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穿越者之歌>第82章 夫唱妇随

乐队指挥看着艾尔莎,艾尔莎给了一个手势,点了一下头,前奏开始了。

一开始就是一大段女声演唱的咏叹调,表示西王母对周穆王的思念之情,这段唱是非常吃功夫的,是席尔维斯特夫妇研究出来的,凯莉也是和玛蒂娜学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第三个人唱过。

艾琳和秋心都是演戏的个中高手,她们当然知道这段唱的难度,所以就聚精会神的听起来了。

前奏过后,艾尔莎便启朱唇,发皓齿,用汉语唱了几句。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众神们不禁暗暗叫绝。

她的歌声就是那传说中的天籁吧,如翠鸟弹水,如黄莺吟鸣,她的声音已经把大家都给感染了!暖暖的,流进心田,许久后才发现,这美妙绝伦的歌声发自于她的心里。那清脆的歌声,好似山谷中黄鹂的鸣叫,婉转动听,让人沉醉其中。

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转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艾尔莎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好!”这一声喝彩来自于席尔维斯特,随后,大家就热烈地鼓起掌来。因为这段唱完有一个停顿,西王母在瞭望天际,期盼着周穆王的到来。

玉龙扮演的周穆王过来了,做了几个动作之后,也开始唱起了咏叹调。

咏叹调最早起源于华夏戏曲,在宋代的时候,人们通常是用说唱的方式完成表演,但是元末明初的时候,人们需要增加许多乐器丰富戏曲的内容,于是形成了带有器乐伴奏的、有节制的歌唱形式。这种形式不但影响了昆曲、豫剧、花鼓戏等分支,也影响了丝竹乐、福建南音等器乐题材。华夏音乐越来越注重歌唱性和节奏型的统一,咏叹调的形式趋于成熟。

华夏戏曲传入西方后,西方人对这种形式加以改造,形成了歌剧、神剧或康塔塔等戏剧中一种极富抒情性、戏剧性的独唱乐段。一般篇幅较大,音域宽,技巧性强,用于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用管弦乐队或键盘乐器伴奏。咏叹调的运用始于17世纪初,与朗诵式的宣叙调相对,结构较自由。18世纪时,其结构变得程式化,一般为aba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特别是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乐派的歌剧中。过于严格的程式化,阻碍了剧情发展,格鲁克在其歌剧改革中打破了这种格式。咏叹调在歌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单独作为音乐会曲目。一些歌唱性较强的器乐作品也称咏叹调,如巴赫的《布兰登堡变奏曲》主题等。

咏叹调(aria)大量出现在歌剧和清唱剧中。歌剧中的咏叹调一般是主角的独唱,在一部歌剧里至少有一首,有时也会有两首。它的作用就象是戏剧中的独白,表现出人物的特征。

同时它往往是最精彩的唱段,结构完整,需要演员掌握高度的演唱技巧。还可以拿出来单独作为音乐会的独唱节目来演唱。

玉龙已经演唱过一次了,可以说是比较熟练了,再加上他唱过之后,老娘给他指点了不少,所以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又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因为绝大多数的神仙还是没有听过玉龙演唱。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接下来就是二位神仙重逢,载歌载舞的周旋起来了。这时的唱段已经变得如泣如诉了,好像是在互诉离别以后的思念之情,大家不由自主的都沉浸到剧情里面去了。

因为这段戏是三月三神仙会的重头戏,所以唱段特别多,也特别长,同时还要伴以曼妙的舞姿。

唱的性起,玉龙给端酒的侍者一个手势,然后就抄起一杯酒来,一边喝一边唱,旁若无人。

轮到艾尔莎唱了,艾尔莎也不客气,也端起了一杯酒,边喝边唱。

左一杯右一杯,小两口边喝边唱,边唱边舞,不由自主的给各个酒桌敬起酒来,及至唱完,基本上每个桌都敬到了。

“艾尔莎,唱得太好了,跟谁学的?”秋心一边热烈的鼓掌,一边问艾尔莎,她知道艾尔莎的嗓子不错,可是没有人教肯定不行。

“这还不简单吗?我婆婆呀。”这一下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艾尔莎背后有一个神一样的后盾。

上次看见玉龙和三大嫂凯莉在一起演唱,艾尔沙就动了学唱的心机。

和婆婆婵娟一说,这还不是小事一桩吗?艾尔莎在打理生意的闲暇时间,找个地方就练声练唱,终于,在今天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艾尔莎,你够狠,服你了。”艾琳站了起来,抱拳行了一个礼。

“艾尔莎,明年三月三,这个角色就是你的啦,我给你做替补。”凯莉说道。

“我得谢谢大嫂,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机会。以后再有这个好事儿,您别忘了我。玉龙说您冒坏水,那是他说的,我根本就没有那


状态提示:第82章 夫唱妇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