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仙侠修真>天马行空四部曲>第九十六章 时间翼车,匆匆驶逝

承接汤恩比一章─

汤恩比出生於伦敦,小的时候被送入贵族的寄读学校,曾经就读温彻斯特学院,二十三岁从牛津大学毕业,专长古代史,后来又到希腊雅典的英国考古学院学习,他是要被训练成為歷史学家。(百度搜文學馆)

祖父是约瑟汤恩比是英国第一个耳鼻喉专科医生,且是有名的慈善家,终生致力改善工业革命以来產业工人的工作环境。

母亲是一位歷史学家,母亲对歷史的兴趣,激励了他的求知慾望,在其早期的歷史学习中,也同我们一样厌恶背年代时间表和重要人物的生卒年龄,但他却是有兴趣探索未知的歷史世界。

恩恩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经在英国情报局工作,1919年他也成為巴黎和谈的一位代表。

大战中他亲眼目睹失去很多的朋友,他发现这种苦难在有人类歷史產生以来屡屡出现,这使他想从不同文明歷史演进的研究中,寻找到人类相互认识的知识和方法,这种对人类苦难的关注和同情促使他长期不懈的研究工作。

他在后来的希腊史的教学中,发现古典希腊的歷史与现代西方歷史演进有其共同性,这啟发他用广大的视角,将人类歷史按“文明”作為研究单位。

他给“埃及文明”、“叙利亚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还有一些灭亡的文明,总共有三十一种文明的模式,以这三十一种文明為样本来研究歷史的演进与过程。

这三十一种文明社会,大半已经死亡,现存的仅基督教,东正教及其支系俄罗斯、伊斯兰、印度、中国及其支系日本与朝鲜。及其他三个滞固文明。

除基督教文明外,其餘都正在解体当中。就连基督教文明,今天也呈现衰退的徵兆。

文化是什麼?文明与文化常常有人不能分清楚,文明常是指国家的建筑、经济与军事的层次,而文化是文学心灵的的描述,语言的表达,哲学的意义..。

另外有人常把文明与文化混合使用,简单来说:文化或文明就是人类求生存、求壮大的工具。

文明若不能接受挑战,文化跟不上时代脚步。国家必然被人超越,或被灭亡而另一个朝代就来取代它,教会也一样若不能接受时代的挑战,很可能教会会关门大吉。

汤恩比的史学思想具有浓厚的歷史哲学味道,他也了解到:一成不变的确定史实并不存在。即使是最為忠实的史料,其中也难免带有各种观点、意见,甚至於偏见。

这也是后现代主义不断否认客观歷史的存在,他们强调大叙事,也强调读者如何去解读那些歷史。

汤恩比认為适度的挑战,不但可以激励被挑战者获得一项较成功的回应,还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可以驱使他们更向前迈进一步,从既有的现状,走向新生的奋斗。

他认為文明社会的结构主要由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所组成,其中“文化”乃是文明社会的精髓。

“文化”是某一个文明社会特有的精神活动。而此精神活动的标誌乃是以宗教信仰為基础的“价值体系”。

因此他指出,真正使各个文明得以形成与发展的生机泉源,乃是宗教信仰,特别是基督教的信仰。

一起思考。国家、社会、教会接受了这样的挑战了吗?当面对这些挑战,学会有正面的回应或只是随波逐流。顺著当代的思想潮流走呢?

应该走在时代的尖端,而不是躲在裡面闭门造车,然后不断高喊要面对挑战而已。

今天要面对许多的挑战,例如:思想的领导、行為的模式、思潮的转化、人际的关係、lún_lǐ道德的建立,都需要重新来面对,不能只有躲在裡面研读,唱诗讚美与祈祷而已,要对世界提出对当代的回应是什麼?

歷史哲学家看一个文明(或曰文化)的价值,不在乎它创造了多少财富和技术,也不在乎佔有了多少土地,和征服了多少民族。

汤恩比从三十一种文明中,擷出精闢的结论是宗教信仰才是能够成為歷史的导航员,能否也把这样的理念放在心裡,不断地去把它发扬光大。

《歷史研究》内容包含26个文明的兴衰史。

与史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相较,史氏决定论-悲观的,汤恩比则用歷史实证推演出一套衰亡公式,其较乐观的。汤氏的歷史公式化,还是使人有种决定论的印象。

白格比指出,汤氏的文明定义不够明确,学说立足於西方文明,明)、耶路撒冷(宗教文明)為代表。

认為高度的理性人文文明,必建立在不平等的社会阶级制度上,有如希腊罗马文明。唯有宗教的文明才是人类社会唯一的解决之道。

提出,中华文明之所以起源於黄河,黄河凶恶,长江仁慈。将中华文明分為二华夏文明上古─汉,远东文明魏晋以降,但最后汤氏承认自己的划分是错误的,体认到中国文明的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农业经济、官僚体系是贯穿整个中国。

忧虑科技的发展,过度的物质文明,而引发的战争、独裁,反对民族主义与资本主义。

坚持西方文明精华在宗教(基督教)不是科学,近代因远离了宗教,使民族主义泛科学物质侵入人类的文明。

人类确实用科技征服了自然,但胜利者是科技而非人类。

期望,政治上出现世界政府,经济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调和,精神要回归於宗教。

汤恩比年事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 时间翼车,匆匆驶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