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判定人的好坏,不是看他的长相,也不是看他的学识,更不是看他的交友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丁谓就曾被誉为天才式人物,机敏聪颖,记忆力更是超群,几千字的文章,丁谓浏览一遍便能背诵。不仅如此,丁谓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天象占卜、书画棋琴、诗词音律,无不通晓。他文追韩(愈)、柳(宗元),诗似杜甫,曾被人誉为“今日之巨儒”。
丁谓才华横溢,处理公务的能力也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案件文书繁多积压,官员很久都难以解决,而丁谓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出色完成。
有才华,公务能力又强,应该算的上是一位能臣,但丁谓在历史上留下的更多的则是骂名,这也只能怪丁谓咎由自取,他为官实在是太过于圆滑,做事左右逢源,经常拍领导的马屁。(曲意逢迎)
丁谓虽有真才实学,却没用在正途,而是用在了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上。在记载中就留下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有一次宋真宗举办筵席,邀请百官喝酒娱乐。在此期间,宋真宗赵恒看着酒桌上的酒杯,突然问了句神来之笔:“大家说一说,唐朝的酒价是多少?”
当时喝酒的官员都傻眼了,唐朝的酒价这个怎么猜?脑筋急转弯还是智力大考验?一时间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样回答。
丁谓显示出了他的机灵,脱口答道:“每斗三百!”
这让皇帝很是惊奇,又问他如何知晓。
丁谓答道:“有杜甫诗为证,‘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这个回答让宋真宗很是开心,也让赵恒记住了丁谓的名字。
不久后,宋真宗与贵妃一起赏花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心里很不高兴,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丁谓笑盈盈地跑上去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
看到没,这才叫拍马屁的艺术,就连皇帝身边的红人王钦若都得甘拜下风。
马屁拍的响,让宋真宗很是受用,不久后,赵恒身边又多了一个跟班,丁谓。
王钦若和丁谓是不折不扣的小人,自然有共同的爱好--做坏事。
王钦若爱贪财,丁谓手也不干净。王钦若侵地,丁谓盖豪房。两人在共同爱好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同盟关系,用一个字来形容就叫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恰逢此时,宋朝内部出现了权利真空,毕世安因病去逝,寇准一人独相,虽说风光无限好,但却已近黄昏。
毕士安勤于政务,知人善用。平日严于律己,待人却很宽厚,也正是在他大力推荐下,寇准才能登上历史舞台。
毕士安一死,寇准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作为搭档,毕士安深知寇准为人太过刚直,嫉恶如仇。朝中官员稍有不合体制的事情,寇准都要插手管上一管,而且发扬一管到底的精神,不改正决不罢休。这种性格是很容易得罪人的,一直以来毕士安都是在尽量的调和,从中周旋。
现在没人出来调停,宰相寇准和王钦若之流的矛盾日益加深。不久后,矛盾终于压制不住。
正所谓过刚易折,寇准得理不饶人的性格让很多官员无所适从,就连宋真宗赵恒有时也会感到尴尬难看,下不来台面。
再加上王钦若时不时的诬蔑寇准,丁谓在旁煽风点火。时隔一年后,景德三年(1006年),寇准被罢相,调离京城。
寇准是个性情中人,凡事率性而为,如果放在喊打喊杀的江湖上,应该能成为一位行侠仗义的大侠。可朝廷必定比江湖险恶百倍。江湖人动的是真刀真枪,讲究的是快意恩仇。可朝廷里的人用的是阴谋暗箭。讲的是权谋手段。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之一。
寇准能生存于江湖,却不能生存于庙堂之上。这也是他三次罢相的原因所在。
宰相的位置向来是不会空缺的,寇准罢相后,王旦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新一任的宰相。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县人。他是一位颇有能力的官员,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崭露头角,一直靠着政绩慢慢攀升到了这个位置,在真宗朝时期也是颇受朝中官员赞赏的能臣之一,王旦大度豁达,有容人之量,在加上工作认真,业绩突出,成为当朝宰相也是名至实归的事情。
只可惜,王旦碰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所谓的封禅事件。
封禅;顾名思义,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也就是所谓的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远的不说,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举行过封禅之礼。
秦始皇一统天下,功业自然不必多说。汉武帝刘彻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这两位都是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在封禅之后,秦帝国由于苟政虐民,动摇了统治根基。汉武帝后期造成了巫蛊之祸,由此来看,封禅并不一定都是好事情。
和平终于到来了,对宋朝来说,外无战事,内无灾祸,实在是件幸事,可宋真宗赵恒却开始不消停了,没过几年好的光景,赵恒在王钦若等人的阿谀奉承下,开启了封禅的序幕。
封禅是件很隆重的事情,只有建立不朽功业,或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下,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