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是至正十三年,掐指一算,朱重八加入郭子兴大帅军营已经有两年了,冬去春来,昔日那个油滑浮脱的无赖小子已经慢慢的变成了一个结结实实,成熟稳重的义军战士。++++o
由于是汤和的大力举荐,朱重八很快就成了郭子兴亲兵卫队的亲兵,跟其他一百多个亲兵成为了郭子兴的亲信,负责贴身保护郭子兴的安全,一天十二个时辰倒有六七个时辰跟郭子兴在一起。
郭子兴自己是草莽出身,当初跟他聚啸起义的也大都是一些目不识丁的村夫,最多不过也就是大户人家遣散出来的奴仆家丁,当时汉人身份低微,尤其是南方的汉人,更是低人一等,根本就没有读书写字的权利,别说是这些村夫和下人了,就算是略有一官半职,那也基本上是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
汉人打江山凭的就是谋略,如果单跟蒙古人拼武力,郭子兴自付自己绝对不是蒙古军队的对手。
蒙古人是马背上得来的江山,个个骁勇善战,武力超群,不光是南宋汉室远不是他们的对手,就连雁门关外的大辽,满人,西域的羌人和胡人,东边的高丽人都闻风丧胆,何况自己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
于是,在师爷的建议下,郭子兴决定先开个私塾,让军中的大小将领跟着师爷学习认字,他自己要是有时间也要去,甭管多晚,也会去转一转。
朱重八一直跟着郭子兴,也跟着他来过几次这个私塾,一开始还没有在意,后来来的多了,发现读书认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于是,每次借着郭子兴来的时候,他也跟着前来,有时候郭子兴军务着忙,顾不上前来,他也总是想办法来私塾,能多学一些是一些。
而那些大小将领却又是一番情形,他们平日里军务繁忙,好不容易有点儿时间,都想着跟家人团聚,要不然就是跟三五好友吃酒豪饮,一开始大家还比较好奇,加上郭子兴看的紧,大家还算来的齐。
但是没过几天,大家新鲜劲儿一过,就开始陆陆续续的告病请假,一开始还是三三两两的请,到后来呢经常是十个八个的不来,私塾里每次讲学都根本没几个人,郭子兴知道自己手下这帮将领都是草莽出身,难以严令让他们来读书认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太管了。
算来这里边也只有朱重八来的勤快些,加上他生性乖巧,能说会道,又是郭子兴大帅的亲信,一来二去,师爷就认识了他,对他特殊照顾,经常主动的指导他,没过多长时间,朱重八从大字不识几个,也变得粗通文墨。
朱重八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喜欢算术,他常感叹自己连个账目都算不清楚,将来还如何带几万雄兵对峙阵前?下了私塾后,他还常常缠着师爷,教他算术之学,不到半年,倒也落得个好学之名。尤其是算术,更是出乎师爷的意料之外,到后来,几乎不亚于师爷的水准。
这一天,私塾里照旧没有几个人,稀稀拉拉坐着七八个人,还有两人在响亮的打着呼噜。私塾师爷对此中情形早已经见怪不怪,也不加理会,自顾自的继续教大家读书。
师爷今日讲的正好是《后汉书》的《班超传》,一开始朱重八倒还是从容听讲,一会儿师爷讲到“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王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朱重八突然想起了两年前,自己刚从京城中出来,到两寺渡的时候,在那个船夫家中,听船家孩童讲到陈胜吴广起义,说起的“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当初,就是这么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让自己下定决心,跟随汤和南下,追随义军,结束自己平平碌碌的日子。而现在一晃就是两年,自己虽然小有成绩,但是跟自己的心愿比起来,那可是天差地远,要是就照这种样子下去,自己的鸿鹄之志,恐怕就是永远难以实现了。
而自己要想早日出人头地,现在也只能依靠郭子兴大帅,想来想去,朱重八觉得光靠亲兵一职,实在是进展太慢,自己不如再谋算个差事,干好了,也好引起郭子兴大帅的赏识。
朱重八此时跟师爷已经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等下了私塾后,朱重八就迎了上去,问起师爷此事。师爷先是赞许的点点头说道:“重八,你能够有如此想法,可谓是不同凡响啊。你看大帅帐下这些个兵士,上至将军下至兵丁,无不都是想着苟且度日,能有如此宏图梦想的十个里边没有一个人。”
朱重八谦虚的笑笑说道:“老师取笑了,我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兵士,只不过闲得发慌,想再讨个差事而已,哪知道师爷如此谬赞。”
师爷却摇摇头说道:“重八,我哪里有取笑的意思,你如此好学,加上心有大业,前途不可限量啊!”
朱重八尴尬的笑笑,站在那里直搓手。
师爷又说道:“重八,既然你还想在帅府讨个活儿干,现在呢,正好帅府中缺一个管账的伙计,你要是不嫌弃职位低,干事儿忙,我倒可以去跟大帅面前举荐你。”
朱重八听了以后大喜,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