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五章鹬蚌相争(七)
“这么分析各位领导想必已经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怀疑北方纸业这个亚洲第一的地位还能维持多久这个问题了吧?
既然都在一个城市里,我想有些事情各位领导比我还清楚。这么说吧,就算是按着以前的北方厂经营形势,每年几千万的利益,吃老本,有五年够它吃的了。而现在,别说一年几千万的利润呀,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北方厂已经潜亏两千多万了。
当然,北方厂亏损还是盈利于在座的各位领导没有多少关系,毕竟不是市属企业,但有一点,我想请各位领导一定注意,那就是如果北方厂这样亏损下去,对其它方面的影响我不太清楚,但对我们国际集团来说,将会失去吸引我们到北方市扩张的这个有利条件。
国际集团是一家国际性家族式大企业集团,一切重大决策,最后都要经过集团董事局来决策。董事局的成员不可能向我们这些人一样,亲自到这里考察的,所以,他们的决策,所能参考的,除了我们递上去的考察报告外,那就是相关行业的报表了。以北方厂这样的报表真的递到董事局,结果不用我说,各位领导一定都能想到。
我说这么一大堆,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想留住这个项目,必需扭转相关产业目前经营不利的状况。”周少华长篇大论之后,十分严肃的看了在座的这些领导一眼,然后才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
“周董,我想问一下,按着目前北方厂经营形势,国际集团项目落户这里的希望有几成?”龙副市长考虑了一会,也是一脸严肃的问道。
“恕我直言,如果按着现在这个形势发展,集团项目落户这里的希望不足二层。因为不只是北方厂经营形势不利,更为不利的是,我们无法掌控北方厂未来走势。”
“假设一下,我说的是假设,如果掌控权在我们手里,但您也知道,对企业来说,不是说盈利就能盈利的,必需要一个过程。这种情况下,项目落户的希望有几层?”龙副市长紧追不舍的问道。
“这个吧,最少也有五层的希望。再附上五年规划,我想还会增加两层希望的。”周少华十分干脆的说道。
“噢,是这样呀。”龙副市长听他这么一说,一边抬头望了一眼书记和市长,一边应了一声。
“周董,您看这样好不好,我们拟了一个意向书,您先过目看看,如果没什么问题,先把这个意向签了,这个意向对我们也许会有一些帮助的。”市委书记看着周少华,然后对龙副市长示意着说道。
周少华明白,意向书只是政府、单位、企业以及经济实体与个人之间,对某项事务在正式签订条约、达成协议之前,由一方向另一方表明基本态度或提出初步设想的一种具有协商性的应用文书。
意向书的主要作用是传达“意向”,提请对方注意或供参考,可以约束双方的行动,保证双方的利益;意向书能反映业务工作上的关系,能保证业务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意向书可为正式签订协议或合同打下基础。
“好,于主任,您看一下,如果没问题,我们马上签上字。”周少华接过意向书随手递道。
签好意向书,接下来是个酒会。
在酒会开始之前,龙副市长特意把周少华一个人请到酒会现场旁一间接待室里。接待室里人不多,算上自己才四个:一个是市委书记,一个是市长,另外一个就是陪着自己进来的龙副市长了。
周少华一进来,书记和市长忙从沙发上站起来。
“周董,如果北方纸业决定权在你手里,你有什么打算?”几个人座下后,市长直接问道。
“这个问题有点太大了,不过,我可以发表点个人的想法。管理方面,我想三位领导一定比我内行,所以我就不多说了。就技术层面,现在北方厂有十个造纸分厂,十台纸机,而其中一到六分厂的六台纸机,几乎都是六、七十年代的设备,已经远远的落后了,这六台纸机的产量,还不足现今最先进纸机三分之一的产量,而能耗一项,是最先进纸机的六陪。环境污染,产品合格率等等这些因素要是全加起来,那差得不只是六陪。这样说好象有点抽象,这么说吧,用老机台生产的每吨纸比新机台成本要高出百分之三十。一吨纸的成本按四千元计算,那就是说,用新机台生产的纸,一吨可增加利润一千二百元。按最低年产量十万吨计算,增加的利润绝对是个不小的数目。”周少华知道,自己抛出的诱饵已经见效,心里不由得一阵兴奋,但现在还不是表现出的了时候,于是斟酌着说道。
“只是一台新纸机的投资也不是个小数目吧?”听他这么说,书记虽然也是十分的兴奋,但他还是无不担心的问道。
“按现在的行情,一台最先进的纸机,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怎么着也得三个多亿。这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投资,靠北方厂自己,很难实现,但我想如果有好政策,真正做到双赢,让双方都满意的话,投资的商家还是有的。”周少华沉思着说道。
“如果我们有决定权,并且有能够实现双赢的好政策,国际集团是不是也有投资的可能?”周少华话音一落,市长微笑着问道。
“那是当然的了,只要双方满意,我想这不是问题。”周少华十分自信的说道。
“但还有一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好。虽然新纸机先进,但需要的操作人员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