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的时候,萧奇就让霍夫曼去牵头成立uber。
uber说白了是一个打车软件,它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这个软件的优秀。
第一是针对司机和用户的溢价算法,可以自动根据早晚高峰段、拥挤程度、地点偏远繁华等等,随时做一个相匹配的价格,让公司、司机和用户都能获利。
第二是自动匹配算法,用户发出订单过后,系统软件就会自动搜查,把信息发给最靠近的一个司机,司机确认之后,订单就算是接单,别的司机就不能抢,用户也不用被远处的司机接到订单后,等半天才上车。
还有一些地图匹配什么的,倒是不用担心,google本身就是免费的,可以很精准的使用,只要连通网络就好。
看起来这些程序和功能,是非常的炫酷。
但实际上对于专业的程序设计师们来说,只要你把这些要求给出来,开拓了他们的思路,那么运用到实际软件之中,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就像是现在,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uber的程序就已经开发完毕,并且进入了实际测验的阶段。
美国人做事情,其实许多也像德国人一样那么的精细严格,甚至于华国人也一样,区别在于你监管是否严格,以及做事的人是否发自内心的想要做好事情。
几十个工程师们全都是认真的人。
凡是牵涉到自己的事业。没有几个人会马虎行事。
萧奇第一笔就投了5亿美金进来,给了他们相应的股份,还有高额的薪水。他们当然要对得起这份价钱。
他们自己也能看到uber的光明前途,在公司初创的时候加入进来,可是无数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更何况这是世界首富萧奇的公司,以大家对萧奇的了解,凡是萧奇大笔创建投入的,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
既然这样,大家还犹豫什么。认真的工作,跟着萧奇一起赚钱呗!
作为硅谷中相关行业的顶级专家。这群工程师们来自于不同的领域,综合起来努力,uber程序也不是那么的困难。
更别说萧奇早在开发之初,就已经说明了uber需要什么功能了。他们只用按照要求做事儿,最多也就是完善而已。
实际上,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对萧奇规定得那么严格,很有些不满。
工程师们都是有着天马行空想象力的人,他们很喜欢自.由自在的发挥,喜欢在不断的摸索之中,把一款软件或者发明完善下来。
萧奇也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却设定了那么多具体的要求和规则。让他们觉得萧奇有种“外行人指挥内行人”的感觉。
但逐渐的研发之后,他们才骇然发现,整个软件的功能。居然无不是必须的,无不是最匹配的,无不是最优秀的!!
他们想要加一些什么功能进去完善,都发现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增加的,充其量只是枝末小节而已。
大体上的功能,萧奇早在研发之前就已经定好了。而且完全没有错误的地方!
在实际测试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连工程师们使用起来。都觉得非常的舒心顺手,很是吸引人。
太让人惊讶了!!
就仿佛萧奇在之前就见过这么一款uber,一款实际运用过的uber一样!
“没办法,天才少年就是天才少年,人家早在脑海里就已经推算完全了,这种能力,又岂是一般人能有的?可笑我们还去质疑他,现在想起来,还真是笨蛋啊!”
如此的言论,在工程师团队里面流传得非常广。
霍夫曼也听到了这样的说法,但他也只是一笑而已。
对于萧奇究竟有多么的天才,他了解得其他人都多,看看这两年萧奇让他创办的产业吧!
airbnb、fourdrive,这些哪一个不是成为了华尔街追捧的新兴产业,哪一个不是价值几十亿到几百亿美金的天才创意?
现在霍夫曼手里的uber是一个,另一个square的移动手机刷卡器公司,也全都是不逊色于前面几个的,甚至于霍夫曼还觉得,除了airbnb之外,上述的都没有比uber和square更出色的。
略开工程师们的感叹不提。
既然已经开发出来了,霍夫曼之前就找好的一群市场营销的精英们,在实际测试之中,就全程和工程师们交流,了解了uber的优秀之处。
然后接下来的最主要任务就交给他们了,让他们来商量着怎么来推销和运营。
萧奇给的管理团队5股份里面,工程师们得到的是2的股份,营销精英们得到的是3的股份,虽然略显不公平,但考虑到整个设想都是萧奇出的,工程师们只是制作和完善而已,所以2对他们也不亏待了。
uber的真正成功,其实是软件和营销各占据一半的功劳。
想要将这个打车软件推广到全美国、全球,那么一群营销精英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
在这里,霍夫曼选择的uber总裁,是美国最大租车公司enterprierprise公司总裁李博特。
rpri集团下属有三个品牌,其中这个enterprise公司是主打临时租车市场,平日里谁家的车坏了。或者有急事马上需要租车,都可以找enterprise。
rprise在美国的网点非常多,虽然每个网点平均只有几辆车而已。但胜在方便快捷,很受到美国普通民众的欢迎。
今年43岁的李博特从公司一创立就在,然后enterprise也是在他的一手打造之下成就了今天的成绩的,算得上非常有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