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钢铁时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直扑赤塔
行这个任务,必须要下面主动,否则上面强压下去,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有巨大的反弹,这不利于的计划的执行。

现在阎锡山主动的制定了这个计划,按照规则。参谋部甚至检查了上面全部团以上主官的同意书,最少要有75以上的主官同意。才会有这个作战计划的制定,显然,整个蒙北军团是同意这个计划的,这就意味着最困难的地方,已经得到了解决。

之所以军方和参谋部的高层,都认为,即便违反了西北传统。用伤亡来取得赤塔,原因非常简单,赤塔的位置太重要了,连接整个西伯利亚铁路的中央核心,俄罗斯虽然占据了广阔的西伯利亚,可是高寒带的西伯利亚,这个时代科技水平,还无法在维度更高的地方大规模的生存,就算是俄罗斯。也只是保证了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其他地方根本没有政府的力量,这就形成了较为单一繁荣地带。赤塔这边,更是重要。所以俄罗斯在这里构筑了赤塔要塞。

可成也要塞,败也要塞,赤塔要塞保护了赤塔和西伯利亚铁路的安全,一旦要塞被攻破,被别人占据之后,那么整个西伯利亚铁路就会被截断,位于东方俄罗斯远东军团,就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了。

几番争论,甚至惊动了杨元钊。杨元钊听说可能会有15万的伤亡,大惊失色。要求动用权利制止这个计划,却比冯玉祥,蒋百里,蔡锷等几人联手劝住了,看起来攻克赤塔,伤亡惨重,可是长期看,这个伤亡不算什么,解决了是他,俄罗斯跟中国之间的国境线交界,最少少了近千公里,俄罗斯跟日本的联络也彻底的断绝,整个中国核心区域得到了保护,毕竟从新疆进入,跟从蒙古进入,最大的区别就是,新疆进入之后,还需要转战整个西北,才能够进入到核心区域,而蒙古和东北,只要突破了他们,就是京津地区,甚至是西北核心区域。

详实的证据,完善的理论,最终说服了杨元钊,杨元钊最终同意了这个计划,但是要求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即便是暴露空军的存在,也必须要瓦解掉赤塔防御体系,赤塔的战略地位,不完全是要塞给予,即便打成废墟,西北也有实力,在短时间之中,重建的赤塔,让他拥有足够的防御力。

阎锡山的计划终于得到了完美的贯彻,这让他心情激荡,立刻命令下去,整个蒙北军区,甚至是远在东北,新疆军区的兵力都被动用到了。

蒙古北部,无人荒漠,只有旱地的植物可以在这里生存,动植物的群落极少,西北开始的环境整治工程,目前只能够满足的工业区旁边的和更加内陆的地方,比如黄土高原,蒙古这种太过偏远,还是没有办法照顾的到的。

这样的荒漠,对于人来说,是一个濒临禁区的地方,可对于大兵团行军而言,却很适合,特别是侦察队已经把这里面的情况都已经侦查了个通透的前提下,有水源的地方呗他们标注出来,并且派人把守。

荒漠或者沙漠,水的重要性是第一,布鲁西诺夫也担心,西北在水源地下毒,好在这些不是水井,而是地下暗河,这样的水源,要下毒的话,真的是难于上青天,即便算准了俄罗斯军队到达的时间,提前下毒的话,他们只用把上游控制下来,下面在等待之前的河水流走之后,再饮用。

事实上,在抵达水源地之后,所有的俄军军官首先检查水源,毕竟100多公里,需要几天的时间,每一个水源都相当的重要,不过这是活水,水里面不停游动的鱼儿,告诉他们,水非常干净,对方没有选择在水中下毒的方法。

水里下毒的方法,在西北参谋部的作战计划之中,是有这个计划,不过到最后被否决了,因为那个计划太不靠谱,需要巧合的地方太多了,很容易被对方发现,充其量,只是让对方缺水而已,可是遍布在荒原的地下暗河不止一条,要全部下毒,对于这一片环境的损坏是不可逆转的,中国已经开始注意到了环境问题,用人力来改造环境,怎么可能为了歼灭一部分敌人,而选择这样的方法呢,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被否决的。

蒙古不靠海,全部都是内陆,并且荒漠气候多,山脉不多,在距离俄罗斯人150多公里远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山脉,山谷之中,最少700辆装甲,其中400辆都是装甲车,由于西北在动力上面的优越性,这些装甲车实际上,也可以作为坦克来使用,只要不遭受到炮火就好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重型坦克,在t32外观的基础上面,西北用更强大的动力,更优秀的防护装甲,甚至把计算机也引入到了坦克之中,特别的瞄准系统,可以让坦克的命中率大幅度的提升,总之这是一个武装到了极点的杀人凶器。

目前一般火力根本打不破它的防御,至于超过120毫米的重型火炮,这些多是集团军或者方面军级别的战略炮火,一般不会布置在前沿,从火炮发出到打到目标,即便命中率是100的情况之下,都要飞出几秒,甚至是十几秒钟,以坦克45公里的时速,一分钟就足以跑出750米,十几秒的时间,一百多米开外。

虽然重型火炮,对于十几米,几十米之外的目标,也有一定的杀伤力,可那是无防护的目标,还多是指的步兵,防护非常严密的坦克,也只有120毫米以上的火炮,使用穿甲弹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被攻破装甲,用120毫米以上火炮,用穿甲弹打中接近10公里远的目标,而且还是在高


状态提示: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直扑赤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