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的问题就不说了,金珏虽然因为二老的劝谏而第一次违背了当初,他给刘刚的诺言,但是,事后,他也做出了弥补,将刘刚的两个儿子一并都列入到了大汉皇家学院第一批获准可以入学就读的刘姓之人的名单当中。
刘刚的两个儿子虽然年纪都还有些小,但是,刘刚的长子刘安入学的时候,比刘三十三那小子还要大一岁,而且,他的实际年纪在第一批入学名单中,也排不进倒数十名以内。
实际上,金珏开立的大汉皇家学院,里面有一些隐性的限制,超过三十岁以上,身体不好的,一概不予接纳。
虽然有才,但是,年纪实在太大的,像刘备那样,其实并不适合当开国君主,除了益州,平定天下的时候,金珏除了人才之外,在其他方面都不会给予他们任何的帮助,这也是金珏在大汉皇家学院正式开学的那一天,当众宣布的。
道理大家都明白,想要坐上皇帝的宝座,最终还得他们自己凭借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气运去争取,不然的话,就会像现在的汉献帝一样,接连被手中握有兵权的权臣董卓和曹操所操控,那样打下来的江山,也做不安稳。
因为,在平定天下之后,很少人能够做到像金珏这样,心甘情愿地只安居于一隅之地。
新朝皇帝与协助天子平定天下的权臣之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新朝皇帝将权臣手中的权利全部收回,或是将之杀了,或是将之软禁起来,要么,就是权臣愤而反击,将皇帝拉下马,他自己做皇帝。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之后,为何能够做到不杀一个与他一起平定天下的臣子呢?
原因很简单,整个东汉王朝,可以说全都是刘秀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他手下那些文武大臣的能力,全都不是太高,在金珏看来,别说是比不上刘邦口中的汉初三杰,就连后来者马援在军事方面都比他们强很多。
刘秀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能够在地图上便可以指点江山的君主。
那么,什么叫做在地图上就可以指点江山的君主呢?
这是金珏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词语,意思就是指的一个君主,居中运筹帷幄,只是指点着地图,按照地块调兵遣将,便可以籍此来平定天下。
当然,金珏并不是在贬低刘秀的军事能力,相反,在平定天下的过程当中,刘秀所展现出来个人的军事能力,在华夏所有第一代和第二代开国君主当中,也绝对能够排进前三位。
在金珏的心中,就算是秦始皇、汉高祖刘邦或者汉武帝在这方面都比不过刘秀,昆阳之战,既是华夏古战争史上都少有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同时,也极有可能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次由开国君主亲自指挥的以少胜多经典战例。
曹操因为未能够统一整个华夏,因此,金珏便未将他列入到他心目当中的这份皇帝排名当中,当然,曹操既打赢了官渡之战,却也在赤壁之战中败给了周瑜,一胜一负,也算是将他过往的成绩一下子抹平了。
……
看到大汉皇家学院是第五巡和韦端二人掌控,郑玄也就算是坚定了他继续留在汉中郡的决心。
在郑玄自己和独孙郑小同的身体稳定之后,郑玄便同荀悦一起,硬拉着孔融,进入到大汉皇家学院里,为那里的学生们讲课。
其实,即便是外人都看得出,孔融内心当中也是非常渴望进入到大汉皇家学院里为学生们授课的,但是,因为被金珏下令强留在了汉中郡这件事而气不顺的他,就是在与金珏闹别扭,故而,之前也就没有前去。
第五巡和韦端能够被人成为‘三休’,足可见他们二人的脾气其实也非常不好,故此,他们二人也就没有自讨没趣,主动亲自或者派人去延请孔融。
荀悦也同样是基于完全相同的理由。
孔融,虽然被时人和后人都视为志大才疏之辈的典范,但是,作为建安七子之首的他,文笔方面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起码,汉中郡境内现在聚居的所有儒者当中,他的文笔是最好的,这一点也是大家伙工人的。
而现在,再加上大儒郑玄,荀悦和王烈这样的组合,借助蔡文姬根据记忆誊写出来的相关史料,写一部好的后汉书,简直不要太简单。
《东观汉记》,是一部记载从东汉光武帝起,一直到汉灵帝为止,这一段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因官府于东观设馆修史而得名,它经过几代人的修撰才最后成书。
作为一部被编纂时间与整个东汉王朝相等同的史书,参与编纂《东观汉记》作者非常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私下里编写了一直流传到了后世的《汉书》著作者班固。
而在汉灵帝时期,时任光禄大夫的马日磾,以及议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卢植也都曾经作为是这本史书的编纂者,之一。
据相关史书的记载,《东观汉记》书籍原稿损失最大的一次,就是汉献帝经历过的曹阳之战,汉献帝准备东奔洛阳,经过曹阳的时候,被尾随而来的、双方已经暂时议和的李榷郭汜联军联手击败,汉献帝一方文武大臣们连自己的命都快要保不住了,更何况随架携带的那些文献或者典籍。
故而,此役之后,《东观汉记》便散落在了战场之上,很多原稿就以这样一个非常让人遗憾的方式,散失了在了战乱之中。
后来,还能够流传在时间的所谓《东观汉记》,除了一部分后来曹操派人在战场上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