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让人沮丧的电影,虽然是ding,但就连ding都让人不happy,”他嘀嘀咕咕地无声抱怨着,翻身骑上了自行车,缓缓地踩动了起来,漫无目的地浏览着熟悉的风景,仿佛这些橱窗重新陌生了起来,“我真不喜欢这种电影,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让你再一次不得不告诉自己,你必须做出改变,你永远都不能放弃……如果是烂俗的励志片倒无所谓了,那种廉价的温情只能骗骗傻蛋,但正因为它并不是……”
和看完自己挚爱的邪典影片不同,查尔斯并没有太多的兴奋感,反而有些恍恍惚惚的,像是一时间还无法从剧情里走出来,他一边骑着车,一边摇了摇头,无声地叹了口气,“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和《第五个莎莉》比,《迈克尔.克莱顿》的内涵的确要深刻得多,奥斯卡那群老顽固不喜欢《第五个莎莉》也是有理由的,比较起来,《迈克尔.克莱顿》是真的在关心,而《第五个莎莉》只是想说一个很酷的故事……”
他在心里记下了一条待办事项:回去以后,上flix去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电影推荐,虽然说以前从不喜欢这类型的电影,但《迈克尔.克莱顿》改变了他的看法,也许,这些传统经典电影并不是没有存在的价值。
“这简直是太无聊的电影了。”在纽约街头,宝拉正冲她的新男友埋怨着刚才虚度的两小时,“珍妮弗在里面太难看了,她显得好苍老——天啊,难道这才是她的真面目?可怕极了,我在电影院里从没有这么坐立不安过。”
她的新男友恰好爱好电影,他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粉丝,想要最快时间内看到点映的心情不比珍妮弗的粉丝低到哪儿去,所以很早就搞到了电影票,和号称也相当喜欢珍妮弗的女友一起观赏,他和女友的意见有些不一致,“是部好电影,难怪影评人一致盛赞,各方面都有亮点,和《谍影重重》系列比,也许少了几分悬念,但却更有深度。”
被宝拉瞪了一眼,他举起手,笑着投降地不谈论《谍影重重》了——宝拉也不喜欢这部电影,“说说中饭吧,我们去吃些什么呢?”
“唔,难怪影评人评分度到现在都维持在95左右,这部片的确是各方面都很平衡的好电影。”独立博客影评人乔尔双手插袋,不疾不徐地从西雅图的放映厅里踱了出来,“威尼斯还算是有眼光,这部片比《我不在那儿》要更平和,演员表现也更有亮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论是从导演的技法、演员的表演还是立意来说,都没有明显的缺陷,相反却很有亮点。尤其是珍妮弗.杰弗森,她总算是证明了自己,《第五个莎莉》里,她的表演其实还是偶有青涩痕迹,尤其是几个人格之间的衔接,处理得过分戏剧化了,但她的凯伦完全是浑然天成,考虑到她和凯伦之间的反差,这体现了很深的功力啊。可惜了,如果把这部电影移到05年,那么她拿影后争议会小很多。她在这部里的表现也更该得到奖项肯定,今年的话,估计是只能陪跑了。”
“珍妮弗肯定也考虑到了这点,难道她真的因为自己拿不到影后,索性就放弃公关了吗?”他的思绪开始偏转向业界动向了,“太可惜了,这真的是部质量很好的影片,珍妮弗应该出面宣传的,她怎么都是主演和主要制作人啊,在片头,她的名字甚至在西德尼前面,如果《迈克尔.克莱顿》能拿到最佳影片的话,对她也有很大的好处,可按照现在的宣传趋势,说不定连奥提都拿不到啊……”
由于爱好电影,也热衷业界八卦,乔尔入了这行,他一直以冷静客观自诩,对于演员没有偏好性立场,只是冷静地从各方局势来分析着今年的奥斯卡前景:马上就是12月了,所有奥系影片都开始发力自我宣传,《迈克尔.克莱顿》却一直极为安静,几乎没有参加任何宣传活动,好像连一个奥斯卡提名都不屑要。而今年和06年奥斯卡的局势又完全不同了,今年算是佳片年,《伊丽莎白:黄金时代》、《玫瑰人生》、《血色将至》、《我不在那儿》、《老无所依》、《决战以拉谷》都极有竞争力,而且也都很有野心,除了《血色将至》还是无法请出丹尼尔以外,其余的主演都在忙着宣传自己和影片呢,《迈克尔.克莱顿》如果不是在威尼斯拿了两个奖,可能真的是连奥提都完全没戏了。即使是威尼斯拿了奖,可由于《血色将至》未必希望丹尼尔有两个男主角提名,分散选票,珍妮弗又刚拿过两个奥斯卡,再者《迈克尔.克莱顿》并非拿的威尼斯最佳影片——总之,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剧组还毫无动静,只能说是心态特殊了,反正同行们的确是不能理解的。
“不过,影评人的评价倒是很高。”回到家里以后,乔尔打开了影评汇总网站,翻阅了一下《迈克尔.克莱顿》的新增影评,“全是狂赞,看起来今年的前哨奖上,《迈克尔.克莱顿》得大出风头了——但不知道珍妮弗会不会回国出席颁奖典礼,这几个月她几乎完全从人们眼中消失了,简直是史上最低调的威尼斯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