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彦听到这儿,他内心想,我起先怎么不会想到这样的呢?多亏得司马徽先看正文,而指出这样的大毛病。唉,我还是讲兵法讲兵阵内行,写论证文,却是外行的呀。
黄承彦说:“孔明,你还是听两位先生的指导。再来写一篇论文吧。”
诸葛亮说:“学生一定重新写论文。”
黄硕说:“夫君,你写完了,再拿去给先生帮修改一下。”
司马徽说:“欢迎!当先生的就是专门批改学生的文章的。”
司马徽这样讲,就是为了在帮诸葛亮改一下文章,再得诸葛亮的润笔费。
诸葛亮答应这样做了。事实上,历史流转下来的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他一人所完成的,而是集几个人的智慧来搞出来的。不过是有诸葛亮一人所能做出来的讲演文稿,再加上诸葛亮后来当上蜀汉国的丞相,那几个先生即使还健在,他们也不敢去揭底说。那篇“隆中对”曾是他们参与创作的。所以“隆中对”的那篇文章就被误传是诸葛亮一人的力作了。这个现象就像后来的帝王和大臣们的许多文章都是手下的幕僚代刀写出来的,但是当王当大官的人一挥笔签下了他的名字,那篇文章就是属于他的著作了。
后人有诗云;
一个好汉三个帮,
“隆中对”有写作班。
天空呈现彩虹丽,
全因雨点加阳光。-- by:da50s2x|55519|11575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