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担忧道:“何进提出了‘九品中正制’,如今天下士人都归心何氏,我们这是逆天而为。”
“等着瞧吧!”郭松冷笑,非常自信的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我们的钢铁洪流在中原大地驰骋的时候,任何士族都是不堪一击的。”
荀攸问道:“若是何进也如我们一般施政该如何?”
何智笑了笑,道:“不可能的。他既然决定投靠士族来夺取皇权,那就不可能走我们这条路。我们这儿都是平头百姓出身,所以才能搞科教兴国。士族不会同意文化下流的。”
其实荀攸也不想同意。但正如何智所说,郭松这边有分量的士族就他一个,而且还不是在自己的老家颍川的地盘。面对整个集团都同意的决策,哪怕荀攸是第一谋士,也不得不同意。归根结底,集团的集体利益,就是整个集团的奋斗方向。
郭松道:“何智,你来负责起草方案,三天内拿出来。”
“诺。”
雒阳,何进要忙活着处理凉州的军务,通过讨伐羌族而崛起的凉州武勋群体是个烫手山芋。不奖励吧,难以服众,重用吧,他们又没忠诚可言。朝中也有不少人主张放弃武威郡以西的领土,加强防御。
何进是个现代人,是有寸土必争的思想的,放弃难以管辖的领土,在封建时代是家常便饭,让他来做这个决定,却是绝对不行的。
“大将军,袁绍求见。”
“让他进来。”何进放下手里的羽毛笔和尺子。在推广基础工具方面,何进也在努力,毕竟现代人用惯了,没有很不方便。但他毕竟是大将军,国务繁忙,无法像郭松那样事必躬亲,亲自制作。
何进把玩着手里的尺子,采用郭松的标准制作的。自言自语道:“不如让他多活几年吧。”
袁绍大踏步走进来,气势不凡。拱手道:“大将军!下官有事禀报。”
何进示意他坐下,“有什么事情禀报?”
袁绍坐下,高兴道:“董卓传来捷报,攻破羌人三城,斩首万余。羌人平定就在朝夕间。”
又是来邀功的。何进压下心里的不满,试探道:“董卓的确立了不少功劳,该升官了。你有没有什么好建议?”
袁绍清楚他要打击董卓,但自己家用得着,就必须推荐出来。道:“董卓是凉州人,又征战几十年,可为凉州牧。”
“只能做刺史。”何进再次重申了自己的立场,“州牧军政一把抓,必割据为患。董卓交出兵权,可做凉州刺史,封亭侯。”
目前,全天下,就一个州牧,即凉州牧皇甫嵩。皇甫嵩的忠诚是载之史册的,何进也需要这样一个人去稳定凉州。既然如今羌族已经快被平定了,凉州的战事可以暂缓,州牧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袁绍不满道:“董卓是我袁氏门生,靠得住。大将军何故一再阻挠?”
何进道:“董卓可入朝做官,九卿皆可。但必须放下兵权!天下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不能再爆发割据作乱。”
袁绍冷声道:“大将军这个时候讲起忠君爱国的话来了?”
何进哪里会被他威胁到?神色自如,笑着说:“此事不消本初说。我正准备上奏,命董卓交出兵权,如若不从,立斩不赦!皇甫将军为人敦厚,唯独在惩治叛逆这一点上,凌厉果敢。”
“大将军!”袁绍捏着拳头,紧锁着眉头,冷声道:“我袁氏出力不少,为何求不来一个官职?”
何进亦冷声道:“我重复最后一次:兵权必须收归朝廷!要做官,做大官,来雒阳!本初可如此传话。”
“诺。”袁绍的手在发抖,他没料到自己会碰钉子。难道是袁氏的支持力度还不够?还是说何进对袁氏一直心怀不满?
袁绍一时间想不清楚,只能气呼呼的告退。门口与曹操迎面相遇,笑道:“孟德好勤快。”
曹操见他面色不善,连忙拉他到一旁询问,“出什么事了?”
袁绍道:“董卓功勋卓著,想求一州牧而不可得。”
曹操想了想,道:“州牧职权过大,的确不能再任命了。如今羌族之乱渐息,正好废除凉州牧。”
“孟德!”袁绍气呼呼的喊了一声,拂袖而去。
曹操欲言又止,只好由他去。进屋拜见何进,见他正在绘图,好奇道:“大将军怎么干起这个活来了?”
“伊犁河谷。”何进在图纸空白处点了点,他并非地理专业,也从未去过西域,无法绘制出精确的地图。叹息道:“你可知道在西域万里黄沙之外,有什么?”
曹操想了想,道:“曾听人言,丝绸之路一路往西,穿过荒漠,可以抵达大秦。这个大秦国据说是选贤任能,天下为公,其帝王是百姓推举选出,并非父子相传。”
“正是。”何进微笑道:“这个大秦,真名应该叫罗马帝国。我们穿过西域,走过波斯,渡过地中海,便能抵达‘永恒之城’罗马。他们的确实行选举制,有别于我国的世袭制。在这个位置。”
何进点了点空白的地图,喟然长叹道:“在我国与罗马的中间,在天山山脉之后,有一条伊犁河,在群山峻岭中形成一处河谷。此河谷水美土肥,物产丰饶,种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上千万人。”
“啊?!”曹操是何许人?战略家,军事家,是能注《孙子兵法》的人。听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