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官员读完这封信后,冷汗淋漓,朝中的汉臣们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更有甚者,有的被气得晕过去了。而满臣们表情就复杂了,既为在云南出现这样的反贼而担心,又担心皇上震怒,还有多少带着对汉臣的鄙视——在他们心里汉人就是狗骨头,这一点反贼却没有说错。
康熙心中大怒,玉尧的信他是怕有毒,所以让礼部官员读信,而且他还以为是战书,为了刺激一下群臣,让他们同仇敌忾,请命抗敌。但是没有想到是这样的政治毒/药,听着是针对汉臣的信,实际上她阴险之极,这是要斧底抽薪呀!
康熙现在不敢让人再读另一封信-《致伪清奴酋金玄烨书》。金玄烨就是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其实就是“金”的意思。玉尧以革命军的头领身份,不愿用满语,就写成金玄烨。
康熙道:“好了!此后,不论满臣还是汉臣,不得议论此信!”
康熙虽然失策,但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误的。这是对方一招阳谋离间之计,如此,令清廷满汉离心。并且,不得不承认,其实虽然在朝廷满臣压着汉臣,但是能干的人还是汉臣为多。有这样的一封信,汉人哪里会不三思一下?这群反贼可不是读书人投降了就可以继续让他们在新朝廷当官的,而是要清算你当汉奸的历史的,没有为他们立功就是贱民。反贼有拿下云贵之威,他们哪里能不掂量?还能尽心尽力为大清吗?这会刺激着大大小小的汉臣背地里为留后路都去为兴华党偷偷开点方便之门。——万一大清亡了呢?对国士是三顾茅庐才好,对狗骨头威胁确实比礼遇拉拢有效得多。
而满臣则更加看不起汉臣,一方面更加怀疑防备汉臣,怕他们是兴华党的卧底。如此,整个朝廷的运作效率就更低了。
廷议来廷议去,康熙还是令川陕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兵分三路,如三把利剑,剑插云贵,赶快镇压逆贼。
康熙回到南书房后,又招来太子等数字军团,包括所谓的四、八、九、十,十三、十四被贼所掳数年也找不回来,康熙早当他们已经死了,接受这个事实。
康熙喝退诸人,让太子读那封《至伪清奴酋金玄烨书》。
太子小心肝也吓得不轻,拆开信来,见那一手好字,他也没有心情欣赏了。
“金玄烨:面对你,就我本人来说,心情是复杂的。你八岁登基,至今已四十多年,也算是有些功勋的。你虽是奴酋,在当世来说志向还算远大,除了虚伪下流好色**了一点,也算是英雄。你是奴酋,但你的汉文化功底比普通的汉人都深厚,你是奴酋,但你身上有一半汉人的血,四分之一蒙古人的血,四分之一通古斯女真人的血。汉人是华夏人,蒙古人是匈奴后裔,匈奴是夏朝遗民,所以也是华夏人。那么,若从文化学识和血统上,你岂不是我华夏人?可惜,你不是我华夏的皇帝,你没有唐太宗的胸怀,没有身为华夏大帝的觉悟。你只是一个守着满清小朝廷守着那少部分满人旗人的利益不会爱及天下百姓的奴酋。一个华夏皇帝,应该为整个华夏民族的奋斗,不分汉、满、蒙、藏,各族平等共进,为整个华夏民族发展争取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间。这样的皇帝,我会忠于他,不管他是满是汉是蒙,因为他就是我们大华夏的皇帝。宋太/祖能陈桥兵变称帝是因为他代表着他手下的利益,所以他的手下拥护他,你仅仅代表着旗人的利益,所以,身为汉人的我不会拥护你,而那些南方少数民族和客家人,也不会拥护你,天下百姓会不会拥护你,呵呵,你看着吧……”
康熙以为这封信也会是如《致百官书》一样的骂人讽刺,所以只叫自己的儿子来听,激励他们,当然,他不会承认他怕信有毒,自己不敢看,让他不太满意的太子来读。听到这里,他不由得有些出神。
太子又接着读:“李自成杀进北京,成就他们一群农民军的狂欢,他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可笑的贼匪,满人杀进中原,也是成就了满人旗人的一场狂欢,只不过,你们运气好一点当时天下没有一帮势力打得过,而满清的狂欢的方法比李闯聪明一点,就是满清所谓的‘祖制’。但是匪就是匪,满清和李闯没有什么区别。天下既然没有华夏之王,那么我们自己来吧。金玄烨,你就好好的接招吧,希望你身体好一点,在我们打进北京城时,你还活着。我对你没有私怨,也没有像对那些汉臣一样的鄙夷,毕竟你血统和文化上虽然更是我们华夏人,但你生下来就是满清皇子,我们只是理想立场不同而已。不过,身为一个少年女子,我个人可否对你提一个请求。请别再老不羞的睡那些可以当你女儿孙女的少女了!我身为一个少女,要是有一个可以当我爹当我爷的脸上长麻子的如公狗一般睡过无数女人的矮丑下流好色脏老头要睡我,我隔夜饭都要吐出来。将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