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重兴大宋>第六十一章 :割地赔款

由于大宋帝国和浦甘王国的介入,德里苏丹国的军队一下子被联军打的措手不及而节节败退,本来是想在萨德基拉想要以骑兵的机动优势对联军展开决战,结果由于不了解宋军火炮威力一下子被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德里苏丹国的三十万军队经过这一战和后来的连战连败后元气大伤,士气低落见到联军根本就没有抵抗的勇气,见到联军直接扔下武器掉头就跑,联军一路像赶鸭子一样由东向西一路跟在德里苏丹国的溃兵直接杀入德里苏丹国境内)

德里苏丹国可汗菲鲁兹。卡尔吉得到战败的消息后联军已经攻进德里苏丹国境内,战线被不断的向印度半岛内陆推进,一路上联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般的把德里苏丹军打得落花流水接着加尔各答、金德纳格尔、那伯德维普和巴哈兰步尔一线全部落入联军手里。

菲鲁兹?卡尔吉知道自己这次决定算是捅了大篓子了如果再不调集军队守住内陆战线联军还会继续向西推进搞不好把印度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全部赶下阿拉伯海,权衡一番后没办法只得调动自己的老底德里近卫骑兵团十万人赶赴瓦拉纳西一线阻挡联军攻势。

联军参谋们自然知道德里苏丹国的阿拉伯骑兵厉害,战场上虽然遇到也战胜了一些阿拉伯骑兵但是这些人应该还不是德里苏丹国的精锐所以在追击的路上并没有大踏步前进而是依靠宋国海军力量的保护顺着博多河西进直接进入印度恒河流域,恒河沿岸的格迪哈尔,巴特那,伦布拉和阿拉等城的防守根本就抵挡不住联军的进攻很快都被联军顺利拿下,兵锋直指印度东部最后的重镇瓦拉纳西城。

菲鲁兹?卡尔吉的德里近卫骑兵团抵达瓦拉纳西城后就开始做好决战准备,这个时候菲鲁兹?卡尔吉就知道自己手下骑兵的劣势了,如果是进攻作战这些骑兵无疑将会是最厉害的尖刀,不过目前确实处于战略防御,面对强大的敌人他这十万骑兵送出去真不好说能有什么好的结局。

骑兵的优点就在于机动性自然不能龟缩在城内防守,在联军还没有抵达之前菲鲁兹?卡尔吉便派出人手清理瓦拉纳西城东部大片区域为骑兵作战创造出完美的战场,他的一举一动都联军自然也是知道的,联军距离瓦拉纳西城还有一百里的路程时停了下来,然后就开始做战前补给。宋军战舰上的武器弹药消耗巨大便开始从等待后方运送补给。

联军的停滞不前从原来进攻态势直接转入就地防守使得菲鲁兹?卡尔吉的要在瓦拉纳西城决战的意图被破坏了,显然敌人已经察觉到菲鲁兹?卡尔吉的用意就是不在他指定的地区决战。如果让德里近卫骑兵团脱离瓦拉纳西城的保护直接前出和敌军决战似乎超出了德里近卫骑兵团的作战能力,一系列因素使得菲鲁兹?卡尔吉不敢随便做出抉择,双方合计四十万人就在瓦拉纳西城以东僵持起来。

宋军的武器消耗是非常厉害的在外作战对后勤的依赖越来越大,如果没有火炮优势浦甘和阿萨姆联合军团由于缺少骑兵的步兵机动能力根本就不是这十万阿拉伯骑兵的对手,所以联军参谋推演后也没有办法只得老老实实的在瓦拉纳西城以东地区休整,不过联军也没有闲着分出数十支征粮队方圆数百里内的粮食全部被搜刮干净。这本来就是在国外作战根本就不能考虑被占领地区老百姓的死活,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这二三十万自己人的肚子问题。这个时候菲鲁兹?卡尔吉当然也不会考虑沦陷区的死活所以就造成了印度半岛东面出现大面积饥荒,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

宋军舰队的弹药补给已经完成,随后就开始派出舰只对瓦拉纳西城外围实施据点实施定点清除,为联军清除前进障碍的同时顺带打击了德里苏丹国士兵的士气。菲鲁兹。卡尔吉在瓦拉纳西城上看到联军的舰船不断的喷出火焰随后自己的外围据点被逐个清除,菲鲁兹?卡尔吉看到这一切被彻底吓傻了他知道自己这么点家底面对这样的敌人可能根本就打不过来自心底的恐惧让他的思维混乱,胡思乱想后觉得目前解决眼前战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和联军谈判,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要终止这场战争。

德里苏丹国的使者举着白旗来到联军阵前要求和谈,联军指挥官是浦甘王国大将勐卡,在得到德里苏丹国提出和谈的要求时心里很是不爽,联军反攻以来就是在萨德基拉地区决战一次然后就像赶鸭子一样顺着恒河一路向西把德里苏丹国的沿岸城市全部轻松拿下]按照预定作战计划要一直打到德里城逼迫德里苏丹国可汗菲鲁兹?卡尔吉投降的,没有想到德里苏丹国这么软,随便放几炮居然就跑来商量和谈了!

不过勐卡毕竟久经战阵不会以自己的好恶来左右战场上的指挥,便接见了德里苏丹国的来使,德里苏丹国来使见到勐卡见礼后说道:“尊敬的将军阁下,为了交战地区的百姓我奉了德里苏丹国国王的旨意前来与贵军商谈休战事宜,贵军有什么要求我们可以一起商量”。

勐卡说道:“停战可以,因为这次是战事是因为你们所谓的德里苏丹国发起的,战前我们的阿萨姆族派人想要和你们解释,可是你们一意孤行,致使阿萨姆百姓遭受的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你看这些损失如何赔偿?”

使者说道:“将军阁下,战争起因实在是事出有因,我们上一任可汗死于阿萨姆特有的毒药,作为印度半岛的霸主德里苏丹国没有理由


状态提示:第六十一章 :割地赔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