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恐怖悬疑>三国之献帝崛起>第二十六章丨别有所图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王粲与士孙萌虽然说动了王端,让王斌以外戚之尊劝皇帝出面解救蔡邕,但谨慎的士孙萌还是觉得不保险。于是两人约定,由士孙萌继续联络皇帝近来亲信的臣子,冀图这些人能给皇帝施加影响,而王粲则驾车前往蔡府,向如今蔡府的当家人、蔡邕的从弟蔡谷告知现况。

蔡谷孑然白衣,虽然其从兄蔡邕颇受董卓信重,但为了避祸避嫌,他从未为自己讨过官身,在府中终日读书不问世事,德行被人称赞。王允对他也没有恶感,蔡邕入狱没有牵连到蔡谷,反倒让蔡谷能更从容的联络各方。

王粲被延请入府,此时府中另有一人在等候,王粲见了,旋即向此人行拜大礼:“见过赵侍中,一切皆如公所言,我等未能见到北军中候,其子王端虽有主见,但能否说动其父实难预料,我不得不请教赵公下一步该如何?”

此人是侍中、江南亭侯赵温,是前将军、郫侯赵谦的弟弟,赵谦此人曾与王允在董卓的支持下同列三公,又有独自领军出击白波黄巾的经历,掌握家乡蜀地招募来的数千叟兵,深得董卓信任。

董卓死后,王允让吕布收束京兆各路军队,除了皇甫嵩原属旧部,徐荣依附皇帝没动以外,唯独没有理会赵谦手下的叟兵,导致这支军队成为了京兆地方上独立性很强却被人忽视的军事力量。

赵谦能屈能伸,董卓就戮,他虽然不满,但这只是不满于王允将他置之事外,刻意将刺董这么重要的事瞒着他。

这不仅是不信任,更是出于王允对赵谦的忌惮。不然以他当年敢于诛杀董卓所爱的车师王子以及遣击白波贼有功的威名,在诛董之后,与王允分庭抗礼甚至是凌驾朝臣之上也不是难事。

但王允偏偏让众人谋划时忽视掉了赵谦,宁可选择同乡吕布做军中外援也不肯选择赵谦。这让赵谦万分恼怒,气急攻心,竟生出了病,这些天索性闭门不出,静观其变。

赵温知道兄长气愤不平,于是自告奋勇,与其谋划了这一场营救蔡邕的好戏来。能不能救出蔡邕并不在两人的算计之内,只要王允坚持在这个事上与朝臣发生决裂,就已经达到赵氏兄弟的意图了。

王粲等人尚不自知,还将赵温视作恩人,待各自坐定,王粲将近日所得知的消息一一相告,如马日磾代蔡邕上呈罪疏被王允驳回、自己依从赵温之计轻车前往王斌府上却只被其子接待的消息简单的告诉给蔡谷与赵温。

蔡谷才智拙浅,面露忧色,王允就连太尉马日磾的面子也不给,可见蔡邕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赵温却面带从容,不紧不慢的说道:“事情倒还有所转机。”

蔡谷宛如溺水者抓到救命稻草,忙道:“敢问计将安出?”

赵温反问:“听闻蔡公有二女,长女昭姬适河东卫氏,如今休宁在老家;而次女贞姬颇受蔡公怜爱,不知可在府中?”

“是、是。兄女尚在府中,由内人照料,得知其父有难,这孩子茶饭不思,日夜垂泣,谁见了都觉得可怜。”

“善!此女可谓纯孝,不愧是蔡公之女。”赵温抚掌道:“我近日照料家兄,未能常随帝侧,但也曾闻陛下追怀后族勋臣余烈。王斌不显德名,却以官爵厚之,足以见陛下仁孝。是故可让贞姬伏阙上书,将蔡公冤情上达天子,让陛下仲裁。”

见王粲与蔡谷皆露犹疑之色,赵温左右环顾,笑道:“天子虽幼,却非寻常蒙童,且看这几日收服徐荣、整顿北军,又岂是一个稚子能做出来的?”

王粲近日在太尉马日磾府上为蔡邕奔走,对当今朝局颇为了解,知道皇帝种种不凡的行迹,也知道皇帝与王允僵硬的君臣关系:“确实如此,王司徒性格刚愎固执,执掌大权,又听不进旁人善言,唯有陛下才能纠正他的决议。除此之外,别无他想,朝中更无一人可以阻止司徒。”

“缇萦救父的典故我虽然听过,却从没有想到过这个法子。若是能让兄女上书陛下自然可行,但王司徒总摄朝政,各类奏疏皆收归中台,陛下不能全览,又如何得见呢?”蔡谷忧心的提出了疑问。

“老夫提议让蔡公之女伏阙上书,岂是让陛下知道蔡公之冤?非也。”赵温不得不剖析原委;“蔡公之冤,陛下若是有心相助,便是不知也知;若是无心助之,那便是知也不知。如今陛下要大有作为,又与司徒君臣失和,司徒为人虽然施政过于刚正,但处事遵循礼法,毫不暴虐,陛下想要立威,非得有一个契机不可。而伏阙上书,正是再好不过的一个理由。”

赵温指点道:“如今王司徒亲党把控朝野,若是前往宫门上书,不知要何时会送到陛下面前,更不要说可能会被尚书台截下。只有让贞姬写好奏疏,由我携带入宫,转递陛下,才得万无一失。”

臣子私下奏陈是一个极为特殊,又不失为简捷的法子。但若是径直绕过尚书台给皇帝奏疏,这是不合规矩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尚书们的嫉恨。

赵温能不顾全自身,衷心为蔡邕打算,这让蔡谷备受感动:“不必如此!我知道王生与尚书令家儿郎交好,若是让贞姬上书陛前,大可请尚书令代奏,尚书令深得帝心,又与北军中候王斌交好,由他代奏,正是一举两得。”

赵温未料到迟钝的蔡谷会想到这一点,眉头一扬,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丨别有所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