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超级大独裁者>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

系统中装备多点武器装备,谁有比较喜欢的,可以在书评区留言,呃,海陆空都行,不过最好是一战之前的,还有,别忘了投红票哦。\\.qb5、com--(

————————————————

汉口,湖广总督署。

湖广总督张之d一脸愁容的靠在太师椅上,手中拿着他得意弟子杨锐从京师送过来的情报。

坐在他对面的,是张之d的心腹幕僚赵凤昌和梁鼎芬两人。

那份情报,两人都已经看过了,张之d这是看第三遍。

“唉,你说康有为此人,当真是竖子不足与谋,太过狂妄,太过异想天开了。”张之d指着那份情报,嘴角不悦的同时带了点不以为意。

情报上面写的是,康有为上书光绪立制度局之事。

康有为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连番建议光绪设立制度局。

他所设想的制度局包含了两层权力关系:一是朝廷内部由皇帝主持的中央制度局和地方‘十二专局’之间的关系,二是制度局与地方新政局和民政局之间的关系。

康有为提议新政推行,内外皆立专局以任其事,这‘十二专局’囊括了政治、经济各个方面。

如此一来,中央制度局垄断了新政的决策权,地方‘十二专局’农工商学兵无所不包,垄断了新政的执行权,那么,现存的军机处、总理衙men、六部等中央机构的该干什么呢?

回家养鸟种吗?

康有为此举意在架空中央、地方,所有行政机构啊。

那些原本站在帝后两党中间的官员,毋庸置疑,倒戈向后党,会表示反对维新变法了。

为什么?因为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好处啊,说不定还会被罢官。

对于康有为此项建议,光绪当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了,光绪自有他的打算,因为朝中多为慈禧的旧班子,光绪想要真真正正的掌握实权,那就需要从中央到地方来一次大换血,全都换上自己的人马。(_--)

光绪毫不犹豫的将康有为立制度局的提议jiao给了总理衙men去商讨,责令限期拿出意见来。

于是六部震动,外省惊惧。

军机大臣曰:“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可开。”

王文韶曰:“上意已定,必从康言,我全驳之,则明发上谕,我等无权矣,不如略敷衍而行之。”

总理衙men王大臣奕劻顶不住光绪的责问,只好去颐和园寻求慈禧的帮助了。

慈禧一看,这还了得,反了天了你,当即批示:“既不可行之事,只管驳议。”

消息传到各省,同样是引起了各省督抚官员的不满。

梁鼎芬点头赞同,忧心忡忡的说道:“我曾经就说过,康南海执政,不五日而luan天下,如今看来,要一语成谶了。”

赵凤昌更是恼怒的说道:“康有为此人当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张之d捻须沉默不语,心中暗暗思忖:康有为此举恐怕会引起全天下大部分官员的反对。

维新变法事宜,要上一层yin影啊。

梁鼎芬呷了一口茶,愤愤不平的说道:“翁常熟曾经阻扰香帅入京,如今却让小人捡了个便宜,当真是造化人啊。”

梁鼎芬之所以如此不待见康有为,还是因为那份《时务报》所致。

《时务报》原本是汪康年创办的,里面多有张之d的影子,但是康党人士却想要控制住这份报纸,于是自然就会排挤其他维新人物了。

而翁同龢和张之d的矛盾,也很简单。

维新变法之初,慈禧见不得不作出一些改变,由此有意召张之d入中枢,主持变法,因为张之d宦术之j,晚清是无人可及,自然明白什么能够碰,什么不能碰。

奈何,当时京师还有翁同龢在,翁同龢当然不愿意来一个人与自己分权了,暗中阻扰之下,就未成行。

翁同龢被慈禧赶回家之后,康有为就趁机得到了光绪的赏识。

张之d看了看桌上的情报,叹了一口气道:“钝叔提议我再入京师,只是如今康党深得今上的信任,今上被蛊,恐怕也难以成行啊。”

光绪现在雄心勃勃,一心想要控制住朝中大权,进而以雷霆之势,实行变法。

康有为的几项提议,很合他的胃口,张之d这等老成持重之人提出来的变革思想,已经不讨他喜欢了。

“香帅不入京师也好,听说谭嗣同已经动身前往京城了,恐怕京中局势有变啊。”赵凤昌眼中闪过一道j光,意有所指的说道。

如果说康有为是ji进的维新变法人士的话,那么谭嗣同比他们更为危险,因为谭嗣同是以维新派面目出现的革命派。

谭嗣同湖南人,结jiao广泛,与江湖上的一些会党人士都有所联络。

加上张之d对辽东的重视,每期《新视野》他都会托人偷偷购买,上面所有文章都让手下幕僚分析过,而谭嗣同撰笔的文章当然也包括在内。

谭嗣同所写之文章内,隐含着排满革命,他骂从太平军手中挽救了满清王朝的曾国藩是“负天下之大罪”者。

对“中兴诸臣”,谭的评价是:“中兴诸公,正孟子所谓‘服上刑者’,乃不以为罪,反以为功”;对太平军谭嗣同反倒颇有好感,说他们“见苦于君官,t而走险,其情良足悯焉”;湘军助清廷剿平太平军,有“助纣为虐之罪”。

在谭氏的眼中,清廷就是窃国者,理应被推翻。

因为《新视野》都需经过辽东政fu的审查,谭嗣同在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