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桀宋>第0172章 择相

大朝会一开始,天蒙蒙亮的时候,沙丘宫里便敲响了通明鼓,三通鼓声朗朗,原本在宫门之外徘徊或者是交头接耳,成群地窃窃私语的朝臣们,便开始有序地排着队进入沙丘宫。

春秋战国时代的朝服几乎都是玄色的,不管这个国家的德行是金是火,尚什么颜色,反正朝服的颜色都是玄色的。

以苏贺、匡章为首的文臣武将站成四个队列,进入沙丘宫的宫门,过御河,走御道,穿过一片错落有致的宫殿群,接下来才是连接开大朝会的地方,沿着陛阶而上,就是宋国商议国家大事的奉天殿。

群臣根据自己的品级、俸禄、功勋爵位自上而下地站好,偌大一个奉天殿,灯火通明,映照着每一个朝臣还有些惺忪的神色。

宋国的大朝会颇为频繁,不过自吕侯李敖过世后,宋国的一系列变法的事情都按部就班地实施下去了,四面无战事,所以宋君偃便把五日一次的大朝会,改为了十日一次,所以大臣们还能接受。

子偃在群臣就位之后,也大步流星地从陛台的一侧走进来。两个姿色不错的宫婢在他的背后举着一件孔雀翎羽,低眉顺眼地跟着站在君位的背后。

子偃一身玄色的冕服,头戴通天冠,两侧串联的玉珠还不时地碰撞在一起,发出了清脆的响声,他就这样一屁股坐到了君位上,一甩衣袖,精神抖擞,霸气外露的模样倒是感染了不少还是有些倦意的大臣。

“君上万年,万年万万年”宋君偃一坐下,群臣就举着玉圭,宽袖遮面,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整齐划一地山呼道。

好吧,朝臣们是没有经过什么排练的,不过他们知道上朝的步骤和流程,跪拜之礼必不可少,这日子一长,自然而然地很熟练了。

宋君偃伸出了两只手臂,虚扶了一下,声若雷鸣地道“平身。”

“谢君上”朝臣们旋即起身,咳咳,那个动作还是很斯文的。

他们大多是贵族出身,又穿着宽大而庄重的朝服,注重仪表,和行为举止,所以在宋君偃说平身之后,就先撩起了裙带,放到一边,然后低着头,左手拿着玉圭,右手拖着裙带,恭恭敬敬地站直了身子,坐到了自己的蒲团上。

嗯,春秋战国时代,大行礼贤下士之风,国君对于贤才和大臣是极为礼遇的。

但是秦汉之后,随着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一些礼仪就加强了皇帝的权威,削弱了大臣们的待遇,瞧瞧,这可是要上最少两个小时的大朝会啊,皇帝高高在上地坐着,大臣们却要规规矩矩地站着对答,是何道理

不过帝王的权威是这样加强的。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在主位的旁边,宦官嫪信甩了一下手里的拂尘,躬身喝道。

当然了,一般大朝会都是有事可奏的。毕竟十日一次的大朝会,各个朝臣的手里都不知道积攒了多少的不能决断的政务,一些政务国君还在犹豫不定,就要大臣们开会处置。

一般来说,有事情启奏的都是相国,但是原来的相国李敖已经过世了,苏贺暂代相国之位,称之为“代相”,平常大朝会也是他出班奏对的,不过这一次,第一个出班奏对的却不是苏贺,而是宗正子擎。

子擎是宋国的宗正,掌管国君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之官,九卿之一。

子擎也算是宋君偃的心腹大臣,忠心耿耿,辈分上还是宋君偃的堂叔,不过四十岁的年纪,身材高大,一绺山羊胡须,看上去很稳重的一个人。

“君上,臣有一事奏报”子擎手持玉圭出班道。

“说。”

“君上,臣以为,这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相吕侯已经过世数月,而苏贺大人摄相国之位日久,操持得当,但是一个国家没有相邦不成体统。所以臣希望君上尽快立一个相国,也好使文臣有首,使相国得其位,使百官各司其职。”

“善”宋君偃颔首道,“择相之事事关重大,关乎国运。不知道列位大臣有什么举荐的人吗”

这个时候,原本不是宋君偃一系的来叔齐站出来,躬身道“君上,臣认为大行人苏贺可为相国苏大人摄相国之事日久,兢兢业业,即使我宋国上下政令通达,未有延误,功莫大焉。苏大人性情淑均,晓畅政事,正是相国之位的不二人选啊”

宋君偃又把目光放到了苏贺的身上,一副沉思的样子,不过他对于苏贺代相以来的所作所为还是很满意的,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胜在安稳,可以使政令有效率地上下传递。

但是,宋君偃认为苏贺这个人并不是相国之位的最佳人选,因为他太墨守成规了,做事太稳重,没什么新意,一切政策都是按照李敖在位的时候施行的。

苏贺显然也知道自身的这种缺陷,所以站出来说道“君上,臣不敢为相国。臣自知才能有限,无法如吕侯李敖一般操持国事,虽然这些日子臣可以将政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但是这都是吕侯为相国时打下的底子比较好。为相者,若是都像臣这般毫无建树,只知道通达政令的话,和尸位素餐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臣不敢为相”

苏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宋君偃点了点头,又问道“国不可一日无相。我大宋国现在人才济济,有才干者多如过江之鲫,还怕找不出一个有能力的人做相国吗苏贺,你看,朝堂诸公,谁可为相”

“这”苏贺沉吟了半晌,脑子里想起了一个人,便说道,“君上,臣以为


状态提示:第0172章 择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