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大明天子录>第105章 新军移镇
领官之选授和给由﹐皆由吏部。其它如武官诰敕﹑水陆步骑之操练﹐军伍之清勾替补﹐俸粮﹑屯费与屯种之器械﹑舟车﹐军情声息﹐边腹地图文册﹑薪炭荆苇诸事﹐移与相关机构会同处理﹐各府只有统兵权﹐调兵之权在兵部﹐每逢战事发生﹐由皇帝命将为帅﹐调领五军都督府所辖卫所之兵佩印出征。军还即归印于朝﹐兵回卫所。

明中后期五军都督府失去了参政﹑议政权,由“总内外诸军事“的中枢机构变成处处受制于兵部的单纯执行命令的机构,则是一分为五背后都督府实权削弱殆尽的事实。

五军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从其职能上看,由最初的掌天下兵马大权,主导国家军事建设的实权机构逐渐虚有其名;从任职人员上看,由功勋宿将位列其中,到掌府官员尸位素餐;从其与兵部的关系看,由以都督府为主,到两者之间相互牵制,再到兵部凌驾于五府之上成为国家军事的最高管理机构。

对这些知之甚祥的朱祁钰一开始就通过成立军委会作为管辖军队的最高军事结构,一方面有助于他彻底掌控整个大明的所有军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五军都督府以后堕落的局面出现。

如今,军委会已经完全可以取代五军都督府甚至兵部全权处置全国军务。至此,成立百年有余的五军都督府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兵部,现在也名存实亡,除了旧有的军队,新军根本不听兵部调令,兵部也没有丝毫机会插手镇国军的人事任免等事宜,实力损失严重,裁撤也只是早晚的事情。或许,等到旧军队改编完成后,兵部也将迎来属于它的末日。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对于以农为主的大明王朝来说,春季是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时候,百姓忙着播种种地,以求秋季能有个好收成,官府这个时候也没有闲着,对于农忙春种也极为上心。

自从经历了棉花事件,朱祁钰后来一直颇为关注从外面传入大明的各种农作物以及其他植物。可惜,土豆,玉米,红薯这些后世有名的高产量农作物还没有传入大明。不过,让他颇为惊喜的是,这个时候占城稻已经进入大明有些时间了,而且浙江,江苏等地已经有大规模的种植了。

而占城稻则是这个时代最为高产的农作物之一了,它不但耐旱,而且适应性极强,对土地的要求也不大,生长周期短,种下去到收获也不过五十多天而已。对于日益寒冷的大明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救命的粮食。而另一个棉花,在大明也被广泛认可种植,虽然使用的途径范围还不大。

朱祁钰相信,只要将占城稻和棉花推广开来,要不了几年,足以应对日益寒冷的环境。

于是,朱祁钰亲自从私库里拿出银子以及其他堆积如山的各种宝物共计两百万两银子用于推广占城稻和棉花的种植范围和种植规模。同时,大明民生集团也开始于全国范围内广泛的以成本价销售新式犁,用来提高种植速度。对此,政事堂还传令天下所有州县衙门,购买大量新式犁免费发放给下辖的百姓使用,如果有人阴奉阳违,直接开革罢官,冲入劳役十年。

面对种种有利于农事的政令一条条的出台,大明天下顿时忙碌一片。

四月一日,大明警察部和镇守军正式宣告成立。其中,警察部归政事堂统辖,镇守军归军事委员会和政事堂双向管辖。十四万镇守军和六万警察部队也陆续走出南大营,开赴各自的驻地。

其中,镇守军第一师一万人负责镇守大明京师。一万警察部队也化整为零散布在整个京师内。他们将取代原有的京师保卫部队和捕快衙役,负责大明京师内部的安全和稳定。

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福州,南昌临江开封,济南,济宁,太原,cd,泸州等十三个人口大量集中的大城市也都分别派遣一万镇守军和数量不等的警察部队前往作为先头部队进驻。日后,随着这些地方的地方部队以及替换下来的捕快衙役来到京师,在南大营经过筛选训练成军后,再行继续分派其他地方进驻,确保大明境内的安稳。

大明如今共有人口聚集量极大的大型城市三十三座,

分别为北京、南京、苏州、镇江、松江、淮安、常州、扬州、怡真、杭州、嘉兴、湖州、福州、建宁、武昌、荆州、南昌、吉安、临江、清江、广州、开封、济南、济宁、德州、临清、桂林、太原、平阳、蒲州、cd、重庆、泸州。运河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沿河城市多位著名的大商埠。因工商业发展,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形成了以运河为主要交通脉络的城市布局。

按照朱祁钰的规划,全国镇守军的数量他准备控制在五十万,相当于每一个大型城市都驻有一支一万人的镇守军。而警察部队的数量则是相对的要多一点,控制在八十万以内。

这个时候的衙役捕快很多可都不是正规衙门编制,而是为了管理一府一县当地的县令或是知府自行招募的,不吃公粮。多一点少一点,对当地衙门无伤大雅。而警察部队则是正规的政府编制,是要吃公粮的,八十万警察部队,在朱祁钰看来已经是极限。再多,对大明朝廷来说就实负担了。

五十万镇国军,五十万镇守军,八十万警察部队,再加上准备成立的三十万生产建设兵团,光是这些基层部队每年的财政消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数量多了,对于大明来说都将


状态提示:第105章 新军移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