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军主将慕容恪的中军大帐之中,慕容恪正与部将一起分析敌情,为了更多的了解首山的情况,慕容恪派出了百余名斥候,前往首山之中探查。
很快,派出去的斥候先后返回大营,并将探查到的情况交代了一番,而通过这些斥候的交代,慕容恪对首山的敌军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并对攻陷首山充满了信心。
“将军,首山的敌军缺少御寒的物资,而天气却越发寒冷,这样下去,驻守在山上的敌军一定难以忍受,说不定不用我们出兵,山上的敌军就都会被活活冻死。”一名部将看向慕容恪,正色说道。
“将军,以属下之见,既然首山的敌军缺乏御寒的物资,驻守襄平城的敌军就一定会派遣一支队伍,将御寒的物资送往首山,而我军只需截下这支队伍,并穿上他们的铠甲,便可以赚开襄平城的城门,如此一来,我军可不费吹飞之力的攻下襄平城。”另一名属下,正色说道。
慕容恪闻言,满意的笑了笑,正色道:“赚开城门,果然是妙计,若本将所料不错的话,今夜襄平城的敌军一定会将御寒的物资偷偷送往首山,而我军只需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设伏,便可以轻松的歼灭这支队伍。”
“末将愿意领兵设伏,全歼敌军。”一名部将大声请命道。
慕容恪点头道:“好,你立即率领两千人马,以大雪作掩护悄悄埋伏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等候敌军的通过,记住,一定要做的干净利落。”
“是,将军。”部将应了一声,连忙前去准备。
黄昏的时候,慕容恪麾下的部将,带领两千人马,悄悄的前往襄平城和首山的必经之地,并挖了大量的雪坑,所有的士兵全都埋伏在雪坑之中,在大雪纷飞的气候中,只要不是靠的太近,根本难以发现。
而就在燕军两千人马准备就绪的时候,王午麾下的一支人马也已经准备就绪了,并在襄平城的南门处等待出发的命令。
这支队伍仅有三十名士兵,另外还有两百名牵着骡马的百姓,他们只是负责悄悄的将五千棉衣棉被送往首山,所以,目标越小越好。
“将军,您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临出发之计,校尉看向王午,大声询问。
王午将十套鸣金收兵用的铜锣交给他们,正色道:“这些铜锣你们带着,万一遭到敌军伏击,立即敲响铜锣,如此,本将就会知道你们的情况了。”
“是,将军,末将明白。”校尉说着接下了十套铜锣。
“好了,出发吧!”王午伸手一挥,示意校尉出发。
“咔咔咔……”随着一阵粗糙的门轴转动的声音,襄平城的南门缓缓的打开了,一支两百多人的队伍,借着月色悄悄的离开了襄平城,并向不远处的首山方向奔去,在队伍的最前方是十名负责引路的骑兵,后面跟着两百雇佣的百姓,最后则是负责押送的校尉和麾下的二十名士兵,十套铜锣便由他们负责保管。
漫天的鹅毛大雪下个不停,两百多人的队伍行进的颇为艰难,不过,天气越是恶劣,遭遇敌军拦截的可能性就越小,为此,所有人都对如此恶劣的天气感恩戴德。
不知不觉间,两百余人的队伍便接近了燕国兵马预设的包围圈,并大大咧咧的走了进去,皑皑的白雪覆盖了一切,让这些人连近在咫尺的燕国大军都没有发现,而埋伏在雪坑之中的燕国将士,却早已发现了进入包围圈的敌人。
“杀……”随着燕国将领的一声令下,埋伏在雪坑之中的两千燕国兵马猛的窜了出来,并凶猛的向包围圈内的敌人扑去。
“呃……”随着一阵惨叫,大半的百姓命丧当场。
显然,面对穷凶极恶的燕国兵马,手无寸铁的两百老百姓是毫无反抗之力的,而三十名士兵的力量也极其弱小,根本就无力阻挡两千燕国大军。
“铜锣,快敲响铜锣,走在队伍最后的校尉,大声下令道。
“铛铛铛……铛铛铛……”顿时,队伍最后方的士兵敲响了手中的铜锣,刺耳的铜锣声在夜色之中传播的很快很远。
坐镇襄平城的王午,突然听到铜锣的声音,顿时大吃了一惊,并竖起耳朵继续倾听,不过,仅仅一瞬间的工夫,铜锣的声音就再也听不到了。
这自然是因为,燕国士兵突然杀至并将这些敲锣的士兵全部斩杀的缘故。
“铜锣声,你们听到了没有?”王午看向身旁的几名亲兵,正色问道。
“将军,末将好像听到了三声,之后就再也听不到了。”
“将军,末将只听到一声。”
“将军,末将什么都没有听到。”
几名亲兵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也难怪,不同士兵的听力和注意力是有差别的,所以,听到不同次数的锣声是完全正常的。
此时,王午基本上可以确定,自己刚刚派出的人马,多半是遭受了不测,而这也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至此,他只能奢望驻守首山的将士能够自己度过难关了。
在伏击地点,燕国将领看着被斩杀的两百敌人,陷入了思考,在斩杀这些人马的时候,他听到了刺耳的铜锣声,而这很明显是这支人马为了传达某种信号而发出的,他猜测这锣声是要告诉襄平城的将领,他们被偷袭了,若真的是这样的话,他就很难赚开襄平城的城门了。
“将军,此战我军歼敌两百三十一人,敌军无一漏网,而我军伤亡不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