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二章 游仙人桥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现挖掘真善美,弘扬传递正能量,培养求真、向善、尚美的精神,把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校团支部于五月十三日下午在校内院坪举行了一场“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演讲比赛,
参加本次活动的评为有凌校长、陈副校长、王主任、曹主任、芷欣、黄继尧和林玥,演讲的人数为单人、双人或者多人,本次比赛现场打分,现场公布,采用百分制,计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本次比赛共有十六个节目,其中來自八一班的黄艳丽同学演讲《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时,仪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肢体语言自然,感情发挥自如,以九十一点六的高分摘取了本次比赛的桂冠,來自八二班的黄珊和黄芳演讲《真善美,成就美好人生》亲切富有感召力,演讲形式有创新,以九十点四分获得本次比赛的第二名,
通过本次比赛,同学们对真善美有了更深程度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让他们懂得,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成为一名道德高尚、有教养的学生,
这次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赢得了学校领导的一致肯定与称赞,辛勤工作了能获得收获,春亮感到无比得高兴,他的人生格言是“做事不求尽善尽美,只求问心无愧,”于是,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他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又到了周末,阳光明媚,景气和畅,春亮决定带着菁菁去领略一下春末夏初的景色,有一个地方他一直很想去,那就是仙人桥,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总是沒有去成,今天,无论如何,他也要一睹它的容颜,
春亮骑着摩托车,载着菁菁,在206国道行驶了近半个小时,一个写着“仙人桥”三个大字的醒目指示牌出现在道路的侧边,两人拐了进去,又骑了十多里远的山路,终于來到了仙人桥的山脚下,
说是仙人桥,其实并非真的是桥,而是一座丹霞地质面貌的大石崮,是附近群山的主峰之一,两人正准备登山之际,后面一老一小两爷孙提着许多袋的菜,把他们叫住了脚步,
“你们能不能帮我提一下菜,”
春亮瞅了他们两一眼,觉得那位老人应该是山上寺庙里的斋公,
“好的,”
他把手伸了过去,
“你们是从什么地方过來的,”
“县城,”
“老爷爷,我发现來这里观光的游客很多啊,”
“是啊,本來挺少的,但是自从上了电视之后,人就渐渐多了起來,比如像昨天,下了那么大的雨,都还有人來,”
“这个地方的景色不错,”
一行四人便开始沿着水泥砌成的石阶一阶一阶地往上攀,石阶的左边是长满青苔的岩壁,右边则是葱葱郁郁的大树,地上全是暗灰黄色的树叶,可是稍微略高一点,石阶的右边则成了悬崖,虽说有石墩和铁链做成的防护措施,但是菁菁因为患有恐高症,主动牵着他的手,身子紧紧地挨着她,春亮非常兴奋,右手揽住她的腰,成了彻头彻尾的“护花使者”,
到了岩壁的中段,一道坍塌的土墙出现在了眼前,那位斋公告诉他们,这是以前剿匪时,土匪落脚的地点,那道围墙至今还保存着三四个竹筒制成的枪眼,统一对准石阶方向,石壁上长满了密密匝匝的花丛,看起來就像用绿绒织成的毛茸茸的地毯,
到了山顶,一座古庙赫然可见,名曰“一心寺”,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芸芸众生同拜佛福鸿盛世”,下联为“旅游客人齐祈福春满人间”,横批为“渡我众生”,两人把头探了进去,发现正中墙壁有一扇木窗户,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蜜蜂,菁菁吓得腿都软了,立即退到了门外,门口放着一个许久未用的石臼,那是农村里用來打糍粑的东西,
古庙的旁边是一片竹林,长长的藤蔓遮掩缠绕,如手指般粗的树根虬曲盘结,如网如笼,如奔走的龙蛇,构成一个巨大的空窿,一朵鲜嫩的蘑菇,孤零零地为大地撑着“伞”,哪怕只留下一块不起眼的阴影,
美妙动听的梵音《大悲咒》在山谷间传响,让游客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两人站在山脉的最顶端,任凭凉风吹拂着身上的汗渍,突然有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对面也有一座丹霞地质面貌的大石崮,名为“万安石”,根据当地县志记载,历代圣贤都有诗赞,这里更是文人墨客雅居聚会的首选佳境,明朝洪武年间,福建延平府知府刘富一游经此地,被那风景所吸引,见山前明堂深远广阔,东方又现朝山极似笔架,气势磅礴,故在此创起一间名为“福安堂”的读书馆,后发展成万安书院,以供万安石周边四邻八乡的子弟研读诗书,
两人又坐在石凳上,品茗着清冽的茶水,拭去内心的杂音,歇息过后,两人來到泉水边,洗了一下手,再洗了一把脸,往功德箱捐了一点心意后,两人便开始烧香祈祷了,
下了山,两人便踏上了回去的征程,一条高速公路桥从其间横跨而过,显得特别壮观,那一个个巨大的石墩,就好像飞龙的一条条猛爪,支撑在地面上,路边有一座极其庞大的坟墓,特别让人引人注目,
“为什么那石碑上只有一个‘寿’字,而沒有死者的姓名呢,”
“那是寿坟,是生者死前为自己造的坟,等埋进去了以后,就会把碑石换成另一面,名字什么的就出现了,”
“哦,原來是这样,”
“重庆黔江不是有位副厅级干部耗费了近两百万元造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