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钢铁时代>第五百四十九章 德俄摩擦

巴士拉,作为伊拉克最大的港口城市,或许在几十年以后,会变成一个庞大的海港,每天石油巨轮穿梭不停,但是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港口。+,

不同于苏伊士运河沿岸的港口,只是依靠着苏伊士运河带来的庞大的货轮流量,就足以让他们彻底的吃饱了,这里,是在另外一岸,甚至还比不上伊朗,毕竟伊朗发现了石油,出口的只是少部分阿拉伯产品和一些矿产品。

但是从几个月之前,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因为巴格达铁路的建设,15万中国施工人员到来的,彻底让地广人稀的中东,一下子集中了太多的人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还有不断运输来的材料,让这个小海港变得忙碌了起来。

每天都有大量的材料和人员到此,中东恶劣的环境,恐怕某种程度上,就连水都必须要运输,否则,沙漠之中,会要人命的。

德国的大动作,直接的引发了列强们的关注,当大批的中国工人抵达伊拉克的时候,英国才发现,德国居然玩真的了。

本来,一直都阻挠的巴格达铁路,阻挡德国的势力进入到中东,甚至印度洋的计划的,巴格达铁路从1903年一直都谈到1912年,也就是在德国付出了大量利益的情况之下,才获得了通过。

可是英国从本心之中,就不愿意德国的势力进入到中东地区,之所以答应,是因为英国已经做好准备。在短时间跟德国开战了,这种情况下。一旦战争爆发,修了一半左右的巴格达铁路。不但没有任何的作用,反而会形成一个黑洞,吞噬德国的各种资源和财力。

可是谁曾想到,会有一个不速之客来到,在庞大的中国工人的出现之后,建设时间上,会大大的缩小。中国工人所能够爆发出来的能力,即便是世界列强,也为止赞叹。伊拉克沙漠的恶劣环境的,对于欧洲工人,甚至是东南亚,印度工人而言,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天谴,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消极怠工,别说是按照预定时间来施工,就算是拖几倍的时间也可能。

巴格达铁路,不同于欧洲的那些铁路。因为大部分的时间在沙漠通行的关系,环境异常的恶劣的,按照之前的评价,可能要五六年才能够是供完成。可是如果是中国工人加入的话,那结果就大大不同了,恶劣的环境和复杂的条件。对于中国工人来说,这又算什么。再怎么的恶略,能比当年的美国横跨东西的大铁路困难的。在落基山脉,那么复杂和危险的环境之下,中国工人用人命铺设了这个链接美国东西部的大铁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中西部的大开发的,为现在的强大工业,奠定了基础。

英国人的预想,不过是准备在两三年之内开战,但是现在,有了中国工人,如果真的能够提前的话,在两三年之内修通巴格达铁路,对英国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更何况,还有消息表明,铁轨之类的东西,全部都是在中国生产的,甚至连枕木,都是从中国运送材料(水泥),到伊拉克进行铸造的,这等于德国虽然付出了部分的成本,却不会对德国的钢铁和其他生产造成威胁。

英国并没有得到全部的情报,如果他知道,在德国跟西北签署的协议之中,西北会垫资生产,一直要到铁路通车三个月之后,才会付清的话,说不定当时就会蹦起来,只是付出金钱,甚至要到铁路全部交付之后,才付出足够的金钱,这对于工业庞大的德国而言,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英国此时,想要阻拦,却没有办法,已经同意了之下,甚至签署了协议和备忘录,哪怕是流氓的英国也不可能推翻自己的想法,何况现在的德国非常强硬,在西北问题上,几乎是彻底的站在了西北这一边,30万的军队,陈兵德国和俄罗斯边境,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可一切却实打实的来,让整个俄罗斯警报连连,本来,准备抽调的华沙军区,高加索军区,甚至是巴库一线的军队,都因为德军的出现,不但不能动了,反而有一定的加强,对上30万的德军,德国陆军的战斗力,俄罗斯最少要调集100万的军队,欧洲这边到彼得格勒的距离,可比远东要近的多,西北哪怕再强,只是在边境闹腾,德国这个,可是心腹大患了。真的不注意,一旦德军长驱直入的话,俄罗斯也就完了,俄罗斯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国不假,可是在这二个时代,欧洲部分比亚洲部分重要的多的多,在广阔的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除了节点上面和铁路沿线城市之外,几乎都是村庄和农田,在俄罗斯沙皇的眼里,这里只是粮仓和部分的矿产基地。

面对着德国毫不掩饰的威胁,即便是自大的俄罗斯沙皇,也不敢孤注一掷,把欧洲部分的兵力转移到亚洲部分去,甚至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兵力,给a的部队,欧洲部分的几乎都抽调了回去,甚至中东欧的也都做了相应的准备。

现在的英国,简直是骑虎难下了,他想要拒绝德国,不让德国的势力在中东发展,可是又有俄罗斯的事情,虽然从1911年庆典,就已经决定,跟德国打一场全面的战争,一方面,是德国越来越强大,甚至查收到了英国最强大的海军上面,英国发现越来越无法抵挡住德国的强悍了,就拿德国的工业能力和造船能力来说,英国早已经无法支撑的一比二的主力舰的压力,什么同时打赢两场战争,按照情报部门的估计,最多到1920年,德国的主力舰就可以跟大英帝国同一个档次,甚至有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九章 德俄摩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