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半仙文明>第六七一章 让我们荡起双桨
国直接将冥王星也作为补全火星的目标。

可怜的冥王星,先是从第九大行星的宝座上跌落,然后又被帝国看中,当成了建设帝国的一块“砖头”!

遥远的距离不能阻挡人类的目光,缓慢的速度更无法逃避人类的毒手!一身寒冰的冥王星,喷洒着几千米高度的冰泉,在哭泣声中,被人类拖走。长达上万公里的碳纤维绳索。牢牢地套在它的头上,此去无归期!

帝国历73年,海量的飞船从外太阳系排队返回,他们拖拽着冰冷的星球。几乎是泥沙冰冻状态的星球,坠落火星。星球携带者的巨大的能量,让火星彻底融化,然而来自外太空的星球,几乎是含水量近半的天体,让火星不断地沸腾、翻滚、咆哮!

整个火星就像是一个被煮沸的大锅,水汽弥漫,还有因为外星球上有不少冰冻的氮气、来自土卫六泰坦海量的甲烷、火星本身的二氧化碳,让如今的火星简直无法直视!就像是当初的金星一模一样!确切的说,此刻的火星大气层厚度、温度等等。都超过了当年的金星!星球本身携带的能量超乎想象(还记得前面么,一个小小的阿波菲斯携带的能量,就超过了人类一年的发电量还多!)这些能量,不仅仅可以让融化自身,更有很多的剩余。用来加入火星。

这名副其实的火星,也许是天体最后的怒吼、咆哮!

然而帝国的技术如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人工放电技术已经炉火纯青!飞船纵横,半导体纤维如丝如缕笼罩整个火星!

巨大的闪电在火星上空纵横,通过强光、辐射、喷发等等手段,不断而快速的抽取火星本身的能量,伴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水、甲烷等的分解、燃烧,剧烈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在火星上演;每时每刻还有海量的水汽、甲烷等被闪电分解或者是带走、抛射到太空。成为星际中游离的气体……

帝国历75年,一则消息从太空传来,文明号宇宙飞船上,出生了第一个婴儿,据说来自一对军人的夫妻,丈夫名字叫冯云飞、妻子名字叫于琼;作为人类第一个在外太阳系出生的婴儿。为孤独的宇宙飞船带来了一丝欢乐,也为帝国如今繁忙而紧张的气息,带来了一丝新意……

75年,帝国人口已经突破65亿,金星土地面积一共只有1300万平方公里。如今用地已经几乎没有。尤其是帝国的策略,每一个公民都有300平米土地的政策,让帝国如今就算是将沙滩算上,都有些紧张——总要留下一些自然景区的。

76年,地球人口终于突破120亿,前所未有的危机开始笼罩地球;地球开始向金星寻求基因编程技术,想要以此来改造地球的植物,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固定更多的二氧化碳、产生更多的粮食!

帝国历77年,一个崭新的火星出现在所有人面前。然而,事情却让帝国和公民们有些尴尬!因为外太空的星球,几乎都是水占据一半的质量,导致的情况就是:现在的火星,竟然是一个水的世界!是的,连一个岛屿都没有!!!据说太阳系成型初期,因为水和气体等,相比于岩石、金属熔点低,导致水、气体被优先蒸发、抛离到太阳系外围;因此现在从外太阳系俘获的天体,几乎都是冰冻的世界!“水”的一塌糊涂……而这些水,如今被人类又带了回来,投放到了火星上……

虽然经过帝国的改造,如今的火星重力、大气等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甚至投放了海量的海洋生命,还有帝国的植物岛技术等等,让火星如今看起来绿油油一片,真的是碧海蓝天、浪翻白云……

然而,水实在是有些多了!而且,因为民间真的是热情如火,拖拽的星球多了那么一点——结果导致火星的质量还是有那么一点超标的。而超标的,当然几乎全都是水!

除此之外,火星的环境还有一点特殊,因为火星距离太阳终究是有些远,接收的阳光偏少;现在还好,因为碰撞的余热还没有散尽,在火星赤道地区水温最多可达到40多度。但因为距离太阳偏远,以至于火星南北维度60度以后,终年冰封。而现在,随着余热的消散,火星的温度正在逐渐降低、南北冰盖正在蔓延——这异样的大陆,虽然新奇,但是适合旅游观光却不适合居住。

当然,光照不用担心,帝国的技术足以从金星轨道上,用反光镜折射阳光,补充火星的光照。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今的火星已经成为“水星”了,整个星球唯一的陆地竟然还是南北极的冰盖!

不过终究是改造成功了,没有陆地,我们可以建造漂浮的巨型人工岛、或者是船舶!

“让我们荡起双桨……”

悠然的歌声,从新的火星上荡漾开来。第一波移民,足有30亿人口,这里面有20亿来自帝国,还有10亿来自地球。但是现在他们都属于帝国的子民。张承业临时出任火星的总督,顺带监视火星的环境和技术改造。

一片片特殊的高强度泡沫塑料、金属复合板被制成一个个上百平方公里的岛屿,漂浮在火星的海面上,人们就生存在这巨大的“人工岛”上。

“干杯!”一个足有一万平方公里的岛屿上,由一百个小岛屿拼接的巨大人工岛上,帝国的军人和奋斗了十多年的公民们共同欢呼。

“干杯!”张承业笑的很灿烂。身边跟着一个小男孩,只有六七岁的样子,却虎头虎脑的,眼睛非常明亮。这小家伙,竟然是张承业的弟弟,张敬元和风雪


状态提示:第六七一章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