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汉骑在马上细细的观察着汉军,汉军的人数并不多,不过士气十分旺盛,阵势也井井有条。此次迎战的主将还是薛冰,不过这支汉军的一切都有了一丝不同,从阵型到士兵,还有那个有些捉摸不透的薛冰。
是的,现在的薛冰已经有些捉摸不透了,薛冰的气势开始内敛。原来的薛冰,离着好远就能感觉到薛冰强大的实力,一个强者。如今的薛冰有了些变化,那就是即使你知道眼前这个男子有很强大的实力,却找不到他到底在哪里强大,同样的也找不到他的弱点。
薛冰变得陌生,平汉不了解薛冰,所以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先投石问路的试探了一下。也幸亏平汉试探了,因为此时的薛冰已经成为一个初窥门径的统帅。黄巾军与汉军的瞬间的交锋,平汉就发现哪里有些不对劲。
平汉的阵型被打开了。是的,打开。汉军在薛冰的指挥下犹如一个锥子向黄巾军刺去,平汉军中线瞬间崩溃,平汉的阵型就如同双开门一样打开了。黄巾军被薛冰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平汉迅速指挥士兵围拢。
在平汉眼中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进攻方式,当锥子深深楔入阵中,薛冰就出不去了。的确如此,平汉让两翼收拢,黄巾军的两翼如同翅膀一样包围了薛冰的锥子。汉军退无可退,而且即将面临着平汉的两面夹击。
平汉果然不是一般的黄巾渠帅,要知道薛冰的这一招在整个陈留郡可是战无不胜的。薛冰在陈留郡的得到了磨练,在放弃了于禁风格的统帅后,便学习了一种新的风格。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风格,而是一种方法,一种策略。
锥形阵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就已经受到孙膑的重视,并将其列为十阵之一。薛冰在陈留郡和黄巾军交战时,几乎是刚刚交锋就将黄巾军击溃,就算有个别挺住一时,也随着局部形势失利而败退。如今薛冰虽然打了平汉一个措手不及,不过平汉非但没有撤退,反而进军包围了薛冰。
然而薛冰这块肥肉虽然到了平汉嘴里,却并不一定能吞得下去,只因为这块肥肉附在一个硬骨头上。薛冰在中线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两翼的士兵却遭到围堵,局面看上去是平分秋色,可平汉心里却十分担忧。
因为薛冰突击的中军,正是一个阵型的指挥中心。锥子的最前端已经到达平汉的眼前,而且平汉眼前的士兵看上去支撑不了多久。“还真快呀,现在你们就停在这里吧。”平汉向后招了招手。
平汉的身后正是平汉的王牌――黄巾精锐。平汉一声令下,这些黄巾精锐换下了原先的黄巾军。锥形阵的优点就是将最大的力量集中在中军前锋,给以敌军最大的冲击。平汉试图要将这个锥子磨平,黄巾精锐的存在,终于让气势汹汹的汉军停下了脚步。
双方进入了拉锯战,这是薛冰最不愿意看到的。被包围的汉军和黄巾军是不能拼消耗的,锥形阵除了中军外都不乐观,即使是中军也停下脚步了。平汉是一位不可轻视的统帅,当第一眼看到薛冰的锥形阵时,就在心里迅速制定好了方案。
对付锥形阵的方式有很多种,平汉选择了最容易的,那就是破坏锥形阵的两翼。平汉虽然一开始被打的措手不及,可是平汉是冷静的,平汉没有将两翼的士兵聚到中军。那是最错误的方式,也是陈留郡黄巾军犯了多次的错误。
两军对战的时候,如果一方猛烈的进攻,另一方往往习惯性的防守。这也是锥形阵的强大之处,薛冰一开始就确立了进攻,而且获得一些成果。而敌人则会习惯性的防守,你将精锐都集中在中军,那我就将两翼的士兵召回中军。如此一来就上了锥形阵的当了,当敌人两翼士兵都召回中军,锥形阵的两翼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锥形阵最可怕的其实是两翼,因为中军的冲击力除非将敌军统帅擒杀,顶多是冲开敌军的阵型。平汉明白这些,所以控制了汉军的两翼,更重要的是平汉的自信,平汉相信自己能够挡住中军的冲锋。黄巾精锐不是随便叫的,至少不是薛冰中军能够突破的。
渐渐的黄巾军占上了一丝上风,而且照这样发展下去,汉军必然败退。薛冰面无表情,眼前的这一切他早已想到,在平汉手中的黄巾精锐虽然不如在波才手中那么又威胁。但是平汉选择用黄巾精锐防守,汉军依旧面临威胁。
“你们需要一场战争的洗礼,你们也需要一场战争来扬名,冲锋吧,血龙营。”薛冰似乎在自言自语。下一刻几百士兵从薛冰身后列阵向前冲锋,这是薛冰的血龙营。
在上一次和波才交手后,薛冰就对黄巾精锐格外专注,虽然精锐不能去正面拼杀,但是有时候却会对整个战局产生重要的影响。皇甫嵩是不需要精锐的,或者说在皇甫嵩手下的士兵都是精锐。
皇甫嵩在战场中通过激励能使士兵超常发挥,然而很多人是做不到这种地步的。所以田宴有精兵营,孙策有精卫营,黄巾军也有精锐,他们需要准备好这一道王牌,在重要的时候发出决定性的一击。
其实汉军的精锐一直在薛冰身边,薛冰一开始是一位先锋,在他身边的那些士兵,都能称得上皇甫嵩的精锐。薛冰被任命统帅后,便将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勇士挑选出来,这就是血龙营的基础。
然而光有基础是不行的,不过幸运的汉军此时的统帅是薛冰的父亲。这是一个极其大的便利,精锐可不是嘴上说说,然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