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能否坚持这么远,才是真正的问题,这也是这一战略的核心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一切战略决策都是虚的,无法作用到战略的实质上面。
坦克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机器的问题,这些东西,装甲军官或许能够说上一二三,现在使用的不是中国自己的坦克,而是日本缴获的美军坦克,这中间的不确定性更多,还是询问专家。这一次的研讨,规模非常的大,主持人提前做过沟通,把三位专家请到了这里。
有人会问,不是美军的坦克,为什么中国的专家会知道呢?在日本缴获了美军坦克之后,就第一时间,把一部分的配件和照片送到了中国国内,之所以不运送坦克,是因为坦克太大了,用飞机根本运不了,事实上,有10辆坦克的破损的残骸,正在通过海运向中国运来,但是要想到达,最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可是前期送来备件,包括了最重要的动力系统,履带样本,还有一部分内部结构,这些跟照片一起,足以解读这个坦克的基本实力的,国内的一些装甲专家,正是凭着对于图片和一部分实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之后,最终的出来的结论非常的简单,美军的坦克虽然进行了小幅度的调整,大体上,跟波尔多前线上,协约国使用的坦克跟美国的差别不大,非常细微的地方有些区别,这个区别不足以影响整体坦克的性能,最多是操纵性上面的调整。
中国因为动力上面的优势,比其他的国家都提前进入到装甲时代,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使用了简单坦克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坦克军团,主战坦克已经越过了40吨这个关卡,向着50吨迈进。
虽然说,吨位不是衡量坦克唯一的标准,可是在更大的吨位之中,要实现攻防速的完美,就更加容易一点,就跟后世的坦克标准来说,当吨位差了10吨以上的时候,坦克已经不称之为一个数量级的,重型的坦克总是比轻型坦克更加的强大。
中国已经在装甲力量上面,取得了这么大的进展,甚至说跟世界上的主要对手,在战车领域,已经不是一个数量级上面了,可是对于整个世界的装甲发展,依然是极为的关注,特别是在发现,美国准备在北美战场上面使用坦克,而且同样是万辆,这个大规模应用的数量级上的时候,更是千方百计的了解,甚至专门派出了飞机,把照片和一部分备件给送回到了国内,第一时间送到了这些总工的手中。
哪怕这些坦克使用的动力都是中国的民用动力,哪怕这些坦克还很稚嫩,作为必要的情报收集和反向研究,中国不但是把这些坦克跟早期的中国坦克作为了对比,甚至从德国手中,弄来了几辆完整的残骸,进行了对比,几乎是一寸寸的研究的。
美国的坦克虽然进行了稍稍的修改,因为动力,总程,传动装置和履带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可以看成一个系列,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在机械方面,甚至直接拿出数据,证明了这些坦克的大体上战斗力。3位坦克方面的专家,他们是新一代中国坦克的缔造者,每一个人对于装甲力量,都有着很深的研究。
王明路,陕西富平人,今年只有30岁,已经担任陕西坦克集团首席工程师3年的时间了,8年前的他甚至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西北大规模发展工业的时候,进入到了当时刚刚成立的汽车厂,8年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了中国三大装甲工厂之一,陕西坦克厂的总工,可以说跃升了无数的级别。
30多岁的总工程师,这在世界上面也算是特例了,却是中国特色的特例,从西北时代就是这样,在当年中国整个一张白纸,除了拥有一批经过锻炼的工人之外,高层工程师为零的前提下,生生的把中国带入到了工业化的进程,超越了这个世界的,凭借的就是这些年轻人的拼劲,年轻的中国工人,中国工程师,在初期借助了部分的国外的力量,可是从一穷二白之中走出来,并且在三五年之后,取代了外国工程师,担当大任,这一点证明了外国人能够做到的,中国一样可以做到。
王明路缓缓的话语,平静且有条理,把坦克介绍了一遍,主要是介绍美军坦克的性能,并且特别提出了5000公里的总里程,在一批专业的人员和备件的前提下,不是不可以达到的,美军的坦克就不行了,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调整,首先,对于发动机和传动装置,进行全面的更换,换用中国军用的装置,民用的装置性能不太稳定,比较娇嫩,在复杂的环境之下,可靠性不高,是必须要更换。
当然了,发动机的型号是小型化的,原来使用在轻型装甲车上面320马力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不是主战坦克上面的800马力左右,只是这个,就让日本的坦克在动力上面,提升的一倍,再也不是小牛拉破车,是真正的动力跟重量匹配,这样即便不按照规程的操作,这一款坦克也有较大的荣错率,这样机械的损伤和毛病,会大大的减少。
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就是细微方面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面,美国的坦克,也算是在这个动力之下,设计出来的最出色的坦克了,在性能上面,已经发挥到了最大的程度,不得不说,协约国在机械的领域之中,还是相当的有底蕴的,即便中国在这个发动机之下,也只能够调整到这个程度,在换装了更小,马力更加强劲的发动机之后,并不准备调整坦克的速度和档位。
增加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