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最终没有选择逃跑,这个时代的海战,危险性极大的,不是每一人都愿意勇往直前,在海战之中,特别是近距离的接触战之中,就很少的有转身就跑,应为没有这个前提条件。
这不是命令下达,而是长期的海战之中,形成的经验。对于海战而言,只能够前冲,适当的规避可以,转弯跑的话,任何一艘战舰都是噩梦一般的存在,人扭身只要几秒钟,战舰扭身就困难的多了,越快的战舰,转弯就越慢,最快速的战舰,要给大弯转过去之后,掉头回到原来的位置,需要很长的时间,战争之中,每一分钟都很宝贵,转身浪费掉宝贵时间,还不如直接的向前冲,两种情况之下,受到打击的概率是一样,甚至转身时候减速,还容易被打击到,还不容易躲闪。
时间之外,战舰的设计的时候,前面和侧弦,永远都是火力最猛,最密集的,尾部,往往只会有一两个炮火,无畏舰时代,或许多一点,但是角度不够,逃走的时候,几乎都是被动挨打了。
只有向前冲,辽阔的大海,不能够像陆地那样彻底的封锁,几百艘战舰的对决,都有缝隙可以穿过。乔纳森这么想的原因还在于,对方的舰队船只可能没有那么多,作为海军上校军官,乔纳森是可以接触到海军的大部分秘密,从战争开始以来,本土舰队和快速舰队,就恢复了对北海的巡航,有小船可以从中间跑出来,大船的可能性不大,能够送出来三艘主力舰,已经算的上很惊人的了,最多配合几艘驱逐舰,剩下的,可能是临时拼凑来的,比如说跟铁甲舰这样的差不多的老旧船只。这些船只除非经过了改进,否则战斗力不强。
德国海军的突然出现。证明了英法之前的猜想,婆罗洲的华人行动,不但有西北的影子,还有德国的势力在,甚至之前,荷兰海军的遭遇,也跟德国有很大关系。只要有一艘主力舰出马,荷兰全军覆没都不奇怪。
必须要保存实力,德国在东亚突然冒出来几艘主力舰,现在东亚舰队,任何一艘战舰都很重要,说不定接下来就是一场决战,为了最大限度的抱住战舰,乔纳森下达了命令,所有的船只。调整航向,向着对方的战舰猛冲过去,当然了刻意的避开了主力舰。自由规避对方的炮火。
双方的速度都非常快,舍尔舰队方面是25节的最高速度。乔纳森这边也接近20节,从发现舍尔舰队的时候,双方之间的距离不足10海里,现在又是全速的行驶,10海里的距离,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在视距之中了,这时候乔纳森呆住了,对方的战舰不是他所想象的那么少。而是很多。
3艘主力舰就不用说了,一看就知道是威武的大家伙。甚至从目测看起来,比起伊丽莎白女王级还要大的多,不是说英国在造舰能力上面,一直压着德国一头么,为什么德国的战舰看起来比英国的还要大。
在战列舰的领域里面,未必大一定强大,可是小船一定不会很强,大的话,可以容纳的东西更多,就更容易达到某种平衡,特别是超过3万吨的战舰,5000吨就是一个档次,两个档次之内,还有可能平分秋色,超过2个档次,就困难的多了,哪怕技术在领先也不行。
至于是别人制造的,乔纳森连想都没想过,整个世界,能够制作出无畏舰的,也就是寥寥几个国家,甚至有些国家还不能算数,比如意大利,比如奥匈,甚至是俄罗斯,意大利还好一点,有设计能力,奥匈和俄罗斯就是一个组装工,真正拥有创新能力的,也就是英德两国,就连美国和法国都要差上一个级别。这么大的战舰,如果不是德国造的,还能够使那个国家造的。
只有三艘主力舰他不害怕,可是其他船就很重要了,重巡,轻巡,甚至是驱逐舰都一个不少,看成色,似乎都是是新建,速度也很快,数量庞大,最少有50艘以上。
这可要了老命了,只是对付3艘主力舰,那没什么,尽可能的分散,让主力舰不能够轻易的伤害到他,主力舰再怎么强大,只有八九门炮,在不能齐射的时候,威力也有限,小船只要分散的足够的远,又不被主力舰击中,那就可以了,可是对付数十艘差不多级别,甚至更快,更强的主力舰的时候,那就要看对方战舰到底有多强。
事实上,几分钟之后,对方战舰就告诉他有多强,无论是驱逐舰,巡洋舰,都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对方明显是最新的新锐战舰,说不定是刚刚完成海试的,威力很大,也很老道。乔纳森这边的,最新的也已经建成10年了,对于商船而言,10年船龄,只是一个很年轻的年龄,可是对于战舰,特别是20世纪初的战舰来说,这几乎是一代,甚至两代的差距。
不用肖剑锋提出邀请,舍尔舰队已经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向着对方冲了过去,协约国和同盟国已经宣战了,双方是战争状态,对方的每一个战舰,都是一个成功的战果,西北帮助他们创造了如此优越的条件,他们怎么可能不抓住。
新锐战舰就是新锐战舰,速度防护,甚至连火力上,都可以碾压对手,之前他们数量上面的优势,在舍尔的舰队到来之际,荡然无存了,一场歼灭战打响了,几乎是差距巨大的情况下,几乎是一场屠杀。
看着舍尔舰队跟快速舰队接上火,黑龙号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连续的奋战,装甲可以免疫对方的舰炮,可是能少损伤还是少损伤,再说了,从一开始就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