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198年,十二月中旬刘泰没有追究象林郡的屠杀事件,这是出了任何人的预料的。不过刘泰也同时下令,象林郡内遭到天赐军捕获的荆南将士,查证之后,凡是参与过劫掠事件的,不论任何人,一律处以极刑!
极刑的内容页很简单,凌迟处死!
要知道,在北疆的刑罚中,凌迟是从未有过的,当然,早期的时候为了惩罚不法官员,有过几次凌迟的案例,但总的来说,凌迟这种刑罚在北疆非常少使用。
尤其是在刘泰一再亲自修改刑罚的情况下,最严酷的刑罚也就是斩首或者终生监禁,而终生监禁也就等于做一辈子的苦工,比之斩首更让人畏惧,所以这两个刑罚并列北疆诸法之首。
由此可以看出,刘泰并不喜欢使用太过残酷的刑罚。在这乱世之中,古人倡导严法治世,而刘泰则认为,过于残酷的刑罚,反倒会引起百姓的普遍反抗意思,不利于统治阶层,到最后甚至落得个秦朝的结果,刘泰自然不愿意。
其实对象林郡等地发生的事件,刘泰并不是不想追究,而是因为孙坚已经退入了天西之地,刘泰实在不愿意再耗费过多的钱粮继续征伐。要知道,就在不久前等同于北疆丞相的荀彧亲自给刘泰送来了一道奏折。
形式比想象中的严峻!
因过长的补给线,导致北疆府库严重亏空,此刻之所以还能支持前线的战役,完全是从刘泰的私人府库调动钱粮,若再继续下去,待得刘泰私人府库的钱粮用完之时,那前线的情况就堪忧了。
原本在预算中,北疆府库的钱粮完全能支持到公元200年,可不成想中途出现了非常大的差错,那就是过于自以为是的认为诸侯治下的百姓,即使没有得到天赐军的资助,依然能支持到来年秋收。
可想而知事实是如何了。
自江东开始,救援百姓于水火之中,就成了北疆最大的负担,可以说,为百姓送去的钱粮,超过了天赐军本部粮草的数倍以上,甚至其中还克扣了不少天赐军将士们的粮饷。
但就是如此,还不够,其实若刘泰推迟南下交州的时间,还能让北疆缓过气来,可刘泰太急了,根本不愿意给孙坚一点准备的时间,如此一来,早就雪上加霜的北疆,如何能支付得起天文数字的钱粮资助百姓?
交州人口不多,但整个州加起来,二三十万户总是有的,其中一些隐藏在山林中的百姓还未被算入。可二三十万户百姓有多少人口了?就以最简单的来算,一家三口到五口左右,起码也将近百万了吧?
最要北疆吃力的并不是交州的百万百姓,而是交州这百万百姓所在的地点太过分散了。若集中起来,北疆勉强还能支持得住,可若分散,不但要浪费数倍的粮食和人力,其中优先还要保证前线粮草的到位,远在华城的荀彧,调度起来何其艰难?
其实早先刘泰等人考虑过情况会比想象中的更加恶劣,但不成想会恶劣到如此程度。不过好在的是,刘泰私人府库中的钱粮,勉强还能支撑得住前线的开销,但想要继续下去,明显是不可能了。
所以刘泰只能退,若不退,必将会引起一系列情况的恶化。刘泰不想看到这种局面,所以在对待象林郡的问题上,也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的话,以刘泰的脾气,怎么可能绕过孙氏?
试问,这其中若没有孙坚的默认,荆南将士们敢如此作为吗?刘泰不相信!所以说若想追究到底,双方之间必然还要经历数次大战,刘泰不想打了,真的累了,就算要打也不会是现在,所以,刘泰只能忍住怒火。
不过孙坚如此作为,却为孙氏未来的毁灭埋下了伏笔,这一点是谁都想不到的,这种劫掠的小事,在刘泰看来不可忍受,但对汉末诸侯来说,恰恰是最正常的事情。试想,双方都是敌人,一方输掉了领土,总会有点不甘心的吧?
而不甘心之下,自然想要拿回点利息,但因情况的不同,所以孙坚选择了劫掠,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孙坚没想到的是,就是因为这种对劫掠的放纵,倒是让刘泰真正的记恨在心了。
华夏198年,十二月二十曰。
刘泰下旨三军回师华城。
其中赵云因有罪在身,被刘泰留在了交州,指挥驻扎在交州的十万天赐军,时刻防备天西孙氏有可能的反扑。其实这段时间来,赵云削侯的遭遇,反而得到了天赐军大部分将领的同情与善意,如此一来,到为未来赵云上位铺好了路,这一点确实让人有点意外了。
而此次刘泰回转华城,必然要面对称帝事宜,身为刘泰最看重的大将,到时赵云自然就会被召回华城,待在交州的事件自然也就不会久了。其实刘泰对赵云的一系列手段,根本说不上严厉的处罚,只是弄混他人的视线,让赵云脱离泥潭罢了。
华夏198年,十二月二十五曰退入天西的孙坚,正式宣布对刘泰称臣,并且将一系列的需要的措施全部准备完毕上交归途中的刘泰手中。而刘泰并没有因象林郡的事件过多为难孙坚,允了孙坚的请求,并且将孙坚的爵位也加封到等同于孙策的万户侯,至于原本的镇军大将军之位理所当然的被取消了。
当然,取消之后,刘泰依然要给孙坚安排官职,毕竟如今的孙氏已经退出中土,应该算得上外藩了,刘泰理应安抚一番,而且天西方面,还需要孙坚为大汉开疆扩土呢,刘泰又怎能轻易破坏双方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