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桀宋>第0481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

“你是何许人也?”

看着白起一个低级将领打扮的年轻人站出来,孙烈不由得皱着眉头,清喝了一声道。

闻言,白起亦是自知失了礼数,故而向着孙烈叉手道:“虎贲军陈到将军麾下一军侯,白起。”

“不过区区一个军侯,你怎敢在此大放厥词?”

孙烈很是不满,在这里议事的诸将无不是统率万人的一方大将,区区一个军侯,手底下管着五百兵士的低级将领怎能在这里有什么发言权?太没有规矩了!

根据宋王偃改革的军制,宋国的军队编制基本上是:五人为伍,设一伍长;十人为什,设一什长;百人为卒,设一卒长;五百人为曲,设一军侯;一千人为都,设一都尉;五千人为校,设一校尉;一万人为军,设一牙将(杂号将军或者是中郎将)。

这样看来,宋国的军中统兵的就七个等级,白起位于第四等,与他们差了整整三个等级!

白起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发言?

绕是如此,知道内情的熊子丹还是摆了摆手,含笑道:“白起,不妨说说你的见解。”

“诺。”

见到白起还想跟熊子丹这个统兵大将直接交谈,参与军机大事,孙烈的犟脾气又上来了,还想上去怼几句,不料却被身边的简雍拉住了。

简雍对孙烈耳语道:“别冲动。你知道这个白起是何许人也?”

“是谁?”孙烈倍感狐疑。

“你常年在外镇守边关,可能不知道。白起是大王收的义子,据说倍受宠爱,大王是寻思着将白起培养成一代名将的!所以子丹将军这才将白起留在了身边,让他多学习一些行兵打仗的事情。”

“原…原来如此。”

孙烈闻言,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有什么异议了。

这时,白起对熊子丹说道:“将军,既然对于阳关这座雄关我军久攻不下,为何不分兵先攻占东郡的各个城池呢?”

熊子丹摇摇头道:“这是很浅显易懂的道理。现在阳关就堵在我们宋军进军的道路上,而且阳关驻扎有敌人的重兵,若是我们放弃攻克阳关,继而分兵攻打东郡的各个城池的话,那么一旦阳关的齐军出战,又该如何是好?”

熊子丹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驻军所在,如果是平坦的区域,一般是找到补给成本最佳的辐射核心点,在区域内形成协防联动,谁绕进去谁死。

如果是具有山川形胜的区域,一般是找到用兵成本最佳的关塞要冲点,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循环线节点,更绕不开。

纵观古代那些承担过都城责任,或者着名军事要塞的城市,除屯80万禁军的北宋开封,几乎无一不具备地形拱戴。

什么是形胜?

有大江大河为屏,有高山险阻为障,独留狭长关道,防御纵深越长越好,后方腹地越平越大则越好。

地形,经济上决定了平原耕种的产出能力大小,军事上决定了山川防卫的险要程度,补给上决定了驻兵成本的高低。

江河湖泽与群山隘口的分布,能够形成具有高区域辨识度,高集聚人口能力的核心区位。

如果这里再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原腹地经济,则可成为路线上的最佳囤兵点和补给点。

这种脱离一产的行政、军事、货品集中供给的聚落或地带,加上古代城防体系,慢慢得就演化成消费型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的集聚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所在区位板块的人口汇集,推动着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而加强了城市在经济上的规模优势与辐射能力。而其周边平原耕地的大小,又成为城市的人口腹地,成为城市经济的基础和依托。

稍有逼格的战争,就不会是为了纯屠杀,而是为了占人口、抢地盘,将来是要文化转型,消化治理的。

单纯为抢经济存量的强盗,一般是乌合流寇,也没能力摆脱核心城市内屯扎的正规军,反应极为快速的强力追踪式打击。

王朝维系不下去的时候,往往是正规军连流寇都不如的时候。当然,游牧民族也经常干纯打劫的事。

正儿八经的扩张逐鹿战争,既不为单纯掠夺,其实也有战略性弃守,这种对暂时不能有效补给和控制的区域,主动撤离得长远举措。就是为了不被切断后路,毕竟保存有生力量——人,是对战争更至为关键的。

战争,的确是一座城一座城打,但并非是一座城挨一座城打。

比如周文王伐灭黎国(今山西长治一带),秦昭王长平决战(也是山西长治一带),其战略目的就是为控制太行八陉的南四陉,直接剑指敌国中枢殷都、邯郸。这是区位战略价值,并非此地经济具有特别大吸引力。

打上党这座城,是为了俯控更大一片区域,而不是为了它旁边的下一座城。

长期具有交通要道,相当经济价值的殷邺、邯郸,形胜却不足。

事实上,地方郡道治所,往往就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县城群中心城市。

先秦喜用城池划分范围,就是因为那时交通尚不发达,达到城市规模的聚落还不够多,城镇对比农村的辐控优势特别大,控制一座城池意味着一整片区域被收入囊中。

简而言之,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城池里有粮食,金银,人口。

一种是城池里驻扎有重兵,如果不加以消灭,会对自己后背造成威胁。

至于攻打城门,爬墙显然比从大门进去更困难,而且一般情况下骑兵是无法从城墙上进


状态提示:第0481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