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冷冷一笑,嘲讽道:“吴夫人还真是让哀家刮目相看,自己擅妒就罢了,连带着府里的孙女也一个个教成这般。
吴夫人可别忘记了,这世上男子哪有不纳妾的,吴府是个特例,怕是这天下难找第二个吴府。”
吴夫人又想骂人了,妈的,这老婆子骂自己擅妒就罢了,居然连自己两个孙女都骂进去了。自己就是不想两个孙女将来受委屈,最多一辈子不嫁,
吴家又没穷到差一口饭怕,养不起姑奶奶。何必为了把女儿嫁出去而嫁女儿呢?
这两个孙女吴夫人可是打算了又打算,只要不能寻到合适的亲事,吴夫人宁愿孙女呆在吴府,一辈子不嫁。
也好过嫁出去同妾室争宠,妯娌之间互斗,同婆婆斗个没完没了,这日子简直就没法过了,太委屈了。
吴夫人不语,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自己是不会改变初衷的。再说了,难不成今日你下旨赐婚,他日自己的孙女就一定得嫁吗?
吴夫人相信,莫家一定可以得这天下。吴夫人记得一句话,得天下民心者得天下,莫离至少已经得到周边五城的民心了。还差京城的百姓吗?
而且莫家的积威还在,莫家军的神勇还在,当年莫家守护南宫国的百姓一百多年,老百姓把莫家军当神话,又如何会忘记莫家军的攻劳。
如今太皇太后把京城,把全国的百姓往死路上逼 ,还指着有人会为他说一句话吗?还指着大家会支持太皇太后吗?
想必这天下有识之士,皆会站出来支持莫家军,太皇太后暗杀清流一派之事,软禁南宫皇室之事,那一件不能激起民愤,哪一件不能让老百姓厌恶,
让老百姓深恶痛绝。所以吴夫人相信,就算今日太皇太后真下旨赐婚。到时候也不过是一场笑话,吴家不认又能如何。
太皇太后见吴氏不语,知道她心里不乐意,眼神更加阴沉了。自己赐婚是天大的恩赐,吴氏还敢不满吗?
“好了,吴夫人回去好好想想,吴氏两位小小姐的亲事,到底是交到哀家手里好一些。还是由着吴夫人折腾来的强。”
吴夫人真是恨透了太皇太后高高在上的气势,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就是一个老货罢了,得意个什么劲儿。
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算现在吴夫人心里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可是面上却必需得恭敬万分:“太皇太后说的是,臣妇回府后一定会好好想想。”
太皇太后看着吴夫人这幅油盐不进的样子,知道自己也不能逼太急了,先让吴夫人把认交出来再说。
到时候吴大人看到吴夫人的亲笔信,自然知道该如何做了。当然吴夫人如果敢玩什么花样。就不要怪自己不留情面了。
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太皇太后忍了这么多年,委屈了这么多年,如今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孙儿死了又如何,自己一样要得这天下,让表哥看到自己成为这世上最尊贵的女人。
吴夫人回到吴府后,直接进了书房,然后开始费力的给吴大人修书。吴夫人知道太皇太后的意思,所以整封信全按太皇太后的意思写的。
可是吴夫人地在信里动了手脚 ,罢了只有吴夫人与吴大人才清楚的手脚。吴夫人知道。老爷一定会明白自己的意思。与其给一个恶妇效忠,
不若背上骂名,为这天下苍生一次。老爷一直愚忠,可是也要为天下百姓。为儿女一次。若真由着太皇太后继续当权,谁知道这天下还会有多少难民。
太皇太后安静的擦着一块牌位,一脸的柔情,而这份柔情本不该出现在一个年过花甲的妇人身上。太皇太后对着牌位轻声细语,就好像对情人说着小心事一般。
身边的宫女太监们早就习惯了,可是每日这般。总会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总觉得太皇太后不是人,就像一个万年老鬼,一个活在后宫的万年老鬼。
“太皇太后,您看小公子何时入土为安呢?”老嬷嬷跟随太皇太后多年,这在是看不下去了。小公子的尸体放在慈宁宫大半个月了,就算放着再多的冰块,也会散发味道。而且让一个死人,一直放在喧闹的皇宫,这样真的好吗?
太皇太后眼皮都没抬,脸上的柔情不减:“哀家的孙儿不是活的好好的吗?”
此话一出老嬷嬷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只能小心的退下,心里明白怕是小公子还在在慈宁宫呆着。如今只能继续放冰块,同时让慈宁宫保持安静,不要让任何人去打扰小公子。
太皇太后如今是越来越不正常了,人也越来越苍老了,好像随时都会离开人世,可是太皇太后又分明活的好好的。
每日的膳食也用的不少,有时候都会给人一种错觉,太皇太后就真不会死,像个老妖怪似的。
宫里的宫人现在最怕的就是在太皇太后身边伺候,这简直就是要命,陪着一个像老鬼一样的妇人,还不得不忍受太皇太后身上菜发的尸臭味,
每个人都担心不已,就怕自己一个不慎,真死了。就因为太皇太后,整个皇宫都散发着死气,有一股让人恐惧的气氛。
南宫明满意的勾唇 ,太皇太后现在就是一个活死人了,可是她却依旧霸占着皇宫。
依自己目前的实力,不可能与太皇太后硬碰硬,唯一能做的就是私底下动作不断。
如果与太皇太后的斗争拉到明面上,自己就算占着皇帝的名号,可是一个空有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