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武则天的密旨,袁嘉升决定去会会这个少年李隆基。
李隆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招来了袁嘉升,他太惊讶了,那些他以为的秘密,在这个断案使面前,似乎无所遁形。
李隆基突然想起了自己九岁那年,他跑去问父亲李旦,妈妈到那里去了,父亲李旦却惊恐的捂住他的嘴,叫他不要问,他一直无法忘记父亲那惊恐的眼神。
当袁嘉升将自己的一切隐秘的行动和盘托出时,李隆基再一次感到了那似曾相识的恐惧:对祖母深深的恐惧,对权力的深深恐惧,在这种世界里,他原来以为自己靠谨慎和智慧能生存下去,现在看来,在权力的游戏中,没有赢家,人人自危,谁也没有安全感,除了最高权力拥有者。
不过,袁嘉升并没有为难李隆基,只是敲打了一下李隆基,说:“我知道小王爷现在很隐忍,但是,光隐忍是不够的,你不是喜欢太宗吗?你想一想太宗皇帝是靠什么得的天下?”
李隆基说:“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狗屁不通,得民心者得天下那是史官们骗自己的,小王爷再想想。”袁嘉升说。
李隆基很聪明,想了想说:“人才!太宗的秦王府里,谋士如云,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名将如云。”
袁嘉升道:“确实,除了杜如晦、房玄龄,秦叔宝、尉迟敬德等文臣武将,朝中还有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不过,能吸纳人才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若仅是将各方人才集中到身边,而不能用他们,或这些人不忠心于己、为己所作,那也是有不如无。”
李隆基点点头,道:“狄将军的意思是,聚集人才之余还能使这些人才为己效忠?这样才能成就千秋霸业!“
袁嘉升道:“是的,在太宗的身边,既有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智计百出而又忠心耿耿的谋士,又有尉迟敬德、段志玄等不为重金所收买的猛将,当初太子李建成曾送金银珠宝给此二将,欲将之收买,但二人均拒绝,且于事后如实告知李世民,还有张亮不受严刑拷打所屈服、程咬金宁死抗旨等这样为之卖命的心腹,才能得成帝业,所以,不仅要得人才,还要得人心!”
李隆基点点头,道:“隆基牢记狄将军的教诲,得人才人心者得天下!”
“小王爷果然聪慧过人!”袁嘉升道:“不过,话说回来,你现在要夺权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张柬之、姚崇、宋璟等没有一个重臣会支持相王。”
李隆基看了一眼袁嘉升,道:“狄将军如果支持我,我愿意拼死一搏。”
袁嘉升摇摇头,说:“我现在是不可能支持你的,能保你不死就已经不错了。现在神都很危险,你最好向武皇请命去外地,然后慢慢培养自己的势力,那样会更有前途。”
“多谢狄将军保全。”李隆基说,“但是去外地会更有前途?”
李隆基对去外地有点怀疑,他认为洛阳、长安才是一等一的城市,外放就如同地位降了一级。
袁嘉升道:“现在武皇已经怀疑你了,你必须离开洛阳。在外地,你会得到极大的重视,过去你在长安城里虽然也是亲王,可是长安城里的王孙贵胄甚多,你只能算是众星中的一颗,但在外地,你会算是独亮而且最亮的那一颗星。你的上司,也会助你。在长安时你是压抑,到了外地就好像小鸟出了樊笼,海阔天空,你可以尽情展现喜欢交友、好客的天性。”
“狄将军认为哪个地方比较适合隆基去发展?”李隆基问道。
这个问题,袁嘉升知道历史上李隆基曾以临淄王、卫尉少卿的身份兼任潞州别驾,时间长达四年之久。李氏治政潞州时,粮食连年丰稔,人民安居乐业,他又多方延揽人才,收取人心,有德政,善僚属,礼士大夫,常与潞州名士、幕僚、挚友在亭上赏景吟赋、评论国事,有识之士多归附其下。
于是,袁嘉升便微笑着回答李隆基道:“小王爷可去潞州,那里离李唐的龙兴之地太原不远,足够有你施展才华的地方,小王爷可在那里多方延揽人才,收取人心。你现在的选择,可能会不被朋友和家人理解,但几年之后,你就会体会到你到外地的价值。”
“潞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多谢狄将军指点。此事重大,待我与家父商量。”李隆基想了想,道。
“小王爷,我对你的建议,不仅是指点,你会没得选。如果你留在神都洛阳,我恐怕也不一定能保得了你。”袁嘉升道。
李隆基看了秦牧之一眼,知道他并非在开玩笑,他思考了良久,道:“过些日子我会向祖母申请去潞州。”
“去潞州的事,倒是不着急这一两天。不过今天我们的谈话,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你就当是梦一场。”袁嘉升道。
“明白,狄将军,隆基永远感激你今日的指导,铭记于心。”李隆基再次向袁嘉升行大礼道。
袁嘉升那天离开相王府,回到家里,却发现太平公主已经在等他了。
太平公主的到来,让袁嘉升感觉到,这唐朝的权力游戏,还是挺好玩的,李唐的女人够有野心,够大胆,够fēng_liú,够有劲!
太平公主的到来,让刚刚安抚好临淄王李隆基的袁嘉升感觉很奇怪,因为他知道,武则天之所以称帝,并不如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因为她是女权主义者,恰好相反,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