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赤壁之崛起荆南>第四百九十七章 荡平山越
所有山越人尽数诛灭的流言瞬间破灭。

于是受饥饿所迫的山民开始陆续下山投降,至今为止,已有鄱阳境内的彭旦、吴遽,丹阳境内的周遗等多股山越部族,合计一万四千余户,近七万口人下山归附。

诸葛恪极力建言,将这些山越人都安置在了芜湖。

芜湖靠近长江,位于平叛大军的后方,城中颇有钱粮。一众山民到后,一直安分守己。不过芜湖县令胡伉却对山民抱有警惕之心,一直暗地里戒备,只是手中无兵,多方上表请诸葛恪调兵来镇守芜湖,诸葛恪又都置之不理。无奈之下,胡伉只得将手中仅有的差役民壮分成两拨,一拨值守白天,一拨值守晚上,昼夜不停地巡城。

如此过了数日,山民果然趁夜暴起,攻打芜湖,胡伉急令城中军民抵御,激战一夜,终究是敌众我寡,眼看着山越人就要攻破城池,忽然江上驶来一支船队,却是吕介、胡济二人留在长江上的楼船舰队,随船载有四千水军以及向朗麾下五千兵马,一举杀到城下,将作乱的山越人击溃,随后分路追杀。彭旦、吴遽、周遗等人尽数被向朗擒获,明正典刑,斩首于芜湖城外。除战死的之外,其余投降的一万二千山民青壮尽数发往巢湖地区屯田,而其家眷老弱则分别迁移至毗陵、芜湖、鄱阳湖三处进行官屯。

在彭旦、吴遽、周遗等一干势力较小的山越头领作乱的同时,围困在各山口处的李严、周舫等军立即集结起来,往芜湖开拔,只留下诸葛恪率领着少量兵马固守各山口的营垒。躲在山上的黄乱、常俱、施射等人见状,尽起麾下青壮下山,欲要趁着彭旦等人作乱芜湖,吸引了汉军主力回援之机,拼死出击,击溃山下的汉军,进而夺取附近城池,抢夺粮草。

诸葛恪见山越人大举下山,当下与霍戈、傅俭等人抵挡了一阵,随后佯装不支,率军后撤。黄乱等人大喜,挥军猛攻,双方且战且走,往歙县而去。黄乱等人正追之间,忽听后面喊杀声震天,后军尽皆慌乱不已。黄乱等人回头一看,只见一大队汉军突然从两边杀出,截断了山越大军的后路,为首大将,正是李严。

原来向朗、李严、诸葛恪等人早算到山越轻易归附必定有诈,故而将计就计,引山越下山歼灭。黄乱、常俱、施射知道中计,慌忙领兵撤退,诸葛恪、霍戈、傅俭等人见状,复又领兵杀回,前后夹击,山越大败。

黄乱、常俱、施射等人率领残军狼狈逃回山上,山越败兵漫山遍野而逃,李严、诸葛恪、周舫、霍戈、傅俭等人分兵追击,以活捉为主,共杀山越人千余,生擒一万四千余人。

黄乱等人损失极多,士气大跌,又无粮草,顿时更加愁闷。坐在山中,黄乱眼珠乱转,常俱默默无言,而施射却长吁短叹地道:“我军大败,军又乏粮。虽然补种了一季夏粮,但要等到粮食成熟却还得数月。我们怕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该怎么办啊!”

施射的连声长叹让黄乱极为心烦,喝道:“你如此叹息,莫非是被吓破了胆,欲要下山投降汉军么?”

施射迟疑道:“如今我们已经是穷途末路,汉军对待归附的李桓、罗厉等人极为不错,依我之见,似乎投降汉军也无不可。”

黄乱闻言,心下大怒,起身靠近了施射,笑问道:“你觉得我们可以投降汉军?”

施射点头道:“如今的形势,投降汉军乃是唯一的活路。”

黄乱不动声色地道:“好,既如此,你可遣人下山,去与汉军商议归附之事。”

施射大喜,当下起身往屋外行去。行了数步,突然听得身后传来常俱的一声惊呼,随后施射只觉得后心剧烈的疼痛,低头一看,却是一柄剑穿透自己的后心,在胸前露出了一截剑尖。

施射回头一看,却是黄乱手持铁剑从背后下手偷袭了自己。当下施射恨恨不已地倒地气绝。

黄乱安抚了惊惧不已的常俱,随后调兵欲要吞并施射的部众。早有施射的亲随见势不妙,逃回去将施射的死讯告知了施射之子施旦。

那施旦虽然年少,却颇有几分勇力,当时闻讯大惊,急忙集结部众欲要杀黄乱报仇,半路正与杀来的黄乱之军相遇。双方混战一场,施旦兵少,不能抵敌,只得将主力退回营寨。施旦则独自杀下山去,来到李严军前投降。

李严大喜,当下以施旦为先导,大军杀上山去,与施旦的部众里应外合,一举击溃了黄乱、常俱之军。

黄乱被施旦所杀,常俱见大势已去,当下跪地投降。

随后李严、诸葛恪等人将常俱、施旦等所有山越百姓尽数迁下山去,再得青壮二万七千余人,其余老幼十四万二千余口。

并前日在山下擒获的山越兵,共得青壮四万一千余人。若再加上在芜湖擒获的山越人以及庐陵太守吴砀招降的李桓、罗厉等人,汉军总计得了山越百姓三十二万余人,其中青壮六万七千余人。丹阳、豫章、庐陵等地山越自此十去八九,再不成气候了。

李桓、罗厉等人的部众已经安置完毕,在芜湖擒获的彭旦、吴遽、周遗等人的部众也都用青壮和老弱分离开来、分别归入军屯和官屯的方式安置完毕。

当下向朗、诸葛恪、李严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将此次擒获的山越人也用青壮老弱分离安置的方法进行处理。老弱归入官屯,青壮则充作军屯,以增加军粮。

众将因此写了表文申报刘贤。刘贤见诸葛恪的剿除山越之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七章 荡平山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