天门关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并不清楚。当时易风让他留在城外统领军队,他也没在意,一个小小天门关的宴会没什么值得期待参加的,再说殿下也只是要去查验天门关镇戍兵剿拿的黑山贼而已。因此,当今天易风说要返回太原,改道的时候,杨雄真没有想到其它。因此此时,他是真正的不知道,易风现在重返太原,其实是要来干仗的,他也不知道,在对面的另一边桥头堡里,王頍等一众杨谅心腹,也已经在猜疑不决的等待着一面也在秘密调动兵马,无形有杀机在弥漫。

“郡王对于太原城很是了解嘛。”易风笑道。

“谁又能不了解太原呢,这可是我大隋天下第二城,魏晋以来,一度曾是北方甚至整个天下的最重要之所在。就说这并州府太原城,实际上有东西中三座城,而其中又以殿下面前的这座紧邻汾水的西城最为庞大。这里曾是晋阳古城,最古老的历史能追溯到春秋时代,相传为董安于所建。《史记》中说:“伯攻赵襄子于晋阳,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即是指此。”一谈起这座北方重镇名城,杨雄可谓是如数家珍,当年他为大隋征战沙场的时候,也曾经在太原驻守过,因此重新回到这里。对于已经在京师清闲多年的他来说,意义很大。这里有他的年轻,有他的激昂。有他的热血战场。

他神情兴奋,“秦汉魏晋时期的太原,基本上是保持了晋阳古城初建时的规模,但在战火中遭到多次破坏。北齐之时,文宣帝在董安于所建晋阳古城上建造了大明宫,后扩建为城,因称之为大明城。城高四丈,周回四里。后来又在大明城北新建一城,东魏孝静帝于此置晋阳宫。后来将之扩为晋阳城,陛下即位后,改为新城,并将晋阳宫城加以扩建,达到周回七里墙高四丈的规模。十六年,又建有一座仓城,东面与新城相连,此仓城高四丈,周围八里。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三连环城,并且汉王就任并州总管后,又于三城外增筑外城墙,将三城包入其中。称为并州府城,百姓也将此称为西城。”

这么三座连城合筑之后,还只是太原的西城而已。并非就是太原三连城。事实上,太原三连城指的是西城中城东城三连城。而眼前的这三连城。只是西城内的三连城。

易风感叹连连,比起长安城那种方方正正、里坊分明的都城。太原城这种环套城的连环城,无疑在军事防御上更加上乘。

太原的中、东二城,也是在隋立国之后修建,东城是在立国不久后,为应对突厥的威胁,当时晋王为并州总管,而实际上卫王杨爽代理总管,期间,卫王杨爽于开皇二年在晋河西岸增筑东城,第二年即将太原县衙移于此。开皇十三年,秦王杨俊坐镇并州时期,又因汾东地多碱卤并不堪食,而特架汾引晋水入东城引甘民食,称为晋渠。然后到了后来杨广再次任并州总管时,跨汾筑中城,连接东西二城。至此,太原西东中三城结为一体的建筑格局形成。

如今整个太原城的建筑规模,汾河当中,汾河西为西城,东岸为东城,中间就建在汾河上,跨河而建,然后将东西二城联结起来。整个太原城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广三千一百二十一步,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其高四丈。如果换算一下,则太原城南北九里,东西十二里,周规模最大,其中有大明城、晋阳城也就是新城以及仓城,另外大明城内还有一座大明宫,新城内还有一座晋阳宫,基本上都保持完好。西城的这三座城中之城,呈品字形,踞于西城之中。

太原三城形成一线,两端直抵东西两山,横亘于太原盆地北端,龙盘虎踞,当太原盆地以北到晋中平原的要冲。

真是个好地方啊,龙盘虎踞一点也没有错。易风是真看越喜欢,甚至升出一股浓烈的占有**。尼玛,老子要是直接占了这里,比起怀荒,比起幽州,那不强千倍百倍啊。

豫让桥两座桥头堡分居汾河两岸,犹如镜面倒映成双,湍急的河水从桥下流过,远远看的太原城,还都在城外挖了护城河,直接引入了汾河活水。护城河又宽且深,让太原城仿佛是一座坐落于湖河环绕中的群岛。

“二哥、六郎,你们要小心点,让弟兄们加强戒备,小心谨慎,一旦发现有情况,立即动手不要犹豫。”易风将秦叔宝和来六郎叫到身边仔细交待。在看到太原城如此大纵深的整体防御网后,易风在路上时的那点轻敌大意已经全都抛弃远弃了。这样的太原城,简直就是一座专为战争而建的要塞,是一座杀人的机器。孙子兵法里面”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大致意思就是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一倍于敌人就进行战斗,兵力与敌人势均力敌就分散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进行防守,兵力比敌人的兵力差就避免作战。

现在易风带着一万一千余兵马,而按情报所知,太原城内光是杨谅的私军就有两万余,另外还有城防守军也有不少。此外,太原外围,同样驻有诸多兵马。太原城是并州大总管府的驻牙,兵马众多,而且并州兵向来号称劲旅强兵。现在易风的兵力明显是要劣于太原城的,特别太原城还是


状态提示:第417章 一眼看上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