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钢铁时代>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牵一发 动全身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德国的潜艇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一百多艘潜艇的沉没,相当于之前几年损失的几倍,海狼战术几乎面临着灭顶之灾。目前的战争局势,牵一发动全身,海狼战术的失效,不单单代表着对协约国的打击弱了,也代表着接下来的时间,英美的陆军战斗力会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

战争打的是什么,一战之前,是强大的军队,合理的战术,可是在一战之中,双方都已经发现,战争打的是后勤,是资源,是钱。没有钱,就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哪怕现在拥有一支强大的部队,没有足够的补给能力和继续武装的能力,当这一只强大的部队打完了之后,还剩下什么。

就拿德国参谋部总结出来的数据显示,从战争开始到现在,整个欧洲大战的重点是在西线,德国之所以能够占据优势,就是因为部队的战斗力强大,这个战斗力已经跟训练程度,军官密度没有多少的关系了,作为世界列强的几个国家,只要想,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水准,这里的强大,更多的是武器,自动武器和火炮,德国之所以这么的强大,在战损率可以达到1:2,甚至更多的原因,就在于,德国的每一个师都足够强大,单位时间之中,钢铁的倾泻能力,是其他国家的两到三倍以上,这样的倾泻就是双方战斗力的直接对比,毕竟人无法跟钢铁相比,面对着钢铁形成的风暴的时候,只能够相互消耗。

相对于之前,没有得到西北的提点之前,德国一个师装备24到48门火炮。24挺左右的马克沁,这也是开战之初。英法美的军队大体上就是这样,面对着接近一千挺马克沁和数百门的火炮,几乎一个师相当于别人10个师的重火力,这样的对战,德国焉能不胜。

战争永远是各方面发展最快的,英法美在跟德国正面作战之中,很容易的注意到德国师的火力。甚至也因此进行了改变,可惜,不是说增加火力,就能够增加火力,一个师之中,重火力的增加,对于后勤的压力是巨大的,一挺马克沁,在战场之上。在激烈的战斗之中,消耗的子弹的数量是步枪的无数倍,英美也详细的评估过。如果要想一个师达到德国师的水准,每一个师的后勤压力会扩大3-4倍左右。这样的消耗是无法接受。

美国哪怕工业强大,可也不是无限,几乎用美国一个国家支撑整个协约国的消耗,这很难,可伴随着美国从普通的经济状态转为了战时经济状态,美国几乎把军火的生产能力扩张了数倍,几乎整个国民经济之中的大部分的部分,都放在了武器上产上面,总量可以支撑相当部分的军队改装。

之所以没有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运力不足,本身。协约国的运力是冠绝整个世界,哪怕美国生产再多的武器装备,也可以运过来,可偏偏他们碰上了德国不讲道理的无限潜艇战,无数的潜艇,深入到了北大西洋的各个角落,如同狼群一样的攻击每一个商船,北大西洋北上面的损失,协约国的损失巨大无论是武器,船舶,甚至是海员的损失,都让美国无法继续下去,只能够在限定的范围之中,提升部队的装备,否则,一个后勤问题,就要了老命了。

现在,美国使用了声呐,大幅度的限制了海狼的行动,虽然短时间的运输量没有办法提上去,可是时间长了,伴随着船只的不停累积,运量会越来越高。

毕竟之前,每月的损失吨位,已经大于了生产的吨位的,协约国的运量是在缓慢的下降的,现在,当每月的损失量,控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协约国的运输船队的数量,是在一个正增长的情况之下,最多一年,协约国的战斗力就会相对于现在提升很多。

世界大战,现代化条件之下的战争,拼的不是双方的名将数目,其实现代化的战争,几乎把名将的能力降低到了最低,双方需要的,是实打实的实力,在没有办法一拳打死对方的时候,就只能够耐心的来攻击,减少对方的防御,最终本钱足够的,可以坚持到最后。

一个声呐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潜艇的格局,如果不是德国公海舰队对协约国舰队产生威胁,废掉了一条北大西洋航线,恐怕情况还会更加的恶化,可能一个冬天,就能够补充协约国所有消耗,无数的军火,会通过北大西洋航线,运到欧洲来。

在潜艇的损失报告到了海军部,德国开始收缩潜艇的时候,拿下巴库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更大的挑战还在继续,好在已经是冬天了,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夏天,他们将会立刻迎来的协约国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击,那才是最可怕的。

德国方面顾不上别的了,趁着冬歇期,紧急的约见兰芳外长,经过了一番商谈,德国把大部分的陆军都撤回去,只保留了2个师的陆军,用于保护巴库,至于其他的,从索契到格鲁尼亚的众多城市,则交给了兰芳,由他们忙防御。

无论是中东的一战,还是阿尔比斯山口的一战,兰芳都已经用真正的战力,展现了他的强大,在德国看来,中国跟兰是一体,在中国没有办法明确的加入到同盟国之中,跟中国一脉相莲的兰芳是最好的选择,虽然不可能如同中国那样,给予德国直接的帮助,可是在基本的战斗方面,却比同盟国的其他国家更加的靠谱。

把巴库这边交给了兰芳之后,德国就开始


状态提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牵一发 动全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