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明末中兴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航渡登陆

虽然信奉天主教的查理一世同国会之间的矛盾从登基开始的时候就愈演愈烈,并且在欧洲三十年战争中很多人不满他的外交表现,英国内战的祸根也在渐渐临近。可是当东方的旋风再次吹遍整个欧陆,整个大陆都面临巨大的威胁的时候似乎一切都变得有些不同了。在兵临海峡,而且从荷兰到西班牙不少逃亡过来的舰船不得不向英国人选择妥协的情况下查理一世手中的资本大增,再加上外敌的临近,这也让整个英国在原本历史上应该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的一六三三年夏季反而变的空前团结。从荷兰乃至法国等地流亡过来的陆军兵力最终多达十二万之众,其中包括荷兰等地陆军五万人乃至英国本土陆军七万人以上的兵力。

如此之外,还有包括一百二十艘主力舰、百余艘巡航舰在内规模多达八万人上下,总共拥有七八千门海军舰炮的庞大海上力量云集在英吉利海峡一带并部署在临近英伦南方的要地,准备随时同那些似乎已经有风声准备渡海决战。然而总共规模扩充到二十万人上下的陆海军兵力似乎仍然不能让人安心,整个英国自从一六三三年春天开始也展开了新一轮的新兵训练和扩军备战,还有大量的火绳枪乃至更为简单的一些火器发放到民兵们的手中。

英国的战备乃至天主教和新教在巨大的外力压力面前突然变得协作紧密起来,这让萧轩觉得登陆行动不能再拖延了。崇祯六年一六三三年公历六月中旬,云集在加来一带的登陆船团做好了与联军海上力量展开决战的准备。

同历史上的诺曼底登陆不同,在工业化时代,特别是对于历史上掌握海空优势的美英盟军来说并没有夜间航渡的特殊需求,因此就连登陆舰都占用不了太多,只用登陆艇也可以有充足的航速。可是使用人力明轮为主的车轮舟,经过数月的海巡乃至人员轮班的情况下数小时内的最大平均航速估算也不过时速十公里上下的样子。如果在诺曼底一带展开登陆,那么一定无法在夜间完成单次航渡,有很大可能冒在白天同敌军海军主力交锋的风险。而在加来海峡一带进行登陆,不仅有机会在夜间完成单次航渡登陆作战的整个过程,而且应对空间冗余也变得充足起来,并且还有很大可能在夜间完成往返航渡运送更多的主力大军上岸。

萧轩和身边的孩子们在进行作战推演的时候还估算道:如果没有给敌军庞大的海上主力构成至少威慑性的重创,那么即便五万左右的先头部队完成登陆,也会面临极大的被动。掌握制海权并且还拥有足够船只的对手可以运送主力时刻在海上登陆并从任意方向上转移,为了应对这种威胁登陆的队伍就不得不最大限度的集中起来,顶多分成两三路,从而很难真正在短时间内针对整个英伦本土完成彻底的扫荡,而且海路不畅,那攻略英国所能得到的好处也大大降低起来。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最终让萧轩选择了进行一次海上决战赌博,首先以爆破队乃至炮手为主要载重的五百艘航船进行先锋登陆,在对方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的海域同敌舰队主力展开夜间决战,如果能够取得很大战果,后续部队也会陆续展开航渡登陆。并且如果战事还算顺利,并不是没有在天亮前撤回主要船只的可能性。

六月十二日夜幕渐渐降临的时候,还没有等主力船团有所行动,英国与荷兰联合舰队的几千门舰炮就开始接连不断的展开了猛烈的炮击。尽管经过之前的较量和经验,准备入海的船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尽可能的分散队形,可是在这样的打击之下还会有很短时间内就遭遇到了千余人伤亡,百余艘准备好的航渡船只不同程度的损伤,至少有三十七艘船彻底损毁。其中猛烈的炮弹命中船体时的热量还导致了五次黑火药殉爆时间,猛烈的爆炸声不仅仅让临近的船只,就是英国人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也心有余悸。

幸好在这时夜幕渐渐降临下来,船队之间的联络更多依靠侧向的照明装置乃至早就准备好的丝索线,因为很难有效的发现海上的目标,因此英军舰队针对那傍晚的黑暗中时隐时现的小船展开的炮击哪怕在四五百码的距离上也变得聊胜于无起来。

在这时候,夜空之中似乎突然飞出不零星的火箭火光,那是指引夜间航渡的船团不迷失方向的火箭。在有效而缜密的安排之下,最初入海的时候还松松散散的船团渐渐的以二十艘为一队的方式尽可能的靠拢起来。

似乎意识到在临近海岸附近拦阻对手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之后,英军海上舰队主力在这时也开始尽可能的全速反航。然而在刚刚入夜的时候,海风似乎并不是很大,这导致整个英军海上力量的航速都收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主要依靠人力明轮的车轮舟为主要动力的万斤小船却很少受到不太有利于高速航行的海况的影响。整个渡海航渡的过程因为侦查热气球在空中的指引从而变得顺利了许多。

大概拼劲全力入夜后两个时辰左右的航渡,登陆的队伍就抵达了多佛尔一带的海滩,并同陆上的英国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这个时代,军队的防线应对能力不长,而且登陆作战要比工业时代方便许多,这让拥有登陆主动权的一方从一开始就能够集中绝对优势的火力乃至局部占优的兵力展开有效的火力压制,而岸边展开抵抗的英军终究没有能够依靠那些陆上机动火炮和重火绳枪给登陆的大军带来太


状态提示:第三百二十八章 航渡登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