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重生之征战三国>1160.第1160章 :悬崖边缘

张颌的一次夜袭使得曹操开始头疼,实际上曹军的伤亡不过数千而已,张颌也付出了同等的代价,但张颌的目的却达到了,有一部分外围的曹军无处居住,在天寒地冻下苦苦坚持,而另外的人也睡不安稳,唯恐在此遭遇袭击,毕竟张凡是多次袭营的鼻祖,难保张颌不会先行麻痹之事,而后大军来袭。

曹操在此加派哨探前往外围巡查,可是张颌却并未走远,令大部骑兵先行撤退,自己和高览领着数百人马活跃于外围,将这些出营的哨探一个个猎杀,这等于是拔掉了曹操的眼线,使得曹操两眼一抹黑,分不清张颌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只能严密戒备,防患于未然。

其实曹操也是无奈,张颌就那么点人马,而且都是骑兵,难以全部歼灭,真要出击将消耗大军太多精力,明天的攻城战将更加艰难,而不出去又要时刻戒备,同样耗损人力,不过相对来说不出去更好一些,反正只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张颌不可能真的取得战果,另外一些人可以休息,恢复精神体力等。

可以说张颌此战的目的完全达到了,一点点的削弱也是削弱,他的策略取得成功,使得曹军难以发挥出全力,守城就变得更加容易,而只要再守两三日,冀州的援军必然会到达,那时候便可不惧曹****。

第二日一早,曹操便尽起大军,第一时间赶往了东阿,可惜东阿确实已经人去楼空,连个鬼影都见不到,曹操耗费无数人命,虽然成功夺得东阿,可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自己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了,无力感油然而生,张颌退的太果断,让曹操一拳打在空处,这是最难受的。

曹军来到东阿,看到遍地的友军尸体无人收敛,在寒风中早已僵硬,不由生出许多同病相怜的感觉,士气又是为之一滞,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眼前的一座城看起来唾手可得,那为什么要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值得么?

士卒们没有曹操等的心智,不明白其中的关键,再加上昨夜休息不好,此时显得有些萎靡,曹操见状眉头一皱,策马踏前一步,拔出了他的神箭“天下”,朝天一指:“如今我们已经到了危机关头,然而冀州军也不好过,张颌不战而退,显然已经胆寒,只需乘胜追击,我们就能将冀州军赶出我们的家园,如此这些忠魂才不至于枉死!众将士听我号令,目标济南!”

“这将是最后一战,胜则肃清青州,将冀州军赶回老家,败则万劫不复,所有的死亡都成为白费,忠魂泣血,天地同悲!”

“我欲战,你们呢?你们可愿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可愿为这天下一战?”

不得不说曹操激励人心的手段还是很强的,曹军士卒眼里冒出了狂热的光,同时举起手中兵刃:“战!战!战!”

终于找回了一点士气,曹操不敢怠慢,立即领军往济南而去,济南的城防比东阿还要高一级,是巨城级别,城高墙厚,很是难攻,而且城内有冀州守军十余万,大将张颌,高顺,鲍信共同率领,只要不出城野战,这样的实力堪称恐怖。

曹军是精锐,但攻城战中守军占据地利,无形中将这一点削弱,拉到平衡状态,而且只要舍得下本钱压制,夏侯惇和曹仁也难以靠近,无法造成威胁,这是极为有利的条件,曹操想要破城恐怕并非那么简单。

可是曹操已经没有退路,现在想要赶回兖州是不可能的了,现在他唯有把握住青州战局,希望一切都如愿吧。

没有任何废话,攻城战继续爆发,曹操已经是孤注一掷,一出手便是全力,数十架投石车被拉了出来,士卒冲锋,将领前突,给济南守军带来巨大压力。

鲍信负责镇守在此,他的武力不算太强,谋略却是不弱,有他在此,张颌可以完全放开手脚,奔走于四面城墙之上,但凡有人敢登城皆是一枪扫出,摧枯拉朽。

其实只要不是出城野战,冀州军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夏侯惇和曹仁的武力难以发挥,曹军虽然勇猛,但一时之间也无计可施,这是一场消耗战,就看谁能够撑到最后。

大战惨烈,鲜血横飞,到处都是硝烟弥漫,巨石飞舞,曹操终究是没能攻下城池,只能是退回东阿,等待明日再战。

“一天又过去了,总感觉有一把尖刀悬在头顶,时刻会落下!”曹操显得有些焦躁,冀州军太顽强,没有任何可趁之机,照这样下去济南至少可以守三天以上,以徐庶的智谋,怎么也可以让冀州军渡河而来,那时候曹操将再没有机会。

“主公勿优,现在毕竟是我们占取主动,风云乱若不派人进取兖州,则青州方面完全没有顾虑,可以展开鏖战,而他若真让人进取,以有心算无心之下,于禁将军必不辱使命,总体形势还是可以的,只是没有那么随心而已!”荀攸安慰。

虽说如此,曹操心头始终难定,他清楚知道,如果张凡真的有心对兖州做些什么,自然不可能单单指望陶谦,周瑜的江东军肯定会援手,而周瑜此人智计绝伦,此前的一战虽被压制,但也足以让曹操心惊,他真的害怕于禁会失手,这对他来说是灭顶之灾。

两面开战还是有些太勉强了,曹军的兵力满打满算也就六十多万,青州有四十万人马,兖州只有二十万,这二十万人承载的压力是极大的,绝不容许失败,不过好在己方是将计就计,敌军很有可能中计,所以那里的胜算才是最大的,若兖州能够取得胜利,青州方面的攻


状态提示:1160.第1160章 :悬崖边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