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夺舍穿越者>第103章 创造(二合一)
>废话,普通精神力不够强劲,被风一吹都好悬能把它吹散,根本不堪用。

只有经过电子同化之后,一旦精神力汇聚起电浆来,就相当于加了一套‘外骨骼装甲’,耐磨耐操,这才可堪使用。

张骞将这些精神力量,按照建造智能电脑的量子混沌法,构造出最初始的生命原动力——生存(最初,这只是一个概念)。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即便是深植于张骞脑海中,目前坠入空间夹层的‘红后’智能程序,其实在构建的时候也不是纯粹的混沌制造法。

她在原始之初,最开始确实是按照混沌进化法,搭建了最初的原始程序,但在后来养成的过程中,被培养者揠苗助长了。

原因很简单,张骞等不及了。

因为,如果你想要将一组原始混沌思维,‘纯天然’培养成一个足够成熟的人格,那就不能额外添知识。

你只能用诱导法去诱导它,让它慢慢形成某种固定思维条件反射,然后以此形成学习能力,自己去学习知识。

硬要做个类比的话,大概就像人类小孩首次接触到火焰,被烫伤后,学习到‘火焰能让我痛苦’的知识一样。

但这种比喻其实很不恰当。

因为人类婴儿与原始智能程序截然不同,区别就在于有形之体与无形之体,是成品和半成品之间的区别。

人类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到如今已经是个成熟的动态体系,所有‘应激反应信息’早已储存在有形之体内,这就意味着,这种学习能力与生俱来。

培养智能程序可没有这种便利条件。

创造者还需要花大力气,用诱导的方式,给它弄出一套最基本的‘应激系统’。

然后,智能程序才能根据这套应激系统,经过培养者的不断刺激诱导,这才开始具备学习能力,慢慢形成图形认知,声波认知……

最后,开始积累越来越多知识,最终养成人格。

要做到这一点,一点都都不容易,因为在原始电子信息世界里,图形线条根本没有意义,而声波和电磁波都是波形图,智能程序很难分辨这些。

这样一来,需要花费的时间可就海着去了。

更糟糕的是,培养成功率极低,因为程序在成长过程中会‘死’(汇编法创造的为智能程序死机可以重启,这可就真的死了)。

因此,无论是安布雷拉制造的最初版本,还是后来张骞自己搭建的复制版,当红后度过最初混沌期,开始具备一点点逻辑思维之后,就都被输入了许多知识。

这其中,包括巨量的有实物可对照的名词,也包括许多量词,甚至还包括一些乱七八糟的哲学体系、人文知识等等,最后,当数学理化医学等理论学,实际应用学,一同被输入之后,智能程序智慧养成,但同时它的性‘生命潜力’终于也被毁了,只能被称为‘半智慧思维’,思想僵化,缺乏思维智慧本该有的灵动。

这种混沌法外加汇编法的方式,无异于揠苗助长,没有缺陷才怪。

讲真,如果抛开虚无缥缈的灵魂不说,按照人类定义的人类思维来算,混沌法创造出的智能程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完整的生命。

这可比汇编法高级多了,后者其实只是一种高度模拟行为,模拟生思维模式,到最后达到无限趋近、以假乱真的高仿真而已,是‘伪智慧生命’。

如今张骞以精神力量作为核心程序,创造出一个空白的原始智能程序,这精神力既是‘电路图’,是‘硬件’,也是‘生命力’。

由此,虚拟灵魂形成了……两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张骞以自己精神力为核心,亲手创造的两个另类生命体,可谓张氏子。

当然,他一开始只想作为自己量子共振分身来使用。

从结果来看,最初构想失败了。


状态提示:第103章 创造(二合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