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盛世先忧>第82章本分
因己之贪生,而致家国多难,纵不知廉耻,亦将余生难安。若一死能换国之稳定,虽于自家不幸,却成就天下千万家之安宁,这死,何其值得!身为臣子,就该有臣子的担当,这便是本分。”

“不仅如此,思民之生计,谋国之久安,正君之言行,不渎职,不营私,不仗势,不擅专,不僭越,不叛乱,这些皆是为臣之本分。”萧秀也耐着性子跟马新莹说道。

马新莹听完以后,又问:“那为君之本分呢?总不能啥都是臣子去做吧?”

“为君之本分,在于勤政,安民,御臣,定国,兴天下,全社稷,抚四夷,服万邦。君之本分,勤政为首。君不勤则政务搁置,累积成患,患而无医,终将溃灭,故惰政乃国家崩颓之始。勤政之纲,安民为要。君不爱民,民何以爱君?民不爱君,何以信君?民不信君,何以安心?民不安心,何以交心?民心既失,君将为何人之君?故负民乃君王倾没之始。安民之要,在于御臣。君命国策天下事,决之在君,成之在臣。君不御则臣不尽心,不尽心则事不成,事不成则上下欺瞒,上下欺瞒则百姓懵,百姓懵则民心不归。人有善恶,臣有忠奸,君不御则中枢易轴,中枢易轴则君命不达,君命不达则王室孤危,故纵臣乃天下易主之始。臣之既御,便当定国。国策不定,朝令夕改,臣固听命,犹有困时;民虽归心,犹有怨时。臣民困怨,则国力必损;国力不济,则外敌必扰。而后内忧外患,国祚难长,故定国乃江山永固之始。”我对马新莹解释着,也不顾他能不能听懂,只是不吐不快而已。

此刻萧秀接过话,问我道:“那‘兴天下,全社稷,抚四夷,服万邦’,尚兄又做何解?”

“民有归心,臣欲尽心,君亦存久策之心。然何策可以久用而不废?一策可以兴天下,一策亦能亡天下,取舍之间,需慎之又慎。时势不同,利弊各异,应时顺势而取兴天下之策,乃为君之责。社稷,立国之根本,安民之必需。不全社稷,犹如不敬天地,不循人伦,不守农时,乃自取灭亡之道。社稷存,则君有所忌,臣有所从,民有所依,家国不乱,华夏不危。礼义之道,千年未改,敬天重礼而全社稷,亦乃为君之责。中原之外有四夷,四夷之外存八荒,八荒之外立万邦,国内安而四夷不顺,万邦不服,则必有外战。外战不断,则损国劳民,君困臣疲。欲国泰民安,需交伐得当,使四夷和顺,万邦从服,此乃君之重任。”我继续答道。

“依尚兄之见,何谓‘交伐得当’?”萧秀追问道。

我想了想,回道:“国力不济,交而不伐,以求生机。国力相当,力弱则近交远伐,以求祸不及国;力强则远交近伐,以求孤敌并国。国力鼎盛,伐而不交,或威立四海,或一匡天下,皆可。”

“哎呀···说什么家国天下的,不懂,不懂。姐姐,我们去看看三娘准备的午膳吧,我都饿了。姐姐···姐姐?”马新莹有些不耐烦了,对珠玑抱怨着。不过珠玑似乎在想什么,走神了,没有回应马新莹。

直到马新莹在珠玑眼前晃了晃手,他才反应过来。马新莹噘着嘴,不满地看着珠玑,问道:“想啥呢?都不理我······”

“方才在想先生的话,走了神,妹妹莫怪!”珠玑忙笑着对马新莹道歉。

马新莹看了我一眼,不屑地说:“他的那些胡话,有啥好想的?”

珠玑见马新莹如此,莞尔一笑,温婉地说道:“先生所言可不是胡话,历代君王若是都知道先生所说的那些道理,怕是会少很多昏君、暴君和亡国之君吧。不过国之兴亡,在君,亦在臣。方才先生所言,‘为君之本分,在于勤政,安民,御臣,定国,兴天下,全社稷,抚四夷,服万邦’。我便想着,为臣之本分,或许在于尽职,养民,事君,奉国,兴教化,平正域,美风俗,利后世。”

珠玑说完,抬头看了众人一眼,见我和萧秀都在看着他,认真听他说话。珠玑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低声笑言道:“诗岚班门弄斧了,一己之言,还请诸位弹正!”

“姑娘无需拘谨,本就是闲聊,又不会记录在册,不妨畅所欲言,继续说下去。”萧秀也来兴趣了,鼓励珠玑道。

我也在一旁点点头,让珠玑继续。

珠玑看我们都在等他继续,也没有推辞,抚衣端坐后,泰然而言道:“正如方才先生和公子所言,臣子之责,尽职为首。身为臣子,在其位便当谋其政,不在其位亦不可越权以谋,此谓之尽职。尽职之纲,养民为要。君命国策,适于民则施,不适则谏;所辖之事,利于民则行,不利则止;所用之人,心向民则擢,不向则辞。民风浇薄,则思教之德礼;民风陋劣,则思教之开明。民惰则使之勤,民累则使之休。民悍则屈之,民弱则强之。天灾人祸则救之,贫富不均则匀之,不知节制则敛之,不思进取则驱之,如此种种,凡阴阳之间,乾坤之内,取中而无过,皆可谓养民。养民之后,事君为要。事君以忠,忠君以直。君虽贵亦为人,为人则对错寻常,对则从之,错则谏之,此可谓直。若君对而臣不从,则国事延误;若君错而臣不谏,则殃及天下,故君之对错,臣不可不察。尽职、养民、事君,皆为奉国。国在则臣在,国兴则臣荣,国颓则臣愧,国亡则臣罪。兴国可劳民,救国可挟君。蛀国则民必诛之,乱国则君必治之,卖国则


状态提示:第82章本分--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