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天刑天,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又称形天。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天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因此,刑天常被后人称颂为不屈的英雄。东晋诗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即咏此事,借寓抱负。刑天,作为一个古代神话中的“特殊化型角色”,他那独特的个性是由封建社会皇权意识所决定的。刑天的勇猛、忠心、武功等等正是对古代帝皇座下武将的理想化写照。刑天的精神,从封建的护主精神衍生而来,在经过数千年文化历史的浸染中走到了现在,他所代表的现代意义更具有英雄主义的浪漫与悲壮色彩。可以说,刑天精神与骑士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的今天,它更容易被中国年轻人理解与尊重,也更容易走上世界文化的“神坛”。可谁也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是守卫昆仑神族边疆安全的战神刑天,虽然被异魔控制利用的帝俊暗算,失去头颅,仍坚守岗位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阻止外敌入侵昆仑神族。2、关羽关羽(162—220)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因为他为人讲义气、受信用,所以死后受民间推崇,随着在民间的地位不断提高,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在中国的佛教中被封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重许诺,守信用,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他与刘备同甘共苦许多年,恪守信义,始终不渝。即使白马被擒,也仍不忘旧恩,“人在曹营心在汉,”最后仍然复归刘备,忠义一时无两。关羽勇武异常,冠于全军。后世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虽含演义色彩带有虚构的成分,有违背史实之处,但这正是演义的特点,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表现他的武勇和神韵。至于刮骨疗毒等故事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使关羽这个经神化的形象在华人社会尽人皆知。据《三国演义》描写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使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三国志》无记载。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三国志》记载,刘备对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演义》中则将此三人描述成了“桃园三结义”,为刘备二弟,张飞兄长。其事迹为后世一再传诵。关羽暂居曹操手下时,因阵前杀颜良解白马之围有功,由曹操上表封为汉寿亭侯;刘备称汉中王时,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总领荆州;关羽死后,由后主刘禅追谥曰“壮缪侯”,在《三国演义》中是汉中王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死后受民间推崇,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洛阳关帝阁专门从事关公的开光事宜,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光绪帝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还被称做“关夫子”;最后被封为“盖天古佛”。佛教中称其为“伽蓝菩萨”。《三国演义》中,描述了“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佳话,亦有“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憾事!关羽死后,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通常认为即关林,不过现代有观点认为关庄村关羽墓才是埋葬关羽头颅之处,关林只是万历年间建的祀祠场所。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蜀汉政权则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关羽墓,以招魂祭祀。民间传说,关羽死后骑着赤兔马显灵害死吕蒙,然后四处游荡不断高呼头在何处。关羽故乡山西运城解州后来则建立了关帝庙,是为解州关帝庙,被认为是关羽魂魄归返之处。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或称‘魂归山西’)”。3、爱尔兰的“无头骑士”关于无头骑士传说的来历,一说为其生前是一名勇猛的骑士,由于在战场上不幸阵亡,首级被敌人割去,因此每当逢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便会骑着一匹同为亡灵的马出没于沉睡谷,四处寻找自己遗失的首级;而每当看见与自己生前长相相似者便会斩其头颅带回。传说一个万圣节的夜晚一个穷青年在沉睡谷遇到无头骑士并被其追赶,情急之下青年拿起手中的南瓜灯套在无头骑士的脖子上才幸免于难。无头骑士在爱尔兰民间神怪传说中更多地被看作早期凯尔特神话里象徵丰产之神coomdubh为人类提供丰收同时需要人类以自身作为祭品献出生命换得。一般被认为是骑着无头的被称为coie-bodha的黑马,腋下夹着自己的头。其头部拥有巨大且像苍蝇的飞行轨迹一样突然移动的眼球,他的嘴有着丑陋的龅牙并咧开至几乎可以触及面部的两侧。其头颅的肤色据说拥有像发霉的奶酪一样可怖的颜色。无头骑士的鞭子其实是人类尸骨的脊柱,并且他的马车的装潢也很有墓地的特色(例如:头颅骨中点燃蜡烛以用来照亮道路,用腿骨制成的车轮,马车的斗篷是用虫蛀的烂布做成。当无头骑士停止跋涉时,就是一个人将死的时候。无头骑士会喊出他们的名字,用以宣告对方的灭亡。在一些民间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