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光明影院的后门出来,就是魔都最著名的黄河路美食街,沿着黄河路一路朝北大概六百多米就到了苏州河畔。
这条路对于不是魔都人的李睿和周讯却再熟悉不过了。三年前拍《苏州河》的时候,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这里打转。
在后台,李睿眼看着一个个离开,又见周讯跟她那个小助理关照了几声,就见那小助理朝他那儿瞟了一眼,一脸不情愿地最后离开。
“这么晚了,要不咱就别去了。”
其实从答应她的一刹那,他就开始后悔了。晚上赶了两个场子,他是导演又是主角之一,最吸引记者和观众的眼球,从接受访问到和观众的互动,一路下来身心俱疲,而且眼下已经十一点多了,他现在最想的是能够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然后舒舒服服地洗个澡,躺到床上一夜到天亮。
“想说话不算数啊!”周讯瞪了他一眼,伸过手来,就要拉他往外走。
“算数,我说话算数。”他连忙往前紧走一步,躲开她的手。
说着,回头看了看她身上那件露着一个肩膀的小礼服,下来还有那双跟老高的高跟鞋,不由皱眉道:“你就这么去啊?”
“怎么啦?”
周讯低头看看自己,笑道:“要不回宾馆换身衣服再出来?”
“呃……”
“没事,就这么过去吧,我就是想去看看,要不然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呢。”
“那行,我先出去打辆车。”李睿只得点头,说着便快步往外走。
“哎……”周讯又在后面叫住他。
“怎么了?”他回头。
“哦,没事,你叫车吧。”
她原本想说一起走着过去,但想想自己穿着的这身衣服,还有两人现在知名度,恐怕一出现在黄河路,明天就该上头条了。
当她走到门口,李睿正好拦下一辆出租车,她谨慎地左右看看,踩着高跟鞋,一溜小跑着钻进了车门。
“师傅,往前开,到南苏州路右拐,过外白渡桥,然后到北苏州路停。”李睿跟着上车,操着一口流利的魔都话跟司机道。
“晓得了。”司机应了一声,麻利地挂档起步。
或许是光线昏暗,或许是司机压根就不认识他俩,总之没有特别的反应。坐在后排的两个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
殊不知,当出租车启动前行之时,从黑暗处窜出个人来,只见他手捧相机,跟着车追了一会,眼看着车子越行越远,他不得不停了下来,正当他一脸懊恼之际,却见一辆亮着空车灯的出租车驶过来,他赶紧拦下,坐到副驾驶座位,急促道:“快点,往前开,就前面那辆蓝色的出租车,跟上它。”
司机瞄了一眼,只见此人金丝眼镜,西装革履,手里还捧着一只看上去价值不菲的专业相机,当即没废话,一脚油门,朝着远处那辆快要在视线中消失的蓝色出租车疾驶而去。
韩冰江,自少年时代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央视只有两个频道,每到周末就会放映一部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电影,让他深深地着迷。那个时候他就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订阅了《华国电影报》和《文汇电影时报》,并开始学着写影评。
中专毕业后,出于对电影的热爱,他去了一家电影院工作,日常工作就是写写宣传材料和影评。但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景气,和国营单位的刻板,让他感到乏味。
去年天京《每日新报》创刊,当时全国所有的媒体设立的都是文化新闻部,而这家报纸开宗明义,要招的是娱乐新闻记者,这无疑更加符合他的兴趣。于是凭借业余时间通过自学考取的中文本科的文凭,以及长年累月积攒的对电影的了解,使他很顺利地应聘到《每日新报》,负责电影新闻的报道。
为此,他还特地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桌伟。勉励自己将来能在这新的领域,做出卓越伟大的事业。
《风声》作为一部在天京开机,并早在拍摄期间就引起巨大轰动的这部大制作电影,当然会令他重点关注。从昨天下午的映新闻布会开始,他就准备一路跟踪采访,昨晚的映,尽管他没有获得邀请,但还是花高价从黄牛手中买了电影票到民族宫的映现场。
唯独可惜的是今天上午《风声》大卖的消息得到晚了,没能第一时间跟上路演的团队,今天晚上在环球影城和大光明影院,因为现场的媒体太多,他也没捞上提问的机会。
但是在路演临近结束的时候,他却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他现周讯在一刹那间似笑非笑地朝导演李睿使了个眼色。
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间,一般人很难会现,但恰恰就被他捕捉到了。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或者是自己的直觉,他觉得这里面一定会有故事。
当路演结束后,他并没有象其他记者一样离开,而是选择在电影院后门处蹲守。根据他曾经在电影院工作的经验,剧组到影院参加路演,一般都会选择离后台比较近的后门进出。
先是看到电影中的女主角之一于飞鸿第一个离开,上的是一辆早就等候在那里的一辆豪车,如果跟上这辆豪车,或许也是一个很惊爆的新闻,但是他不为所动。他相信自己的直觉,他的目标依然是周讯和李睿。
然后是王志闻带着助理独自离开,他原本就是魔都人。再后来就是路演团队的其他成员,上了一辆中巴车,一直到周讯的助理最后一个上车,直至车子驶离,却依旧不见他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