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仙侠修真>江湖方圆>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十五)

谢嘉瑶听到郭松涛和萧北游讨论河图、洛书,她感到河图、洛书所蕴含的内容太丰富了,她也越来越对河图、洛书兴趣了,她隐约感到,这河图、洛书不仅涉及到太极八卦、阴阳五行,而且,在谢嘉瑶看来,河图、洛书还与剑术、乐理等有密切关系的,她想:“河图、洛书两幅古老、神秘图案,隐藏着极为丰富的术数、文化内容,它们细看起来,就像是演绎古代智慧的两个魔方。”

谢嘉瑶问:“北游,听你与师父讨论,好像你对河图、洛书也知道不少,你是什么时候学到这些知识的呢?”

萧北游回答说;“北游在紫荆山上时,曾与山下的一位老郎中经常联络,那老郎中学识渊博,他教北游学诗词,也教北游阅读古代经典,也有时对北游讲起早期的文化观念,北游就是从老郎中那里学到一些河图、洛书知识的,此外,北游在悬空寺时,施师父曾教北游阅读古代经典,学习儒、道、释学说,那时也听到有关河图、洛书的知识,北游学的皆是零乱的知识,如果不是郭师父这一次进行引导,北游连这些零乱知识很快也会忘光的。”

&游挺机灵的,对新知识很敏感,也有一些学识基础,对北游讲河图、洛书不会感到费力,他能很快接受,现在,关于河图、洛书的具体传说老夫就不多说了,跟你们谈谈老夫这些年探索河图、洛书的一些体会,老夫把体会到关于河图、洛书的意义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揭示了事物的方位与秩序;表现了事物的象数与义理;展示了河洛图式的规则与通变。”郭松涛说。

&父,您怎么又讲得很抽象、很难懂了,方位与秩序,象数与义理,规则与通变,这到底讲的是什么呢?”谢嘉问。

&夫正想仔细说,你不要着急,老夫觉得,河图、洛书的一个重要意义是揭示了事物的方位与秩序。比如,在河图中。‘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里,天地对应,特定数字在北南东西中排定方位,与水、火、木、金、土的五行变化相通了,这是方位与秩序统一的奇妙象数图;再看看洛书,九个数字排列于九宫格中,有学者说‘先须掌上排九宫,纵横十五在其中’,说的就是洛书中的十五个数字的排列方位很奇妙,各行、各列、各对角线相加之和皆是十五,显示了九宫结构秩序,即坎一宫,坤二宫,震三宫,巽四宫,中五宫,乾六宫,兑七宫,艮八宫,离九宫,共九宫,这奇门九宫格是方位与秩序统一的典型例子。”郭松涛分析说。

&图、洛书中的术数排列确实方位明确秩序井然,但这对阵法有什么影响?”萧北游问。

&果对河图、洛书数字排列的方位和秩序进行仔细分析,然后用以分析阵法,就不难发现,河图中术数排列方位和秩序,很像是防卫性阵法,以方形为本,努力保持稳固性,其内在动态也是为了使外围方形更稳固。与河图不同,洛书中数字排列的方位和秩序,很像是稳重求进的阵法,外圆内方,外动内静,内在的稳固性是为了使外部进攻性更强。如此一来,把河图与洛书结合起来,就是方圆结合,动静一体,而结合到阵法上看,便是稳固性与动态性统一,进攻与防卫统一,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郭松涛说。

&父很巧妙地把河图的1—10的天地阴阳数之和及五十五数点组成的数图与方位性阵法结合起来分析,令人耳目一新,仔细看河图,也一定能悟出很多,河图由内至外有四层,最内层中间有五个圆点,是1—10数字中居中的奇数,动态性很强;其外由十个圆点,分五、五上下两组围住五,是1—10数字中最大的偶数,成方形,十分稳固,这是第二层;第三层,从下向左顺行,有一、三、二、四圆点依次布于四面,是方形,表现稳固性;最外层,则由右向上向左逆行,有九、七、八、六个圆点依次排列四方,亦是方形,进一步表现其稳固性。洛书则重点表现外圆内方,也是很值得分析借鉴的。”萧北游说。

郭松涛继续说:“河图、洛书的第二个重要意义是表现了象数的展示蕴含着丰富的义理,河图、洛书以白圈与黑点来表现数字,这既是数亦是象,其图式排列是象数的表现形式,河图以象数来表现日月阴阳合历,女娲十二月历在外,伏羲十月太阳历在内,负阴而抱阳。具体地说,太阳在上午下午或春秋二分象征阴阳平衡,与月亮的上弦、下弦成双弦相象;中午或夏至阳光最明亮,与望月相象;夜间或冬至阳光隐没或日照时间少而寒冷,与晦月相象,所以,河图有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合,五与十合之说,这是以象数形式对日月阴阳合历进行描述。而在象数背后还有更深层的义理,意味着天地自然,男女社会,阴阳对应互动,五行相生相克,天地蕴育自然万物发展的生机,男女结合延繁人类后代,天地阴阳之谓道,万物生生之谓德;阴阳合,万物生;日月更替,生生为易。”

萧北游问:“师父此时讲的河图、洛书象数关系,主要是侧重从天文学方面看的,当然也讲到了天地阴阳,万物变化和人类延繁的道理,那么,从阵法方面看,有什么意义呢?”

&图、洛书的象


状态提示: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十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