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猎艳录>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单打独斗

柴桑城外荆棘如林,树木丛杂,四面八方,方圆十里枯树成林,败草枯枝深可及膝。远远看来就像是忽然派生的原始森林。文丑要带兵攻城,庞统正在军中,连忙劝阻:“千万不可,这些树木杂草分明是薛悌派人移植过来。将军攻城,若薛悌突然放火,我军全部都要变成焦炭了。”

文丑冷笑道:“这种雕虫小技,真亏他想的出来。老子派人把枯树杂草清除掉不就好了。”庞统摇头道:“薛悌正想要我军如此!”张郃提马上前:“先生的意思,薛悌要用拖延战术。”庞统道:“正是,薛悌存了必死之心,要为诸葛亮争取时间。”

文丑恍然道:“要清理这些枯树杂草至少三日。如何是好?”

张郃道:“不如直接把柴草点着烧掉。烧完之后,在进兵。”庞统还是摇头:“倘若连城池也烧了起来,我军就更过不去了。而且诸葛亮会制造谣言,说我军屠城放火。”

张郃急道:“那总不能在这里干等?”

庞统挤了挤小眼睛;“薛悌的计策的确高明。可就是忘了一点——”张郃道:“忘了什么?”庞统道:“柴桑地势低洼,临近鄱阳湖,二三月的天气,春水方生,泛滥满溢,与岸齐平,我们完全可以用水攻。他的柴草登时无用武之地。”文丑笑道:“幸亏有先生在此。周仓、傅彤、冯习带五万人马,迅速挖掘河道。”

庞统嘱咐道:“不要挖的太宽,以免水量太大,伤害无辜百姓。”

于jin沉思道:“薛悌知道我军水攻,一定会出兵阻挠。末将带兵埋伏在东侧岔路上,以防万一。”

文丑道:“文则想的周到,给你一万黑龙骑,自去埋伏。”

于jin同周仓等人一起出兵,却在半路埋伏下来。夜幕初降,大路上突然一阵马蹄声响,只是没有马嘶。于jin心里冷笑,这一定是薛悌发现了袁军挖掘河道,人衔枚、马缚口,派人前去偷袭。

当下命令控弦战士准备。火光中一员白袍大将带着上万人马飞驰而过。骑在马上的士兵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梆子响。身侧顿时万弩齐发。黑暗中冲出无数蝙蝠般迅捷的骑士,苍白的刀光在无边的夜色上划出刀刀口子。口子里鲜血狂洒,夹杂着凄厉的惨叫。处在后队的士兵,见中了埋伏,纷纷逃回城去。冲在前面的,已经被无数黑色的蝙蝠包围在中央。吃惊的队伍失去了指挥调度,自顾自的向外突围,将领不能制止,只好随着败势向外冲。大战一直持续到二更天,敌军剩下一半狼狈逃回柴桑。

周仓等人于第二日正午挖通河道,汹涌的湖水,跳跃起丈高的浪头,扑向城墙。柴桑城四面立即积水过膝。薛悌布下的树木柴草完全失效。三个时辰,黄昏时分,湖水已经涨到两丈多高,距离城头差不多两丈。

薛悌算计了一下,这已经是第二天,只要在坚守三天,军师就能到达会稽。自己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心中不但不害怕,反而有几分激动。组织士兵砌墙,随着水势猛涨,连夜加高城墙一丈。可是人力终究比不上自然。第二天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守城的士兵就发现,城墙只露出不足五尺没被水淹没。有的地方临时加高,不太坚固,开始一段段的坍塌了。守军惶恐不安,参军梁寓建议薛悌趁着大水没有进城前,乘船逃走,前往长江会和孟琰的水军,截住袁军主力部队。

薛悌摇头道;“若是柴桑失陷,水军士气一定衰落,根本抵挡不住半天。眼下能够坚守一天是一天吧。”

梁寓心想,老子可不想跟你一起死,老子才五十多岁,正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时候,谁会跟你疯。心里想着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出城投降。

黄昏时分,大水与城墙齐平,城楼像一道道的雨帘,哗哗地向下淌水。已经没过了守军的小腿。薛悌下令退出城楼,派人安排城内的百姓携带细软到高地上安身。好在柴桑是军事要塞,只有户口一万。然后在城北的铁笼山上集结,准备和袁兵决一死战。

文丑得到这个消息,立即派周仓帅兵去堵住河道,防止洪水变大。接着派出一队特种兵,游水入城。城墙附近已经水深齐腰了。特种兵,进城之后,发现无人防守,立即拆除了,城门处垒砌起来的木板和砖石。两扇丈许高的城门压力加重,轰然倒塌,大水冲破闸门,咆哮而入。城外的水位开始下降。

庞统笑道:“薛悌辎重全无,粮食被水冲走了。我军只等三天,进去给他们收尸就可以了。”

其实薛悌也是这样想的,这样最起码,他能拖延袁兵六天。他这样想,不代表所有的将士都这样想。饥饿的滋味岂是常人可以忍受。没到第二天的下午,士兵们就饿得哭爹喊娘起来,一致认为应该投降。第三天早上梁寓饿得前心贴后背,头晕眼花,在山间高地上看着茫茫无际的大水发愁。在这样下去,大家都要饿死了。梁寓想了想下去转悠了一圈,所有的战士都湿漉漉饥寒交迫,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梁寓私下里找了几个校尉级别的军官把自己的意思说了;“在这样下去,死路一条,不如投降?”那几个早就想要投降了,纷纷道:“我们手下的弟兄们也想投降,就是薛悌这老东西不许。”

梁寓发狠道;“宰了狗ri的,人头出去给袁兵请赏,没法子,为了活命。”为了活命,大家歃血为盟,佩刀佩剑的向山上的土地庙冲去。

薛悌正在里面闭目养神。一副气定神闲


状态提示:257. 第二百五十七章单打独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