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皇帝培养手册>第346 两个雷同的故事和华歆的名声

金珏亲手炮制的第三份榜单——大汉名士榜,在荆州遭到了当地士人的口诛笔伐,在扬州也同样如此。

不过,平心而论,此时,扬州能够拿得出手的名士确实不多,比如顾雍、虞翻之流,而且,除了苏则这个故意被金珏写出来凑数的‘名士’之外,与名单上列举出来的后三个名士相比,也仅在伯仲之间而已。

顾雍是占了蔡邕的光,而虞翻经过他连续劝降王朗和华歆一事,他的东吴第一个说客的名头确实变得更加响亮了,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个新榜单的缘故,他的名望却因为这两件事严重受损。

至于两个年龄较大,且较有名望的张昭,张纮,他们都是徐州人。

总之,这份新榜单在那些没有被选出名士的各州各郡都引起了极大的反感和抵触。

同时,之前,大汉有关王朗和华歆二人品行高低的争论,也因为这份新榜单和华歆被气死这件事,成了最近一短时间的一个大热点。

原本,世间流传着一个故事。

当初,华歆、王朗还有其他一些人一起坐船准备到扬州躲避战乱。

在路上,曾经有一个人想要搭他们的船一起避难,当时,只有华歆一个人立刻表示非常为难。

王朗却说:“幸好这艘船内还有空位,怎么能够不接纳他呢?”

后来,有贼兵从后面追上来了,原本这船的船速很快,却因为这条船上多搭乘了一个人,船速一下就被降了下来。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他们所在的船很有可能就会被贼兵的船舶追上,进而让整条船上的人遭难。

结果,这个王朗却又想要丢下搭船的人。

这个时候,华歆反对道:“最初我对带不带他表示犹豫,正是考虑到我们会遭遇到这种情况。可是,我们既然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能够因为情况紧急,就轻易把此人抛弃了呢?”

于是,他们继续乘船带着那人一起逃跑,最终,这条船上的人全都幸运地逃脱了。

之前,世人根据这个故事,来评定华歆和王朗的品行的优劣。

对于此事的真伪,孙策曾经当成是笑话,问过当事人之一的王朗,可是,王朗对此却只是沉默以对,根本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

不过,就在此时,民间又流传了一个内容相同,人物却不尽相同的故事。

让之前那个故事变得像是个大笑话似得。

董卓将汉献帝迁离洛阳,迁往关中之际,华歆辞官避祸,他与郑泰等同僚人从小路步行出武关,在路上也遇到一个老人独行。

这个老人想要和他们一起避祸逃难,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同情这个老人,并同意让他跟着他们一起随行。

这个时候,又只有华歆一个人说:“不可以,现在处在危险之中,无论祸福患害,都要讲究一个‘义’字,现在无故接受一个外人,而我们当中又没有一个人知晓他品行如何。现在接受了他,将来如果发生什么事情,能中途抛弃他吗?”

但大家都不忍心拒绝老人,于是就带他同行。

可是,当一行人走到半路上,这位老人却突然不知何故,掉到了井中。这个时候,众人都想抛下他不管。

又只有华歆一个人说道:“既然我们当初选择接受了他,现在抛弃他不管是不仁义的。”

于是,大家只能齐心协力共同将这个老人从井中救了出来。

等一行人逃到安全的地方之后,对于路上发生的事情,所有人都称赞华歆的品德高尚。

这个时候郑泰已经病故,可是,郑泰的弟弟郑浑和幼子郑袤也正好避乱江东,之前,叔侄二人就在华歆的豫章郡。

故此,等到这个故事传到江东的时候,又一次,孙策设宴招待手下的士人,其中就包括了王朗、郑浑和郑袤,孙策故意问起这个故事。

郑浑与王朗一样,都对孙策的问题沉默以对。

也活该这一世华歆倒霉,他死了,小郑袤便没有了顾忌,而郑浑一时不查,没有来得及阻止,让郑袤一不小心说出了真话。

其实,这也是孙策故意安排的。

在古代华夏,右边的地位要比左边高。

而在天下发生战乱时,武尊文卑,这是惯例。因此,与会的人中,右边坐着的是孙策手下的武将团,左边才是谋主和文臣们。

可是,孙策这次召开的宴会却完全不同。

在设宴之前,孙策就特意命人为他们叔侄二人都设置了单独坐席,而且,位置就排在左面第二、第三的位置上,仅次于左席排在首位的王朗。叔侄二人的坐席虽然紧邻,但是,布置宴席的人却故意将两个坐席之间的距离故意加大了。

孙策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为了隔开他们叔侄。

建安二年,小郑袤也才七八岁的年纪而已,小孩子心中藏不住话,一听到有人说他父亲的坏话,当时便勃然大怒,猛地站起身,先是冲着孙策一拱手,接着大声说道:“孙将军,小子敬重你的为人,却不想你居然故意散播这种谣传,败坏先父的名声,究竟是何用意?

小子记得真真切切,当时,那个老色鬼的确是拒绝接纳那个老者,可是,后来,那个老者在路上并不是调入井中,而是年老腿脚不便,崴了脚。明明是我爹爹和叔叔不忍心抛弃他,他们一路上轮流背着老人要,怎么从你嘴里面说出来,就全都便成了那个老色鬼的功劳啦!”

华歆好色,这是豫章人和他的手下,以及前去投奔或者


状态提示:第346 两个雷同的故事和华歆的名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