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铸汉>第37章 犁具

冰雪融水涓涓而流,乡间田野一片忙碌的景象,就连一些几岁大的小儿,也在帮忙做些较为轻松的农活。

温峤刚从晋阳附近的榆次县视察农耕返回,刘遵则领着二十个士兵相随,既是同行了解民声状况,也有护卫之意。

一路走来,刘遵一直眉头不展。

他见百姓虽然都分到了田地,数量还不少,但受限于人力,耕种基本是粗放型的,并没有所谓的“精耕细作”。

这时,温峤忽然下了田间,向一位老农询问起各种农事来。

刘遵也下马随意转悠了一会,最后停在了那老农的犁头前面,仔细观察了一会后,顿时眼前一亮。

这个时候的犁具,竟还处在直辕犁的阶段!

直辕犁有着诸多的弊端,直到隋唐之时发明曲辕犁后,才将华夏的农业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顶峰。

曲辕犁工具构造简单,对于人力的节省十分显著,对于世家那种圈地的大片庄园虽然也有好处,但显然不及对小民的意义重大。

曲辕犁自从被发明后,就一直是华夏农村的主要工具,期间虽然略有改进,但差别都不太大,

甚至到了现代,前世刘遵的村里都还是在用着曲辕犁来耕田。

若是现在就将这曲辕犁发明出来,无疑能大为增加生产力!

一些复杂的高科技刘遵可能还会感到无能为力,曲辕犁虽然在农业史上十分的重要,但却不复杂,还是有信心能捣鼓出来的。

刘遵怀着兴奋,回到营地后当即便着手画了草图,再与一些老农商讨了研究了几日,这才去找工匠将曲辕犁打造了出来。

之后,刘遵又拉着温峤找了人在田间实验一番,果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围观的人全都啧啧称奇。

“华亭,还真有你的,竟能将这种利国利民的宝物弄了出来!”

温峤拍了拍刘遵的肩膀,显得又惊又奇。

来到晋阳后,刘遵的练兵之道和灌钢法已让温峤感到十分的惊喜,此时这不太复杂但却实用的曲辕犁,又给他带来了一份震撼。

刘遵笑了笑,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拿着图纸便与温峤一起前去刺史府,打算让刘琨将曲辕犁在整个并州推广开来。

“这曲辕犁真的能对农耕有大利?”

刘琨满脸狐疑的问了一句。

“此犁具不同其他,直辕化曲,犁架轻便,节省用料,又有犁盘转变,转折自如……”

刘遵详细的向老爹讲解着曲辕犁的诸多好处,刘琨耐心的听着,

就连温峤虽然也知道了一些,但却没刘遵总结得详细。

“小户若以这曲辕犁耕作,可节省人畜之力近半,颇得其利……”

刘琨虽然不至于不通农事,但没有过亲自耕作的经验,所以之前刘遵说的他都听得云里雾里,

但是听到这“可节省人畜之力近半”,他瞬间就两眼放光,终于明悟了曲辕犁的益处,

“若果真是有此效果,这曲辕犁便是天下黎民之福!”

刘琨最后也不由兴奋的站了起来,当即便让温峤让工匠加紧打造,趁着春耕刚开始,把这曲辕犁在太原国推广开来。

原本那些流民和从太行山迁出的百姓,都是要晋阳发配农具才能春耕的,所以温峤手下有着一批专门打造农具的工匠。

温峤办事向来不喜欢拖着,得令后立即就出门去了。

刘琨又沉思了一会,才对刘遵道:

“此物我打算在下次上奏表时,顺带给朝廷提一下,你将这曲辕犁的制作详图给我绘制一份。”

“是!”

刘遵立即答应了下来。

曲辕犁这东西毕竟与灌钢法是有很大不同的,后者是军中利器,绝对不能让匈奴人学了去。

而曲辕犁则能极大的改善民生,若是朝廷推广开来,多天下百姓都有好处,

最重要的是,匈奴人虽然汉化已就,但还是半耕半牧的状态,对耕作之事并不算重视,就算被他们学了去,造成的隐患也不太大。

所以刘琨经过一番权衡,觉得将这曲辕犁的制造过程传给晋阳朝廷,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温峤的办事效率真不是盖的,而且曲辕犁的制造也不复杂,所以每天都头许多曲辕犁造好后发放给各地春耕的百姓。

那些百姓可能大字不识一个,但耕地却是专家,对于曲辕犁的使用妙处基本一点就通,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用别人来说,自个就在田地上琢磨了个通透,

一时间,太原国所有的的农夫都纷纷的喜爱上了这种犁具,并由衷的感谢它的发明者刘遵,亲切的称之为“刘郎犁”。

至此时起,太原百姓凡是用曲辕犁忙农活的人,都承刘遵之恩,心里对他十分的感激,这却是刘遵事先所没有预料到的……

这一日,刘遵要出城办些事,刚走出城门不远后,忽然听得蹄声滚滚,似有大批马队在赶路。

平原上的马蹄声传得极远,听得声音亮响,其实尚有相当距离,故此行人起初都不以为意。

谁知那马队却来得极快,转眼工夫就到了众人的眼前不远,铁蹄震天动地践踏在官道上,激起烟尘滚滚。

路人于是纷纷惊叫避让,其中一个妇人带着三个小孩,情急之下只能抱起其中的两个跑开,剩下的一个小女孩瞬间吓得在原地嚎啕大哭起来。

若是被那几十骑的马队撞上,这小女孩非得被踏成肉泥不可!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遵连忙一把扑了上前,抱住那小女孩就地一滚,


状态提示:第37章 犁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